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剩女”社会现象分析

“剩女”社会现象分析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将从什么是“剩女”,“剩女”产生根源,如何应对“剩女”几方面论述这个问题,我们还将提醒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年人的情商教育。“剩男”与“剩女”相反,他们没有主动挑选权,可以说是没有人要的。“剩女”无人问津、“剩男”无人搭理,是婚姻市场上的普遍现象。
“剩女”社会现象分析_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

一、“剩女”社会现象分析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知青”返城潮,大龄青年开始成为社会问题,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大龄女青年问题。今天人们给大龄青年一个损人称谓:“剩女”、“剩男”。本专题旨在探讨“剩女”(顺便也会涉及“剩男”)产生的文化根源。我们将从什么是“剩女”,“剩女”产生根源,如何应对“剩女”几方面论述这个问题,我们还将提醒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年人的情商教育。

(一)“剩女”:一种生活方式

“剩女”,即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一群在婚姻上未能得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也有人将这样的女性称为“白骨精”,即白领、骨干、精英。还有人将其称为“3S”女人,即单身、70年代出生、被卡住这三个词的英文字母开头都是“S”。“剩女”、“白骨精”、“3S”都是对大龄女青年的新称号,也有人把“剩女”中的某一些人称为“圣女”。这是当今时代对大龄女青年的一种调侃、一种贬损,不乏有歧视的意味。已经有文章批评“剩女”称谓是歧视[1],更有人撰文对“剩女”称谓提出强烈抗议[2],文中“80后”女大学生说:“种种因素造就了我们性格活跃、个性奔放,不愿意被束缚的特质。”“网络上、报纸上、电视上,铺天盖地地讨论着‘剩女’的问题,让我突然觉得原来早恋与‘剩女’之间仅仅一线之隔,也让我不由地好奇,哪位热心人士创造出这么个词儿来,把俺们这拨正是青春勃发、茁壮成长的小青菜儿,一下子给划拉到任人挑拣的烂菜堆里。”“背负着父母盼我们成才的厚望,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起飞的脚步却一下子被挡住了,飞翔的翅膀被紧紧束缚,让我们怎么也迈不过这个坎儿。”“在‘剩女’一词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眼里,女孩儿赶紧嫁个人,比什么都重要。这个世俗的观念会扼杀一代年轻女孩儿的梦想,迫使她们重回到做贤妻良母的老路上去,曾经多少挑灯夜战的努力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才的期待不再提起。”“‘剩女’说法也给男生灌输了不好的想法,想来也是,谁愿意从‘剩下来的’里面挑呢?”“这样优秀的女性没有合适的对象结婚,是男人的问题,怎么又把板子打在她们身上呢?‘剩女’一词就像给她们贴上了一个处理的标签,抹杀掉了她们多年的奋斗。高学历、高收入,放在男人身上那是钻石王老五,怎么到了女生这儿就成了‘剩女’了呢?在我看来,这是‘盛女’啊!”“作为一个‘80后’女孩儿,我强烈抗议把我们无辜地归为‘剩女’,也请不要用‘剩女’一词阻挡我们成为“盛女”的脚步!”这位“80后”女大学生写得情真意切、发自肺腑,句句在理、生动感人。在对“剩女”的质疑声中,我们还听到一些歧视意味更浓的贬称,如“二手女”[3],“二手女”是指离过婚的女人。甚至有文中称,在这个“闪离”的爱情年代,“80后”独生子女逐渐成为离婚的高发人群。那些曾经娇纵任性的“80后”小公主,当初只管摆出等男方买房买车的姿态,可一旦成为“二手女”后再度携手婚姻,是喜,还是忧?是否还能依旧洒脱?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段文字应该是出自于那些“吃不着葡萄反说葡萄酸”的人之手,在恋爱场上不如意的人,找不到好女人,以出口恶气为快。如果说,“80后”的小公主是如此,那“80后”的小王子不也是一样的吗?一个小公主“闪离”就会有一个“闪离”的小王子,只鞭挞小公主而不鞭挞小王子,有失公平。将没有找到如意配偶的女人称为“剩女”,甚至恶毒地骂为“败犬”,将离过婚的女人称为“二手女”,为什么这些称谓不加在另一性别头上呢?就算婚姻好的女性也有人给了一个称谓:“三不女人”[4],不做家务、不带小孩、不下厨房。但“三不男人”却是指[5]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也就是说,“三不女人”是指那些不愿做传统女人的女人,“三不男人”是指那些在婚姻中“不作为”的男人,俨然比女人“罪”高一等。其思想的轨迹仍然是腐朽落后的传统观念。在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大环境下,在职业工作繁忙前提下,“三不女人”有一定前瞻性,而“三不男人”则怎么说也欠合理。

