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特点和新任务研究

新特点和新任务研究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文明城市 创建 形势 特点 任务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第三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总评之年。在这样新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新的目标设定基础上,宁波的文明创建也就面临着新的挑战,以保稳促调的显著成效推动文明创建,以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新特点和新任务研究_2011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十二五”时期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研究

方东华 孙肖波 张英

摘 要:“十二五”时期,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面临着评价标准、创建环境和创建基础三大变化,同时又在创建的主体性、时代新、区域性、动力性、创新性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新时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以全域都市化为支点,推进城乡文明均衡发展;以特色创建为亮点,做强宁波文明品牌;以优化素质为抓手,提升宁波文明软环境;以美化环境为依托,优化文明创建的生态环境;以维护大局稳定为目的,打造平安宁波;以惠民为宗旨,打造阳光政府;以查漏补缺为着力点,补齐文明创建的短板;以整治日常不文明行为为抓手,切实抓好细节文明。

关键词:文明城市 创建 形势 特点 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第三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总评之年。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宏观环境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赋予创建工作新的重大使命,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十二五”时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提炼新特点,明确新任务。

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全力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实践活动,而整个经济社会的建设也进入了“十二五”的新时期,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在要求,宁波在文明创建工作上都面临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新形势。

(一)评价标准有了新变化:测评体系又出新版

中央文明委印发了2011年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相较2005版、2008版,新的测评体系在指标设计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内容更丰富,要求更严格:一是更加注重城市“软环境”建设;二是更加注重群众基础;三是更加注重测评方法的细致严格;四是更加注重款项设置的与时俱进。综合来看,新版《全面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宁波的创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主要在于一是政治方面注重了科学性、民主性,内容更侧重于政务行为的规范、科学民主的决策、高效政府及群众参政议政等;二是经济指标强调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内容更侧重于节能减排降耗、三产比重等经济发展质量指标考核;三是人文环境强化了关注民生、和谐关爱,内容更侧重于社会保障、慈善捐助、民生安全,等等。

(二)创建环境有了新变化:全国各城市竞争越发激烈

目前本轮创建已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攻坚阶段,由于名额有限,参评城市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每个城市都力求精益求精、不断进步。

表1 2008—2010年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排名

img76

从表1可见,2009年、2010年的测评对比2008年正式评比的排名,发现得分前15名中出现了几张新面孔,如长沙、福州、郑州、南昌、南宁,而原来就在前十五之列的青岛、成都、广州和济南,排名都大幅前移,反观宁波,从第4名滑落到第13名和第9名。可见许多城市在短短两三年里都在创建中下了大工夫、文明水平迅速提高。宁波在如此的激烈竞争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实现“三连冠”的创建目标,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在压力

(三)创建基础有了新变化:自身目标设定调整提升

进入“十二五”新时期,宁波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乃至生态环境在经过多年建设发展之后都已经大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宁波立下的文明创建主要目标为:通过努力,高端化、均衡化、普惠化、制度化的文明创建取得重大突破,政务环境廉洁高效,法治环境民主公正,市场环境规范守信,人文环境健康向上,生活环境舒适便利,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赢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在这样新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新的目标设定基础上,宁波的文明创建也就面临着新的挑战,以保稳促调的显著成效推动文明创建,以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新形势要求下创建工作的新特点

评价标准、创建环境和创建基础与目标都发生了变化的形

在势下,宁波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呈现出五大新的特点。

(一)主体性特点:必须处理好“创建达标”与“群众满意”的关系

达标是推动工作的一种手段,群众满意才是我们创建的根本目标。

1.在工作观念上,注重创建“为民”。根据中央文明委的要求,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参与不参与,群众认可不认可是关键。因此,在创建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市民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创建为民的信念。

2.在工作细节上,注重创建“近民”。文明创建是全民系统工程,因此一定要贴近群众,促进市民的情感认同。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切实转变作风,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3.在工作目标上,注重创建“惠民”。制定各项政策过程中,要尽量考虑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大力促进社会公平,要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通过解决群众关心的一个个实际问题,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果,让群众从创建中得到实惠。

