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3.1.2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3.1.2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时间:2022-10-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碳 碳是钢中的重要元素,对钢的机械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将使钢的冷弯、焊接及抗腐蚀等性能降低,并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当其含量大于1%时,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塑性及韧性有所下降,可焊性变差。磷还能使钢的冷弯性能降低,可焊性变坏。氧、氮 氧和氮能够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以及冷弯性能和可焊性能,它们也是钢中的有害元素。

3.1.2 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是由生铁经冶炼而成的,炼钢是对熔融的生铁进行高温氧化,使其中含碳量降低到2%以下,同时使其他杂质的含量降低到允许范围内。

钢材中除基本元素铁外,还含有少量硫、磷、氢、氧、氮以及一些合金元素,它们的含量决定了钢材的性能和质量。

(1)碳(C) 碳是钢中的重要元素,对钢的机械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当含碳量低于0.8%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抗拉强度(σb)和硬度(HB)提高,而塑性(δ)及韧性(ak)降低。同时,还将使钢的冷弯、焊接及抗腐蚀等性能降低,并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 硅是为了脱氧去硫而加入的,是钢中的有益元素。硅是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常在1%以内,可提高强度,对塑性和韧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含硅量超过1%时,冷脆性增加,可焊性变差。

(3)锰(Mn) 锰能消除钢的热脆性,改善热加工性能,当含量为0.8%~1%时,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几乎不降低塑性及韧性,所以它也是钢中主要的合金元素之一。当其含量大于1%时,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塑性及韧性有所下降,可焊性变差。

(4)磷(P) 磷是钢中的有害元素,由炼钢原料带入。磷可显著降低钢材的塑性和韧性,特别是低温下冲击韧性下降更为明显,常把这种现象称为冷脆性。磷还能使钢的冷弯性能降低,可焊性变坏。但磷可使钢材的强度、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提高。

(5)硫(S) 硫是钢材中极有害的元素,硫在钢的热加工时易引起钢的脆裂,称为热脆性。硫的存在还使钢的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可焊性及耐蚀性降低,即使微量存在也对钢有害,因此硫的含量要严格控制。

(6)氧(O)、氮(N) 氧和氮能够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以及冷弯性能和可焊性能,它们也是钢中的有害元素。

(7)钛(Ti)、钒(V)、铌(Ni) 钛、钒、铌均是炼钢时的强脱氧剂,也是常用的合金元素。适量加入到钢内,可改善钢的组织,细化晶粒,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改善钢的韧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