有人说,优秀的女人由于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自己把自己挑剩了。也有人说,因为她们独立,有工作,有房子,有车子,普通的男人不敢追,优秀男人又不着急,从这种意义上,她们又是被男人制造出来的“剩女”。无论怎么说,她们在择偶场上被“剩”下是事实。

这些“剩女”们不乏生活经历单一,从学校到学校再到单位;不乏在学业上要求上进,有许多可以堪称是才女;高职位、高收入,她们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但她们在爱情市场中或处于被动状态,或被人遗忘,或有人想爱她但又不敢接近;而她们自己则不像在学业或事业上那么敢做敢为,等待、随缘是某些“剩女”的心态。当然,她们中不乏对爱情要求高、个性强的,她们中的极少数人还可能有过失恋经历。但不管怎样,她们又有什么过错值得被人们议论呢?

“剩男”与“剩女”相反,他们没有主动挑选权,可以说是没有人要的。他们的条件太低,或贫穷,或没文化,或身处边远农村,无论是身份还是地域,他们都处于社会的边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剩男”,而不是指城市中的“钻石王老五”和“潜力股”,或因各种客观原因将婚姻延误了的优秀男青年,也不是指城市里那些不断离婚又不断结婚的喜新厌旧者。如果将他们也称为“剩男”,那么其中不乏优秀者。他们只要摆正了心态,或摆脱了客观困境,就不难找到称心如意的理想佳配。本专题没有将这一部分人纳入研究范围,或者说他们不代表我们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剩男”,应该单独加以研究。

综上所述可见,“剩女”因为“优秀”被“剩”;“剩男”则因为太不优秀、无任何长处而被“剩”,无论他们要求如何低,已经没有或很少有人比他们条件更低。“剩女”无人问津、“剩男”无人搭理,是婚姻市场上的普遍现象。优秀的男人有很多女人抢着去爱,而优秀的女人却很难得到男人的青睐。“剩女”们在婚姻上拒绝妥协,她们追求美的婚姻,她们对自己近乎苛刻,对另一半要求也高。论相貌、论智慧、论收入,她们不输于任何人,也许就是因为她们太优秀,所以“剩”着;因为太追求完美,所以“剩”着。

以前有人这样调侃“高校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现在高校又传出新的调侃:“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剩女。”不由得使人们想到,高校简直成了培养“剩女”的摇篮。看来,高校在如何引导女学生不让自己被“剩”上,应该有所作为。

“剩女”、“剩男”问题不同于我国历史上的几次单身潮,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单身潮。20世纪50年代的单身潮是由于中国第一部婚姻法(1950年)颁布,反对旧时的重婚纳妾,解除童养媳,所形成一股全国性的“离婚”大潮。第二次单身潮(20世纪70年代末)是由于大批“知青”返城,城里迅速聚集起大批大龄单身青年,以女性为多,这成为我国社会的政治与历史遗留问题。1980年婚姻法修改,提出“感情破裂”的离婚标准,使大量名存实亡的不道德婚姻迅速解体,离婚人口剧增,形成第三次单身潮。1950年制定的婚姻法与1980年修改的婚姻法带来的离婚潮性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反对封建婚姻;后者是结束无爱婚姻,也就是试图结束传统家庭——“经济共同体”、“生育合作社”,由儿女纽带转变为感情纽带。虽然导因不同,但都代表了社会进步