(二)区域性特点:必须顺应城市化进程、城乡一体化要求

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中,宁波要有新的提升,就必须坚持城乡文明一体推进,努力建设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1.在硬件上体现城乡文明一体化。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构筑以中心城六区为核心、以余慈地区和宁波杭州湾新区组团为北翼、以奉化宁海象山组团为南翼、以卫星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网络型都市区。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全域范围内缩小城乡经济水平和居住环境等硬件方面的差距。

2.在软件上体现城乡文明一体化。推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建立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着力改善城乡消费环境。进一步强化城市文明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巩固基层文明的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三)时代性特点:必须紧扣“十二五”规划主题

“十二五”开局,要紧扣这一主题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就必须坚持两点:

1.创建工作要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相一致。本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更要注意以“六个加快”行动纲要为城市建设的大主题,确定创建工作重大项目与工程,突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提升市民素质这四个重点,着力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扎实推进效益和谐新宁波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创建工作要融入和体现“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根据“十二五”规划所提到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要向纵深发展。宁波作为连续两轮全国文明城市获得者,在新一轮评比来临之际,各方面素质水平都有一定基础,要进一步优化,就必须在深度、高度、精度上做文章,而不能使文明创建处于自起炉灶、自说自话的状态。

(四)动力性特点:必须以“三思三创”精神为新动力

去年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开展“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强劲的新动力。“三思三创”精神落实到文明创建工作中,可分为两个层面来看:

1.在工作干劲层面上,要争先创优。要深刻领会王辉忠书记关于“三思三创”活动要“认真碰硬、敢于亮短、真找实学”的批示精神,以“三思三创”精神为动力,动员各部门单位以实际行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2.在工作方法层面上,要思变创新。要“虚功实做”,把创文明这件虚事做实,坚持以“三思三创”提倡的创新、思变为工作中的指导思想,找到突破口,创造新办法,力争让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创建活动的实际行动和明显成效,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新变化。同时,要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开辟新渠道、拓展新途径来铺开文明创建活动。

(五)创新性特点:必须丰富创建工作内容和形式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全国创建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创建环境也不断更新,宁波要力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就更加需要不断提高自我要求、不断创新创建工作的内容与形式。

1.创新创建模式。在把握创建规律、借鉴各地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修正乃至革新原有创建模式,例如推行“草根创建”。“草根创建”是对原有创建模式的反思性探索,是思想认识和创建模式的一次革新,为此,我们应从“坚持民本、注重引导、强化实践”出发,积极倡导草根创建模式,提升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活力。

2.创新激励机制。文明创建活动要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就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到创建活动有组织保证、有规划措施、有考核办法。原来我们的机制倾向于单纯奖励机制,惩罚不明确,要创新激励机制,可以探索采用正向激励、反向激励两种机制并行。

3.创新创建内容与创建载体。在原有的各类创建载体基础上,开发新载体、利用好新元素、新媒介。不仅要持续推行各类“文明年、文明月、文明日”等创建活动,要将创建与各类传统节日、文化节庆等相结合,使文明创建融入城市生活。此外,也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全面、便捷、快速、时效的优势,提高文明创建的时效性。

三、新时期创建工作的新任务

围绕“三连冠”目标,在依据当前创建形势、分析当前创建工作新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以下八项新任务,是新时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以全域都市化为支点,推进城乡文明均衡发展

我们必须围绕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全面提高创建水平,以宁波的全域都市化为创建支点,推进城乡文明均衡发展,提升城乡文明一体化水平。

1.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提升农村文明软硬件环境。按照“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发展互动、利益共得”的要求,力求通过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形成城乡统筹的资源分配格局,促进农村加快发展,有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城乡生活环境一体化,不断促进城乡文明程度的均衡发展。

