5.5.2 条形码复制精度
为了复制出能够为所有条形码扫描仪(阅读器)阅读的印刷品,几乎所有的印刷技术都使用黑色油墨,包括染料扩散热转移、喷墨和热转移印刷。
条形码阅读器不能区分“好”、“一般”和“差”这样的评定等级,只有眼睛或许能以这些等级评价条形码印刷质量。简单地说,对阅读设备而言只需分成可阅读的条形码和不可阅读的条形码就可以了。几乎所有生产条形码的公司都使用A到F分等系统,源于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NSI提出的方法。条形码测试通过扫描印刷条形码实现,而条形码识别通常采用Webscan TrueCheck Verifier技术,在ANSI标准的基础上得出从A到F的读数等级。必须注意,等级D仍然可以由条形码阅读器识别,因而关键在于条形码印刷品能够以条形码扫描仪方便地扫描。即使眼睛能够看出某一条形码图像优于另一条形码,但这对条形码阅读器来说并不反映问题的本质,只要阅读器可以识别就可以了。
使用非ANSI标准的条形码是允许的,要求能成功地扫描,但这些非ANSI标准的条形码可能存在问题。典型条形码阅读器要求组成条形码的线条宽度至少千分之一英寸,才能够确保成功地阅读条形码。由于300dpi和600dpi的打印机都能够产生符合条形码扫描仪阅读要求的最细线条,因而一幅图像看上去优于另一图像其实并不反映问题的本质。
对于那些将要用于输出条形码的印刷设备,通常在工厂生产时针对条形码阅读要求执行过优化处理,因而出厂后可以打印ANSI标准条形码。当然,条码印刷设备也可能优化到可以输出精确的、机器可阅读的条形码,但可能与ANSI标准不相适应。与ANSI标准不适应(兼容)的条形码可能无法为条形码验证测试设备阅读,但常规的条形码阅读器却仍然能够成功地阅读。考虑到条形码验证设备设置到探测与ANSI标准兼容的条形码,因而ANSI规定的A到F等级未必能准确地反映条形码的可阅读性。
一般来说,染料扩散热转移打印机往往并不是条形码输出设计和制造的目标。然而,以热升华打印机输出身份证卡类印刷品时,除人脸图像外往往包含条形码,可见热升华打印机也是要印刷条形码的。热转移印刷以油墨的集群转移为基本特点,以热转移打印机输出的条形码对象的边缘十分清晰。输出条形码并非染料扩散热转移印刷的专长,但优异的图像复制能力也适用于条形码,即使不像热转移印刷那样可堆积大量油墨,但如果从能够阅读的角度考虑,由染料扩散热转移设备印刷的条形码一点也不成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