如果说前面几次单身潮是整个社会的进步,那么这一次更应该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其一,“剩女”们不将就,追求真感情,代表婚姻发展的方向;其二,“剩女”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她们都是“三高”女性,“三高”女性的出现与存在本身就是妇女发展、社会进步的证明;其三,在一定意义上冲击了封建择偶观念。当然,我们这样评价时,心里还会隐隐作痛,因为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大量大龄男青年,他们是“剩男”的主力军,他们没有挑三拣四,他们才是这次单身潮中特别令人同情的一群人。因此,笔者要再次说明的是,“社会进步”是就“剩女”的出现而论的。无论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剩男”,还是城市“王老五”们,都不能与“剩女”问题相提并论。

“剩女”是一种生活方式[6]。作为个人的一种选择,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出于自愿——享受单身的自由,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对他人和社会构成任何威胁。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给予个体选择的自由,对不同的生活方式有更多的宽容。金一虹指出:“剩女”的概念不仅是人们观念仍然滞后的产物,也是社会对多种生活方式和个人选择不够宽容、不够尊重的结果。

生活方式是为人服务的,人们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有自己的自由与权利,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选择不妨碍他人,不危害社会。比如“丁克”家庭,就不危害社会,是个人选择。尽管目前社会还有不少人看不惯“丁克”家庭,特别是老人对自己子女过丁克生活不理解,但“丁克”家庭正在慢慢地被社会接受与认可。又如,有的人喜欢儿孙绕膝、孩子多多益善的生活方式,但这违背计划生育国策,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害社会的。独身生活方式与婚姻生活方式是相对应的,人们可以选择婚姻,也可以选择独身,“剩男”、“剩女”就是一种独身生活方式。不管它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有什么值得人们大惊小怪、议论纷纷的呢?我们相信,独身生活将会像“丁克”一样成为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

(二)“剩女”产生的文化根源

1.传统择偶观念是孕育“剩女”的温床

“男高女低”择偶观念表现形式为“女向上”、“男向下”。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在国人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男人选择配偶,倾向于选择那些在社会地位上比自己低的女性,女性被迫找那些比自己地位高的成功男人。总体上说,男人择偶标准“向下”,女人择偶标准“向上”。“女向上”、“男向下”既是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尊女卑观念的择偶要求,又是它的结果与保证。“男高女低”择偶观念就直接保证了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夫妻生活模式,对外显示是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男子汉挣钱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呈现一幅其乐融融的大丈夫与妻贤子孝的图景。

“男高女低”择偶的结果就是:甲男配乙女,乙男配丙女,丙男配丁女,丁男与甲女被“剩”出来。丁男再向下求,跨地域,到农村去,丁男很容易找到配偶。甲女就被真正多出来了。农村甲女被城市丁男找去了,如此“男向下”、“女向上”择偶,结果是农村中的丁男“剩”出来了。这样,城市甲女、农村丁男成为“剩女”、“剩男”的主力军。优秀的“剩女”生活在城市,在社会顶层,“剩男”生活在农村,在社会底层,即“剩男”在社会底部,“剩女”在社会上部;“剩男”在农村,“剩女”在城市。

