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技术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技术

时间:2024-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目前建筑工地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脚手架。固定架子管的连接件称为扣件,常用可锻铸铁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称为立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称为纵向水平杆。脚手板能搭设成施工作业层。在脚手架上部应搭设高度不小于1m的防护栏杆,其下部还应设置挡脚板,以保证高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5.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技术

5.2.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部件及构造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目前建筑工地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脚手架。其主要优点为搭设拆除方便、灵活、适应性强,坚固耐用、周转次数多,可用做模板支架、上料平台或栈桥等。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要部件及技术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杆件、扣件、底座和脚手板等组成,如图1.5.1所示。

①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用以增大立杆底部面积和传递脚手架荷载,如图1.5.2所示。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称为固定底座,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称为可调底座。

②扣件。固定架子管的连接件称为扣件,常用可锻铸铁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用于杆件与杆件间的连接,其基本形式有3种,如图1.5.3所示。直角扣件(图1.5.3(a))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的连接。旋转扣件(图1.5.3(b))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的连接。对接扣件(图1.5.3(c))用于杆件的对接连接。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矩达65 N·m时,不得发生破坏。

img100

图1.5.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组成

1—垫板;2—底座;3—外立杆;4—内立杆;5—大横杆;6—小横杆;7—纵向扫地杆;8—横向扫地杆; 9—横向斜撑;10—剪刀撑;11—抛撑;12—旋转扣件;13—直角扣件;14—水平斜撑;15—挡脚板; 16—防护栏杆;17—连墙件;18—柱距;19—排距;20—步距

img101

图1.5.2 脚手架底座

img102

图1.5.3 扣件形式

(a)直角扣件(b)旋转扣件(c)对接扣件

③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称为立杆。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立杆)称为外立杆;靠近墙体一侧的立杆称为内立杆。立杆一般为φ48mm×3.5mm的焊接钢管,长度为4~6.5m。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2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以防止产生偏心矩。相邻2根立杆的对接扣件应错开1步,其错开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00mm。对接接头应尽量靠近立杆、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的交点,偏离该节点的距离宜小于步距的1/3,并靠近连墙件。

④纵向水平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称为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应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2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的2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⑤横向水平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称为横向水平杆,其长度为2.1~2.3m。在主节点处必须设置1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当采用冲压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img103

图1.5.4 脚手架刚性连墙件

(a)双排脚手架剖面(b)单排脚手架平面1—固定扣件;2—短钢管

⑥连墙件。为防止脚手架内倾外仰,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等的规定。

对于高度24m以下的单排及双排脚手架,一般采用刚性连墙件,如图1.5.4所示;亦可采用如图1.5.5所示的柔性连墙件(φ6mm),但必须配以顶撑,以防止脚手架向内倾斜。对于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连墙件的布置间距参见表1.5.1。

表1.5.1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

img104

注:h为步距;la为纵距。

⑦剪刀撑。为保证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度,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60°。架体中部应每隔12~15m搭设一副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img105

图1.5.5 脚手架柔性连墙件

(a)双排脚手架连墙件剖面(b)单排脚手架连墙件平面1—与墙内埋设的钢筋环相连的8号铅丝;2—顶墙横杆;3—短钢管;4—木楔顶木

⑧脚手板。脚手板能搭设成施工作业层。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脚手板应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的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2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平铺对接时,接头处必须设2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mm,2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应不小于100mm,如图1.5.6所示。

img106

图1.5.6 脚手板搭设示意图

(a)平铺对接(b)搭接铺设

⑨防护栏杆。在脚手架上部应搭设高度不小于1m的防护栏杆,其下部还应设置挡脚板,以保证高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5.2.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程序及要点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程序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程序如下:摆放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扫地杆扣紧→搭设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纵向水平杆扣紧→搭设第1步纵向水平杆并与立杆扣紧→搭设第1步横向水平杆→搭设第2步纵向水平杆→搭设第2步横向水平杆→搭设临时抛撑→搭设第3步、第4步的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固定连墙件→接长立杆→搭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搭设防护栏杆。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要点

搭设脚手架的地基须平整坚实,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引起不均匀沉陷,对高层建筑应进行基础强度验算;脚手架应按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搭设,并注意搭设顺序;脚手架立杆下端应设底座或垫板(垫木),并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在搭设第1节立杆时,为保持其稳定性,应每6跨设1根抛撑;脚手架搭设至连墙件构造层时,应马上装设连墙件,以保证所搭脚手架的安全;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内侧一端,应离开砌体至少100mm,作为砌体装饰抹灰的操作空间;脚手架杆件相交时,外伸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以防杆件变形造成的滑脱;搭设脚手架所用的各种扣件必须扣牢拧紧,不得有松动现象发生,一般扭矩为40~60 N·m;从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m满铺1层脚手板,以增大其整体稳定性。

5.2.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检查、验收及安全管理要点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验收: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有6级以上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停用超过1个月。

脚手架检查、验收时的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技术交底文件。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超过规范规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规范的规定确定;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管理要点

在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为保证使用安全,须注意以下要点: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JG46)的有关规定执行;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上的荷载不应超过2.7 N/m2(堆砖时,只允许单行侧摆3层);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砼管和砂浆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当有6级及6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应经常检查钢管脚手架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2.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拆除要点

在拆除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应掌握以下要点:脚手架的拆除顺序是自上而下,后搭设者先拆,先搭设者后拆;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若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1根长立杆(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高空拆卸脚手架时,各构件应用绳系好下放,严禁高空抛扔;拆除的脚手架部件应分类分规格进行堆码,严禁乱堆乱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