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热电偶式传感器

热电偶式传感器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热电偶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电效应。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或塞贝克效应。可见,要测量热电偶回路中的热电势,只要保证接入的仪表两接点温度相同,就能准确测量出原热电偶回路中的热电势。热电偶主要是用来测量温度。为了统一起见,一般手册上所提供的热电偶特性分度表是在保持热电偶冷端温度T2=0℃条件下给出的热电势与热端温度的数值对照表。补偿导线是和热电偶配用的双股导线。RT为测温热电阻,用来测量冷端温度。

4.5.1 热电偶式传感器

热电偶式传感器是基于热电效应,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1)工作原理

热电偶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电效应。如图4.9所示,将两种材料不同的导体的两个端点焊接在一起,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果两连接点1和2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有一个电动势,并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这个电动势和电流与两种导体的性质和两个接点间的温度差有关。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或塞贝克效应。A和B两种导体称为热电极,它们合称热电偶,若接点1和2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且T1>T2,接点1称为热端或工作端,接点2称为冷端或自由端。如果对于某一确定的热电偶,冷端温度固定,则热电偶回路中的热电势就只与热端温度呈对应关系,测定热电势就能测定热端温度。

img316

图4.9 热电偶结构原理

热电势是由接触电势(又称拍尔帖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又称汤姆逊电势)组成。接触电势产生的原理在于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自由电子浓度。当两种不同导体接触后,自由电子便从浓度高的一方向浓度低的一方扩散,结果在界面附近一方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方得到电子,带负电,在两导体的接触面上形成电位差。这种电位差阻碍电子的扩散,当达到动平衡时,即在界面上形成一接触电势。由于接触电势的形成与扩散有关,显然当两导体材料确定后,接触电势只与接触面的温度成正比,记为eAB(T),热电偶中有两个接触面,温度分别为T1和T2,对应的接触电势为eAB(T1)和eAB(T2)。

温差电势是在同一导体的两端因其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热电势。由于两端温度不同,导体内自由电子的运动速度不同,高温端的电子运动速度比低温端的电子运动速度要大。因此,电子将从速度大的区域向速度小的区域扩散,结果高端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低端得到电子而带负电,从而在导体的两端形成电势差,即温差电势,记为e(T1,T2),如图4.9所示。

因此,在A和B两个导体组成的热电偶回路中,总的热电势为:

img317

实际上,如图4.12所示热电偶中所形成的热电势是无法测量的,要测量就必须接入电表。电表的接线端是铜导体,势必在A和B导体中又要介入第三导体,这时会不会影响原来回路中的热电势?为答复这一问题,下面介绍热电偶的中间金属定律。

中间金属定律是指:在由A和B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回路中,不管从何处接入第三导体,只要保证接入导体两端的温度相同,则接入导体时将不影响原来回路中的热电势。可见,要测量热电偶回路中的热电势,只要保证接入的仪表两接点温度相同,就能准确测量出原热电偶回路中的热电势。

img318

图4.10 热电势效应原理

img319

图4.11 热电偶测量电路

用热电偶测量温度十分简便,只要用电位差计等测出热电偶两端电动势,换算成温度即可,如图4.10所示。图中c为第三种金属等连接导线(如铜线)。根据中间金属定律,只要保持导线,与基准接点两处温度相等(同为T0),就不影响测量精度。

2)种类和选用

热电偶主要是用来测量温度。热电偶的种类较多,主要应根据其工作温度选用。表4.2为常用热电偶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可供选用时参考。

表4.2 常用热电偶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img320

续表4.2

img321

3)使用注意事项

(1)特性分度表的使用

分度表是指编制出的针对各种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对照表。温度按10℃分挡,其中间值可按插值法计算。由式(4.22)可知,热电势EAB(T1,T2)是2个接点的温度。将冷端温度T2固定后,EAB(T1)就为热端T1的单值函数。为了统一起见,一般手册上所提供的热电偶特性分度表是在保持热电偶冷端温度T2=0℃条件下给出的热电势与热端温度的数值对照表。

因此,实际测温时,冷端温度若为0℃,则只要正确地测量热电势,查分度表,即可得到所测温度。但是,如果此时冷端温度不为0℃,而为室温,就不能直接利用特性分度表。这时应测量室温(设为T2(℃)),利用特性分度表反查出其热电势值E(T2,0),将该热电势值E(T2,0)与热电偶回路所测得的热电势E(T1,T2)相加,才是E(T1,0),即

img322

然后再由E(T1,0)之值查特性分度表,才能得到热电偶热点的实际温度T1。其关系如图4.12所示。

img323

图4.12 热电偶的特性曲线

(2)补偿导线的使用

热电偶传感器长度通常在1m左右,当测量高温时,冷端温度受热端温度影响较大,此时常用补偿导线将冷端远移到温度变化比较平缓的环境中。补偿导线是和热电偶配用的双股导线。它的材料分别与热电偶的A和B导体材料一样。有多少类热电偶就有多少类配用的补偿导线。选用时,注意不要选错牌号和接错+、-极。最终原则是:当热电偶出线盒外接线时,热电偶的导体材料要分别与补偿导线的导体材料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在回路中不改变原来的热电势。

(3)冷端补偿

在测量中也可想办法对冷端进行补偿,达到直读温度的目的。冷端补偿的办法常用以下三种。

①0℃恒温法。将热电偶的冷端保持在0℃器皿内。此法仅适用于实验室内,但它能使冷端温度误差完全消除。

②冷端恒温法。将热电偶的冷端接点置于一恒温器内,如恒定温度为t0(℃),则冷端误差Δ为:

img324

由式(4.24)可见,冷端误差虽不为0,但是一个定值。只要在回路中加入相应的修正电压或调整指示装置的起始位置,即可达到完全补偿的目的。

③冷端补偿器法。工业上常采用冷端补偿器法。冷端补偿器是一个四臂电桥,其中三个桥臂电阻的温度系数为0,另一桥臂采用铜电阻RGu,放置于热电偶的冷接点处。当tn=20℃时,电桥平衡;当tn≠20℃时,电桥将产生相应的不平衡电压。电桥的输出Δu与热电势串联。只要满足:

img325

热电偶的冷端误差就变成了定值EAB(20,0),再进行定值误差的修正(见恒温法)即可获得冷端温度的完全补偿。补偿器电路的原理图如图4.13所示,电桥的供电端A,C通过一可调电阻Rg接直流电源E;桥臂R1、R2、R3为锰铜线绕电阻,阻值可视为不随温度变化的固定电阻。RT为测温热电阻,用来测量冷端温度。热电偶冷端温度为t′0,用补偿导线接出,其冷端温度为t0。设在t=20℃时电桥平衡,桥顶B,D输出电压UBD=0;当t0温度升高,热电偶RT增大,电桥输出不平衡电压UBD>0,B点电位高于D点电位,于是测温仪测量的回路电势是热电偶两结点温度为T、T0所产生的温差电势EAB(T,T0)与电桥不平衡输出电压UBD之和。根据中间金属定律,只要满足:

img326

图4.13 补偿器电路

img327

于是:

img328

再进行定值误差的修正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