由于男人择偶向下,其社会地位越高,可以选择的范围越大,所以成功男人一般不会找不到配偶,他们是择偶市场上的香饽饽;女人择偶向上,其社会地位越高,可供选择的男人越少,她们就成为“剩女”。相反,中等条件或条件较差的女性在婚恋市场上还比较抢手;条件差的男性则无人问津、被爱情遗忘。因此,“男向下”、“女向上”的传统择偶模式带来优男被人“抢”,优女被“剩”;中女差女有人爱,差男无人理。导致出现两极分化。这无不告诉人们,做男人要做优男,做女人要做中女或差女。为了在择偶市场上取胜,男人要优秀,女人则不能太优秀。所以男人一定要成功,女人不能太出色,这是人们从传统“男高女低”择偶观念中得出的消极结论。这个现象还告诉我们,男人一定要成功,社会地位越高,择偶范围越大;女人则相反,不能太出色,否则可能会高处不胜寒,太优秀的女人会把男人吓跑。因此,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三高女人”最愁找对象,女强人说:世上的男人,不是不够成功就是“三等残废”。“钻石王老五”们则说:世上的女人,不是不够漂亮就是太过能干。一部分女人找配偶难,也有一部分男人陷入困境,这是个矛盾,又是现实。

“剩女”被“剩”有两种类型: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者条件好、要求高,自己把自己推入“剩女”行列,她们被“剩”是自己造成的,她们按照自己的高标准设定交往圈,可供选择的范围不断缩小,慢慢地,在不经意中自己成了“剩女”。而被动型的是由家庭与自己的职业造成的,“三高”女人其本身就吓退一大片男人。有一位条件较好的大龄女研究生曾对笔者说,没有人找我,我不能在背上打广告告诉别人我还没有男朋友吧?这位女研究生的经历让人认识到:女人优秀使男人不敢问津。

2.婚姻家庭领域的父权制度是产生“剩女”的文化土壤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7]女性主要承担着人口生产与相应的育儿、家务劳动,今天的女性同时从事着社会生产劳动。

女性根据自己在物质生产中的社会价值建构了理想的婚姻模式,而时下的婚姻家庭文化相对物质生产文化变革滞后,“剩女”们对婚姻家庭文化变迁的滞后性认识严重不足。她们把自己在社会生产中出类拔萃的表现和社会认可带到婚姻家庭领域,简单地认为社会活动的优秀理应带来婚姻的理想[8]。但父权社会视家庭外的劳动是社会生产,家庭内的劳动是个体的和私领域的生产。当今主流文化对两种生产价值的认定几乎完全延续父权文化,对于女人来说,物质生产领域的出类拔萃并不能换来婚姻家庭的同等价值。这是因为,社会生产领域经过文化变迁,男女基本上实现了平等;而婚姻家庭领域文化变迁滞后,或者说婚姻家庭文化很少变迁,在家庭中基本上仍然是一种男权文化的父权制。父权文化只认定男人女人关系就是男尊女卑、男主女从。所以婚姻家庭领域并不将“三高”女人认定为“好女人”,并且相反,“三高”女人有损男人养家形象,有违传统模式,有伤男子汉的尊严。这就使在社会生产领域优秀的女人,在婚姻家庭领域被大大贬值。而“三高”女人们则抛弃了父权文化,她们将自己在社会上的优秀状态带进婚姻领域,认为自己社会价值高,婚恋价值也必然高,这种观念为父权文化所不容,这就使她们在婚恋市场陷入困境。

如果说父权文化能够接受社会领域的男女平等,那么它至少会竭力保住这最后一块领地——婚姻家庭领域的男性主宰地位。当今主流文化无不打上父权文化烙印:抬高物质生产的社会价值,贬低、抵损人口生产——婚姻家庭领域劳动的社会价值,由男人主宰的外部世界活动具有社会价值,主要由女人从事或担当的婚姻家庭领域,包括人口生产、养育等则无社会价值。也就是说,男人对社会有用,女人对社会无用,只对家庭有用,而家庭又被父权文化划归为私领域。外面的事男人做主,家里的事还是男人说了算。这就是父权文化的根本特征。不论男人在社会上多么无能,但在家庭里,还是一把手。这就必须保持“男高女低”的择偶模式,男大女小的婚配年龄,保证男人一家之主地位。“剩女”们只能顺从“男高女低”婚配模式,可是比她们优秀的男人何处找?“剩女”们还有一个心结:不甘愿在婚姻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在当今的文化下,她们即使进入了婚姻围城,迟早还是要走出来的。因为她们不妥协于父权文化,就只能被无情地“剩”出来。如果她们曾进入婚姻围城,离异或丧偶后也会庆幸自己的解放,高兴地加入“剩女”行列。如果不愿加入“剩女”行列,死守着“女高男低”的死亡婚姻,就有可能种下“祸根”,浙江省湖州市副市长倪玲妹就扮演了死守无爱婚姻的悲剧角色[9]