2.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向农村覆盖,带动农村文明创建氛围。认真贯彻《宁波市统筹城乡发展纲要》,抓住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遇,扎实推进各县(市)区的创建工作,努力谋求城乡文明一体化的新优势。把文明城市创建从中心城区逐步向城乡结合部及新城区延伸,从重点部位向一般地带延伸,在不断提高中心城区管理水平的同时,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城郊村镇的管理,扩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覆盖面。

3.注重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加强新社区建设,把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推进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作为广大农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作为提供社区教育和加强人际交往的重要阵地。加强农村志愿者工作,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优化城乡教育机制,建立城乡居民方便共享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事业,建立统筹城乡的文化事业发展机制。

(二)以特色创建为亮点,做强宁波文明品牌

当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竞争压力如此之大,宁波要争取“三连冠”,此轮创建就要继续思变求进、常做常新,以特色创建和文明品牌为风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再创佳绩。

1.要巩固和强化原有特色创建品牌。多年来宁波坚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已形成了一批宁波文明品牌。如十一五期间所致力的“活力宁波”、“诚信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力邦社区、“四点钟学校”等。在新时期,这几张牌仍然要打好、打活,发挥放大效应。

2.要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创建的新亮点。不进则退,除了做强原有品牌,还必须把握特色化发展的趋势,打造彰显特色的新的文明创建品牌。例如“慈善宁波”近年成为一个常见词,但在文明创建上却较少体现。宁波的文明创建完全可以进入高层次的城市品格塑造阶段,而“慈善之城”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关键词,值得发扬。

3.要不计“大小”,鼓励多层面的特色创建。也即是说,不仅要在培育城市整体文明特色品牌上下工夫,也要将“打造亮点、彰显特色”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创建的方方面面、各层各级中去。

(三)以优化素质为抓手,提升宁波文明软环境

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新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定要注重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此,必须要进一步强化人本意识,着力增强市民的文明素质。

1.要继续深入开展现代文明市民培育工作,组织文明素质提升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实践指导等手段,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培训、诚信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扎实推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工作,广泛组织各类志愿者服务市民、参与创建。

2.要适应时代特征,着重培育提升新市民和农民的文明素质。要坚持实施新市民培训教育工程,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对新市民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而对广大仍然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则要通过深化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素质。

3.要“从娃娃抓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发挥作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新成果,营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以美化环境为依托,优化文明创建的生态环境

作为资源小市,宁波环境承载容量有限,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1.开展四大“清洁”行动。具体包括清洁水源行动、清洁空气行动、清洁土壤行动、清洁海洋行动。

2.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推动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以提升产业结构、节能降耗、优化能源结构、低碳消费、增加碳汇等领域为重点,到2015年,实现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指标。

3.建设绿色宁波,优化全域环境。城乡同时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完善城镇与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置系统、提高污水处理率。大力提升城镇绿化水平,努力打造绿色宜居城镇。推进农村环境连线成片综合整治,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

(五)以维护大局稳定为目的,打造平安宁波

建设“平安宁波”,不仅事关宁波文明创建“三连冠”,更与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1.深化“平安宁波”建设,关键在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结合“三思三创”活动,不仅要亮一亮办理了多少案件、出台了多少政策措施,更要看一看到底解决了哪些突出问题、化解了哪些矛盾纠纷、办了哪些民生实事,推动平安建设由维稳向促稳转变,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2.深化“平安宁波”建设,必须把服务“保增促调”作为首要任务。必须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根本要求,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必须把完善维稳机制作为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积极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公共危机应急处置机制;必须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继续抓好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

3.深化“平安宁波”建设,要重视风险源头防范,抓好安全责任落实,注重维护经济秩序,服务保障“六个加快”战略部署。要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各项工作,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注的社会公正问题,维护和保障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权利与利益。

(六)以惠民为宗旨,打造阳光政府

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质是推动科学发展、坚持创建为民,政务环境廉洁高效是其题中之义。这就要求宁波在新一轮创建中要进一步加强以惠民为宗旨的理念,打造阳光政府。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2.以利民惠民为着眼点,不断改善民生服务。政府要着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群众受益,让百姓满意。任何一项工作都应以利民惠民为根本,结合人民实际需求,符合人民利益。

