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钢尺一般量距的方法

钢尺一般量距的方法

时间:2024-10-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量距精度在1/3000~1/1000时,可用钢尺按一般直线丈量的方法进行。钢尺一般量距是指采用目估法标杆定线,整尺法丈量、目估将钢尺拉平丈量。接着,前、后尺员将尺举起前进,以相同的方法,量取其余整尺段。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一般应不高于,在量距困难地区,其相对误差也应不高于。适用于工程要求的量距精度见有关规范。钢尺性脆易折,丈量时,不许在地上拖拉,不许行人践踏,不许车辆碾压,不许打卷硬拉。

4.2 钢尺一般量距的方法

当量距精度在1/3000~1/1000时,可用钢尺按一般直线丈量的方法进行。钢尺一般量距是指采用目估法标杆定线,整尺法丈量、目估将钢尺拉平丈量。

4.2.1 平坦地段直线丈量

当丈量地面上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时,先在A、B点上打入木桩,桩顶钉一小钉表示点位,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并在直线端点A、B的外侧各立一标杆,以标定直线的方向。

丈量工作一般由三人协同作业,一人为后尺员,一人为前尺员,另一人为记录员。后尺员拿钢尺的零端放在A处,前尺员持钢尺的末端,携带标杆和测钎沿丈量方向前进,行到一整尺处停下,侧身立好标杆,听从后尺员指挥,左右移动,直到标杆位于AB直线上为止。然后两人用均匀的力拉直钢尺,前尺员喊“预备”,此时,两人同时用标准拉力沿AB直线拉紧钢尺(一般30m钢尺拉力为100N,50m钢尺拉力为150N),并使之平稳,后尺员把钢尺的零点分划线对准A点时喊“好”,这时前尺员用测钎对准钢尺的末端分划垂直地插入地下,定出点1,即量得第一尺段。接着,前、后尺员将尺举起前进,以相同的方法,量取其余整尺段。直到B点前不足一整尺的余尺段,前尺员喊“预备”,用标准拉力拉紧钢尺,后尺员把零点分划对准最后一个测钎时喊“好”,此时前尺员读取B点在钢尺上的读数。记录员记下整尺段数及B点读数。以上为往量,如图4.4所示。

img177

图4.4

A、B间的水平距离DAB可按下式计算

img178

式中,n为整尺段数;

 L为钢尺长度,单位是m;

 q为不足一整尺的余长,单位是m。

为了防止丈量错误和检核量距精度,一般要往、返各量一次。返量时要重新定线丈量,取往、返量距离的平均值作为量距结果。量距精度通常用相对误差K来衡量。为了便于比较,通常K的表示式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分母数越大,说明精度越高。

img179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一般应不高于img180,在量距困难地区,其相对误差也应不高于img181。适用于工程要求的量距精度见有关规范。量距记录手簿见表4.1。

表4.1 距离测量记录手簿 (单位:m)

img182

在丈量时,也可采用单程双对用两把钢尺同时丈量。

4.2.2 倾斜地段直线丈量

1.平量法

当两点间高差不大时,可抬高钢尺的一端,使尺身水平进行丈量,如图4.5所示。欲丈量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先将钢尺零点分划对准A点,拉平钢尺,然后用垂球将钢尺上某分划线投到地面1点,此时在尺上读数,即得A—1尺段的水平距离,同法丈量1—2,2—3,3—B尺段。在丈量3—B时应注意使垂球尖对准B点。各尺段丈量结果的总和就是欲测的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img183

图4.5

在丈量时,仍要注意拉直钢尺,并使各点位于AB直线上。

2.斜量法

当两点间高差较大时,如图4.6所示,前尺员无法将钢尺尺身水平,可直接丈量A、B间的斜距L,用经纬仪测出地面的倾斜角α或A、B两点的高差h,按下式计算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img184

图4.6

img185

4.2.3 钢尺丈量的注意事项

钢尺丈量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丈量前,应将钢尺交有关部门进行检定。

(2)丈量时,定线要直,尺子要平,拉力要匀,投点要稳,对点要准。

(3)注意零点位置,防止“6”与“9”误读,“10”与“4”听错。计算时,不要丢掉整尺段数。

(4)爱护钢尺。钢尺性脆易折,丈量时,不许在地上拖拉,不许行人践踏,不许车辆碾压,不许打卷硬拉。钢尺易锈,用后应擦净泥沙,涂上机油存放。

(5)不准用垂球尖凿地,敲打山石,不准把标杆当“标枪”、测钎当“飞镖”投掷。

(6)收工时,要点清所有工具,以防丢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