3.男权文化的语言围困将优秀女人划入“剩女”之列

“第三性”的说法将女博士“二度他者化”,将她们从“第二性”的女人群体中排除出去,成为比“第二性”还低人一等的“第三性”。女博士不仅是女性群体中的佼佼者,而且与绝大多数男性相比,她们也优秀许多。当“男强女弱”传统价值观受到挑战时,“第三性”、“剩女”实质上是那些外表强悍、内心虚弱的男人的一种话语应对之策。以男性为本位的社会,权力者掌握着最大的话语权,通过语言将优秀的女性打入冷宫,从女性群体中将她们排斥出去,达到孤立优秀女性、埋葬优秀女性的目的。有人恰如其分地指出,“第三性”是语言实施的性别围困[10]

男主女从的社会主流语言的实质是男性话语系统,它竭尽排斥女性,造成男性地位中心化和女性地位的边缘化。因此,主流社会语言背后隐含着男权文化价值观。“第三性”、“剩女”都是当今主流社会命名出来的,语言的“命名”功能具有很大的威力。这种“命名”来无影、去无踪,找不到源头,抓不到尾,谁是始作俑者?那就是具有“命名”权力的男权文化。掌握着话语权的男性社会建造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并不断地灌输和强化这套价值观。可以说,“第三性”、“剩女”是男权价值观力图维护“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人养活女人”传统模式的一种心理战术。有学者客观地指出,当今社会言语交际中隐藏着男权文化观念[11]。“第三性”、“剩女”就是男权文化观念的最好体现。

(三)应对“剩女”问题

真正要解决“剩女”问题,必须从根源着手,即改变男尊女卑观念,革除男权文化,但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情,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但“剩女”问题不能等,本文将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1.提倡素质模式多样化

给“剩女”找出路,必须变革择偶模式,即改变传统的“男高女低”单一模式为多元模式。让“男高女低”(男强女弱)与“女高男低”(女强男弱)、“男女相当”三种模式并存。传统的择偶模式往往令优秀女性被爱情遗忘。目前,传统的“男高女低”(男强女弱)模式仍然是主流文化,致使丁男和甲女被“剩”。如果男女双方都以“上位”(向上)、“下位”(向下)、“平位”(向水平)多向度求偶,改变一个方向、一个模式,以爱为标准,不掺杂其他因素,也许“剩女”、“剩男”问题将会大大缓解。而由于性别比失调产生的男多女少当然只能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如提高妇女地位、加强社会保障、改变从夫居的婚居制、逐步消除养儿防老的心理,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改变择偶单一模式容易许多。这里需要改变的是思想观念。在21世纪,1/15男子将找不到配偶的情况下,竟有那么多的优秀女性进入“大龄”行列,这不能不说是传统观念造成的悲哀,是婚姻市场一种严重资源浪费或资源闲置,完全可以通过变革观念使这批优秀女性实现婚配。传统是一种势力,改变它需要勇气,青年人要带头,优秀青年更应该带头。