3.提高政务透明度,持续优化行政办事程序。一是要进一步.通沟通渠道。建立完善市情通报制度、新闻发布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等。二是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度。尤其是要不断增加民生类信息的公开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需求。三是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方式,增加区域性集中办事场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七)以查漏补缺为着力点,补齐文明创建的短板

在“创建”攻坚期,全宁波各界须对照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的规定,一项一项查漏补缺,着力抓好工作落实。

1.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克服畏难情绪和患得患失的思想,针对前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自查排摸,增强真抓实干的责任感,不断出新招、想办法,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促进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2.拉高标杆,加大工作力度。今年5月市文明办根据《宁波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完成了第一次集中测评,根据该次测评结果,各部门单位须立即针对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标准,采取有效措施,扎实解决影响市民群众生活工作的突出问题。

3.突出重点,狠抓工作落实。一是详细制定迎检工作方案,明确迎检工作计划,倒排迎检时刻表,进一步细化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重点问题督查、情况通报、资源共享等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三是坚持严管重罚,抓好实地考察点周围及沿线的整体环境质量提升工作。四是突出抓好主要道路和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工作。五是加大对背街小巷、庭院改善、截污纳管等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

4.找准问题,完成“短板”整改。一是加强环卫管理。改进作业方式,抓好中转站、垃圾房(桶)、果壳箱等环卫设施的普查和维修工作。二是加强市政管理。着力解决施工后尚未移交道路的护栏破损修复和人为踩踏小道的绿化补种,确保绿化带内无黄土裸露。三是加强市容管理。摸清影响交通和环境的流动摊贩机动车的主要集中点,实施重点管控;加大对断字缺亮问题的督促和整改力度。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市与区、区与区部门间的联动。

(八)以常态管理为目标,完善文明创建长效机制

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注重常态水平的提高。

1.以定期的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重要抓手,健全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问责机制。建议今后可以完全委托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进行调查测评,并收集听取广大市民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每次测评后由市文明办对参与测评的11个县(市)区进行排名,通过点评会进行通报,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布排名结果;各县(市)区随后召开点评会、整改会、督查会,针对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测评结果通过加权平均数计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各部门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中。

2.以稳定的创建工作班子为组织保障,建立责任明确的领导管理机制。建立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组织领导体系要保持不变,并根据人员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力量,进一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

3.以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制度基础,营造有据可依的创建环境。建议制定《宁波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城市环境优化行动、城市文明交通行动、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和谐社区升级行动和社会关爱倡导行动等,并对责任分工、实施步骤、保障机制等进行细化,定期对各区县、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促进文明创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另外,建议加强城市管理、市民行为规范、革除陈规陋习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九)以整治熟视无睹的不文明行为为抓手,切实抓好细节文明

一个细节能够彰显一座城市的文明,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细节是看点,更是责任,需以一点一滴的工作来推进文明成果。

1.在态度上,要敢于较真,忌大而化之。坚持“四个细化”的态度:一是细化工作作风,以“勤勉、负责、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来提高创建工作的落实;二是细化责任,思想上不减压,工作上不放松;三是细化标准,高标准定位,不能只求一般过得去,一定要做到过得硬;四是细化领导践行,深入实际、深入现场,亲自督查督办,不漏一个环节,不降一个标准。

2.在操作上,要从管理到督查都一丝不苟、表里如一。从宣传动员、夯实基础、总结完善、冲刺迎检、成果巩固,整个创建文明过程都要坚持提高精度,坚持常态化,以过程中各种细节的累积,汇集成文明创建之花。

3.在落实上,要特别注意细节文明的民众参与性。一是要由每位居民参与到创建中来,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城市的文明气氛中来。二是要把重点放在关系民生的细节创建上。文明城市最终是要落实在惠泽于民上的,所有民生的问题也是文明创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去主动发现、处理和解决那些民生细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