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调光控制系统的数字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演播室调光控制以模拟控制系统为主。80年代中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调光控制系统开始进入剧场、歌舞厅和演播室,逐步取代了模拟调光控制系统。数字调光控制系统发展的初期,很多生产厂家开始采用计算机的串行接口将大量的光路控制信号用一根电缆传送。数字调光控制系统在开始应用时就产生了不同厂家控制信号协议不统一的问题。为了解决兼容性问题,美国戏剧技术协会(United States Institute for Theatre Technology,USITT)组织将数字多元信号标准化成DMX 512信号,这个标准后来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同,DMX 512协议在1990年经过修改,成为第1个真正普遍的和全世界都接受的调光控制协议。本书将在第3章专门介绍DMX 512协议。现在舞台灯光界已经一致认同:所谓数字调光控制系统就是指DMX 512调光控制系统,而DMX 512协议的应用范围现已扩展到舞台上一些其他设备的控制,如换色器、追光灯、电脑灯和烟雾机等。
调光系统数字化表现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出现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的电脑调光台,电脑调光台的串行(多路分时)控制信号解决了一根信号线传输多路控制信号的问题;随后出现了以数字触发晶闸管电路为基础的数字调光器,使调光器与调光台之间的连接非常简便和可靠,DMX 512协议从此成为舞台灯光最通用的信号协议。近年来更发展了网络调光控制系统和无线调光控制系统等新技术。从长远来看,调光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