2.破除年龄模式单一化

要给“剩女”找出路,还必须变革“男大女小”择偶年龄单一模式,即变传统的男大女小为年龄模式多样化,让“男大女小”与“女大男小”、“男女同岁”并存。男女相差5岁以内可视为同龄人,无论男大或女大,都是相爱的最佳配。男女如果相差10岁,被视为两代人,婚配不太合适,会有许多生理方面的局限性,中国人口基数大,跨代婚配还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然而,在当今社会,男人可以找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女人,社会公众对此接受度比较高;女人就不行了,必须寻找和自己年龄相当或比自己大的男人,如果哪位女性敢找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男人,就会感到社会压力。为了保证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子必须在年龄上占压倒优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素质高低、年龄大小与爱情并不呈正相关。因此,男女年龄配置不应是单一的男大女小,而应该多元化。

需要指出的是,老夫少妻不是“剩女”的出路。如何看待老夫少妻、老妻少夫现象呢?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时代,多元的价值观、多元的择偶观,对于婚配年龄大小,婚姻法不可能做出规定,这就由人们自己决定了。新疆某学者提出婚恋年龄应匹配平等的观念,我认为很有道理,可以给大学生们参考。该学者将婚恋分为三类:同龄婚恋:男大女不超过5岁;同步婚恋:女大男不超过5岁,他们可以携手同步走完人生历程,因为女比男长寿5~7岁;阿哥阿妹(阿姐阿弟)式婚恋,取年龄差15为限值,因为国际上以15岁作为具有生育能力的起点,以此作为婚龄差的限值。笔者认为前两种都可以用于实践,但不赞同第三种,因为这已经不是阿哥阿妹、阿姐阿弟了,而是阿爸阿女、阿妈阿子了,完全可以是两代人。我们不想干涉大学生的婚姻选择,但我们可以给年轻女性以建议。一是爱情不能赠送,爱情应是纯洁的、神圣的、美好的,它是人生的无价宝,金钱买不到,不能赠送,不能交换,不能凭一时冲动而做出牺牲。二是献身科学不必牺牲爱情,年轻女性跟老科学家结婚,说是献身科学,但是这样的献身同时会丧失事业追求,对个人、对社会都没有好处。事业与婚姻是人生两大主题,用青春换取物质功利,不仅葬送了爱情,同时也牺牲了事业追求,因为你已经停留在现有家庭主妇的位置,事业上也只能是他人助手。虽然有了名誉地位,但却缺少一个正常人所拥有的事业成功与婚姻幸福,痛苦将伴随一生,而且这种痛苦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与同情。

3.“嫁得好”不是女人的出路

“嫁得好”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如“干得好”的人。这是因为:这里有主体与客体、靠人与靠己之分。“干得好”的人具有主体地位,不论收入多少、地位高低,都具有独立人格与尊严;“嫁得好”的人只是家中的一个客体,不论生活条件多么优越,跟着配偶地位有多尊贵,但没有独立人格与尊严,一旦配偶有外遇,她的一切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干得好”的人是靠自己,“嫁得好”的人是靠他人:一靠他人的才能;二靠他人的良心道德,良心道德需要不断加强教育,它是一种思想观念,不能作为终身依靠。从现实生活中看,穷夫妻艰苦创业,富夫妻离异的现象比比皆是。一般是男人有钱后就有了外遇,有了新欢。人会随环境变化,环境、地位变了,人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同时,个别现象不等于一般,即使现实生活中有个别人找到了一个好老公,生活幸福,但这不是一般现象,不是规律。个别现象是一种偶然现象,不是必然现象。也有人调查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12],文章指出:“该反思的对象绝不仅限于女性。应该说是众多因素造成了女性觉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些因素更是值得媒体深思。”

