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字集成电路发展

数字集成电路发展

时间:2022-10-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集成电路技术使电子电路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随着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完整的大规模集成系统,能实现多种功能,集成电路的优势更为显著。

1.1.1 数字集成电路发展

采用一定的工艺,将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及连线互连在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这种微型结构称为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在集成电路中,所有元器件在结构上已经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即使与最紧凑的分立元件电路相比,集成电路的体积和重量都要小数个数量级,而且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可靠性也得到很大提高。集成电路技术使电子电路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它不仅在工业民用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信、遥控等方面也应用广泛。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随着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完整的大规模集成系统,能实现多种功能,集成电路的优势更为显著。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史上,重要的事件有:

1947年:贝尔实验室W.Shockley等人发明了晶体管,这是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

1950年:结型晶体管诞生;

1951年:场效应晶体管发明;

1959年:仙童公司Robert.Noyce与德州仪器公司J.kilby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这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从此开创了世界微电子技术的新历史

1962年:包含12个晶体管的小规模集成电路(SSI:Small-Scale Integration)问世;

1963年:F.M.Wanlass和C.T.Sah首次提出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基于CMOS工艺;

1964年:R.Moore提出摩尔定律,预测晶体管集成度将会每18个月增加1倍;

1966年:集成度为100~1000个晶体管的中规模集成电路(MSI:Medium-Scale Integration)问世;

1971年:Intel推出1kB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标志着集成度为1000~100 000个晶体管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出现;

1977年:在30平方毫米的硅晶片上集成15万个晶体管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Very Large-Scale Integration)研制成功,这标志着电子技术从此真正迈入了微电子时代;

1993年:随着集成了1000万个晶体管的16MB FLASH和256MB DRAM的研制成功,电子技术进入了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Ultra Large-Scale Integration)时代;

1994年:由于集成1亿个元件的1GDRAM的研制成功,进入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SI:Giga Scale Integration)时代;

1999年:Intel推出奔腾Ⅲ,主频450MHz,采用0.25μm工艺,后采用0.18μm工艺;

2003年:Intel推出奔腾4E系列,采用90nm工艺;

2005年:Intel推出酷睿2系列,采用65nm工艺;

2009年:Intel推出酷睿i系列,创纪录采用了领先的32nm工艺,并且下一代22nm工艺正在研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