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犌犐犛绝缘故障的诊断[16]
1)阈值诊断
若判断是否有故障及故障的严重程度,可以将检测到的局部放电的加速信号或电信号的振幅与同类设备或历史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放电量的标定还可作出定量判断电信号的故障。
2)时域波形诊断
放电的类型可根据局部放电信号出现时的工频相位来诊断。同浮电位放电类似,如果是固体绝缘内部缺陷发生局部放电,那么放电信号(电信号或加速度波)出现在工频电压下降和上升部位,同工频电压基本同期。如果GIS内SF6的电晕放电,放电信号也和工频同期,常发生在峰值附近,负半周的信号比正半周强,且先在工频周期的负半周出现放电。由于导电微粒的质量,它的跳动不与工频周期同步,故与工频电压相位没有直接关系,故信号的出现是随机的,一般为几十毫秒跳动一次。
3)频率特性诊断
可将不同故障时的振动频谱分布与测得的加速度波德频谱比较。
4)指纹诊断
每隔一段时间将振动的时域波形作频谱分析,利用得到不同时间的多个幅值-频率谱图,构成幅值、时间、频率的三维谱图,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还有一种方式,即利用局部放电的电信号构成的相位、放电量、放电次数的三维图,进行相应的故障诊断。
5)故障定位
(1)信号的幅度差法。
将若干传感器装设在GIS不同位置,传感器检测出的信号大小与故障点距离有关。故障位置可通过比较信号幅度的大小来判断。但机械振动在金属内衰减慢,且波又有反射现象,难以判断。
(2)信号的时间差法。
信号的时间差法即为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用的声点联合定位法。电磁干扰在加速度传感器的电气检测回路中会产生电脉冲信号,将该信号出现的时间作为参考点。声波的横波在外壳中以3 000m/s速度传播,若取100μs作为测量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则可计算出定位距离的误差为300mm。其中,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在GIS交接试验时用此法确定绝缘击穿的部位。
此外,为了对放电的类型和位置作出判断,人们也在研究对测得的电信号进行模式识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