4.能干女人要有独立事业

能干女人要依靠自己才能保证幸福。霍金是一个终身在轮椅上的科学家,他提出黑洞理论,出版《时间简史》,入选英国皇家学会。这一切,离不开他第一任妻子简·霍金的无私奉献。他与结发妻子度过了25年的婚姻,共生育3个霍金引以为自豪的可爱孩子,但霍金从没有对妻子说过一句感谢的话。简所写的《音乐移动星群——霍金传》是一部探索人性的简史,思考的是科学与人性的关系,宗教与人性的关系。其中叙述了这样的事例,1974年2月14日,简开车送霍金去牛津开会,“轮到他答谢了,他谈了自己的研究进程与感谢丹尼斯·夏马的支持和鼓励,感谢朋友们出席宴会。在整个讲话中,他使用了他惯用的‘我’而不是‘我们’。我双手搂着两个孩子,在房间的一边等待他转过身来朝我们微笑一下,点一点头,说句简单的话,以肯定我们9年婚姻生活所取得的家庭成就,在当时热烈的气氛和兴奋中,可能仅仅是由于疏忽,他根本没有提到我们。我赶紧拂去失望的眼泪。如果他忘记了我们,忘记了我为他所做的一切,忘了他思绪在宇宙外层空间漫游时我的事业则萎缩在窄小房屋的四壁内,忘了他感到自豪的两个漂亮孩子,那么他是认为这一切都与这个场合的科学意义无关吗?”[13]简不过是一个保姆式的妻子。在霍金看来,他不需要感谢她,她只是他生活中的过客。25年后,霍金抛弃了她,另寻新欢。时下霍金已经与第三任妻子生活在一起。他没有内疚,而且有充足理由。科学上的伟人并不保证在对待自己的同类、自己的亲人、自己的配偶也保持“伟大”。

娇琪乐白朗是“一个受骗的傻瓜”[14],“她要求梅特林克将两人的名字双双印在她以为是两人合写的书上”,“格莱塞在这个女歌唱家所写的《回忆录》的序里,很坦白地告诉乐白朗夫人,每个男人都愿意向与他合作和给他灵感的女人致敬,但他仍视他的工作为完全属于他一人的——而且有充分的理由”。“换个女人也可以做得一样好”。“托尔斯泰就让他的一个女儿替他抄誊和订正稿子,他的妻子还以为自己是丈夫不可缺少的助手呢。”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5]论述过最有创见性思想出自何一性别的问题:“是否认为这类巧妙的思想就不在妇女中出现呢?它们千百次地出现在一个有知识的妇女头脑中,但大多丢失了,因为没有一位丈夫或朋友具有另外一种知识,可以恰当地评价它们并使之公之于世。即使它们被公之于世,通常也是作为丈夫的观点而不是原来的真正的作者的观点出现的。谁能说出由男性作者提出的最有创见性的思想,有多少是属于妇女提出的,而属于他们自己的只不过是检验和作出理论呢?如果我可以用自己的例子判断,确实有很大一个比例是这样的。”[16]穆勒诚实得可爱,心底无私得可爱。多少成功男士依靠妻子的奉献成就了事业后,不仅成果完全据为己有,而且将原配一脚踢开,另寻新欢。曾有人撰文,认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受到他第一任妻子,也是他的大学同学的启发而提出的。

因此,我们提出,社会应该提倡改变择偶模式、年龄模式,这要求我们首先要变革择偶观念。为了不至于让优秀女人成为“剩女”,我们还提出大学要加强情商教育。

(四)大学需要加强情商教育

1.提倡大学生恋爱

我们提倡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恋爱。这从年龄看,大学生正处于18~22岁,是恋爱的最佳时期;从生理看,大学生已逐渐成熟,有与异性接触的冲动与强烈要求;从心理看,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正处于形成阶段,能够承受恋爱中发生的一些状况;从择偶范围看,大学是最佳择偶场所,有大批同年龄、同文化、同层次的青年人在一起;从择偶过程看,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是一个过程,并非短平快,而在大学有四年时间。大学生都需要恋爱,大学环境最适合恋爱,特别是女大学生尤其需要恋爱。但我们不赞成大学生同居与结婚,国家提倡的晚婚晚育,大学生应该带头响应,况且大学生学习任务重,大学生们不能再承担家务的重担,大学生需要培养情商,这也需要过集体生活。

男女大学生要带头破除传统的“男高女低”择偶观念追求真爱,我们鼓励大学生实施“女高男低”、“男女相当”的恋爱模式。优秀女大学生可以向下看或向平处看;素质一般的男大学生需要树立勇气、增强信心,敢于向上看或向平处看。

大学生要实现“学中恋、恋促学”的良性循环,实现在完成好学业的过程中收获爱情。大学生的主业是学知识、学本领,恋爱是学习生活的副产品。

2.提高大学生情商

大学生要努力提高情商,低情商会使你成为“情剩”。情商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包括“恋商”。中国人重视智商,忽视情商,几乎很少有人对孩子加强情商教育,更忌谈“恋商”。过去,高校不许谈恋爱,现在高校对学生恋爱是“三不”政策,即不赞成、不反对、不提倡,实际上还有一不,即不引导,任其发展,这就是放弃教育。年轻人如何恋爱?家庭不教育,学校不教育,难怪大学生恋爱中发生那么多问题与悲剧[17](注释中提示的几例都是男女大学生陪上性命的真事案例)。如果说人生的两件大事是事业与婚姻,那么放弃对恋爱的引导教育,就等于对人生的两件大事放弃了一半。所以提高情商,提高“恋商”,对当代大学生,甚至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此外,还应提高大学生的“逆商”,正确对待失恋。“逆商”即逆境情商,指我们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特别是瞬间应变能力。低“逆商”的人遇到困境,首先会不知所措,表现沮丧,继而抱怨,进而逃避困境与挑战,缺乏创意。而高“逆商”的人则相反,会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发挥创意找出解决方案。高“逆商”的人面对失恋,虽有痛苦、难受的过程,但很快会过去,冷静面对恋人的离去,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恋爱不成的真正原因,恋爱失败的责任如果在自己这方面,正确总结经验,使之成为今后恋爱的前车之鉴,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责任如果在对方,则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安慰自己,从而也激励自己。失恋是正常现象,虽然痛苦,但它就像一颗绿橄榄,先苦后甜,回味无穷。所以高“逆商”的人会以正常心态对待失恋,做到“三不失”: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德。高“逆商”的人会真正做到经历失恋,吃一堑长一智。

3.把握最佳择偶期

据说,柏拉图曾经问他的老师,爱情是什么?老师说,爱情是田野里最大、最好的麦穗。学生便到田野里寻找,眼前出现大片大片丰硕的麦子,他心怀着要找到最大最好的想法,总觉得后面会有更大、更好的,夜色降临,人累了,空手而归。我们的“剩女”又何尝不是如此?她们总觉得跟自己般配的“白马王子”将会出现,年龄一年大一年,嘴里还念叨着绝不将就、宁缺毋滥;不要为年纪结婚,也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随着一次次的放弃,把自己的最佳择偶期也放弃掉了。“剩女”群体是时代的产物,但对于“剩女”个人而言,她们都各有各的故事,但大体都有一个共同的教训:自己把自己“剩”出来了,自己把自己放到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是情商、恋商不够高。怪谁都已为时太晚、于事无补,振作起来,“单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婚姻生活一样。“剩女”们对未来的人生,要做到“三不”:不乞求、不拒绝、不轻浮,一旦姻缘来临要及时把握,不要不切实际地惦记后面还会有“最大、最好的麦穗”,但绝不向他人乞求,姻缘来临以积极态度面对,对那些不怀好意的男人要谨慎识别、绝不轻浮。如果成了“剩女”也要“剩”得有骨气,“剩”得有人格,“剩”得不愧为“优女”称号。“剩女”又何妨?苏珊·波伊尔在选秀节目《英国达人》中一炮走红[18]。她的演出在视频网站点击率破亿。曾不为人所知的名字也成为搜索引擎里被输入次数最多的词条,甚至有导演要将她的经历拍成电影。这名无美貌、无工作、无婚姻的“剩女”彻底占据了人们的视线。而我们这里的“剩女”,无论是先天条件,还是后天条件都不是这位苏珊·波伊尔大妈可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