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石榴树上写辉煌

石榴树上写辉煌

时间:2022-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那一望无垠的石榴树,那现代而规范的种植技艺,无不让人深深震撼!见一株株石榴树变成了“摇钱树”,那些观望的村民坐不住了,便纷纷跟着董以军种起了石榴,而且都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靠种石榴走出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董以军赢得了绝大部分群众的认可。仅一两年时间,铜矿村的石榴种植面积便飞速扩大。此配方经多次肥比实验,效果显著,被会理县评定为全县石榴生产的唯一专用肥加以推广。

“董以军种石榴真是‘一把好手’!今年1月,我们请他给村里的果农讲石榴栽培技术,从理论到操作,他讲得头头是道。那次,我们进行了全程录像并刻录成光碟,发给果农们学习。这不,我又拿出来再仔细瞧瞧!”今年3月15日,会理县新发乡乐寨村村民李炳元装上光碟,从电视上看着图文并茂的石榴栽种技术时,满脸赞许地说。

董以军不当镇长当农民,在凉山州会理县一个偏远的纯农业村带领村民发展石榴产业,还无偿为其他村的果农传授技术,让大家迅速走上了富裕之路。他到底是怎样一位传奇人物

情牵石榴,一花引来百花开

在铜矿村,一提起董以军,村民们纷纷翘起大拇指,夸个不停。

走进幅员面积10.7平方千米的铜矿村,抬头低首看见的全是挂满“金果”的石榴树,风起枝摇,漫山遍野处处闪烁着欢快的“火苗”。那一望无垠的石榴树,那现代而规范的种植技艺,无不让人深深震撼!

以前,铜矿村穷得叮当响,村里家家户户“吃救济”。1989年,榴果飘香的时节,当会理县关河乡菜籽园陈春喜家的石榴卖了5000多元钱的消息传到村里时,24岁的董以军再也坐不住了:那年11月,他借钱买来500株幼苗开始了试种。

“人穷要发狠,地瘦要翻深。”整整寒暑三载,从修枝剪干到翻耕灌水,每个环节,董以军都一丝不苟,严格按照科学方法种植。1991年,石榴第一年投产,他竟收入3000多元钱。初尝甜头的董以军着实沉浸在了喜悦之中,他仿佛从那如火的石榴花上看到了金灿灿的财富之光。

见一株株石榴树变成了“摇钱树”,那些观望的村民坐不住了,便纷纷跟着董以军种起了石榴,而且都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靠种石榴走出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董以军赢得了绝大部分群众的认可。第二年7月,他被推选为铜矿村村主任。带领群众致富的机会来了,董以军欣喜若狂,他决定根据本村山地因含铁量高而适合种石榴的天然优势,做足“石榴经济文章”。在他的多方奔走下,铜矿村争取到资金23万元,建起了全州历史上首个千亩集中连片的石榴园。

良苦用心,石榴花开遍山坡

由于建石榴园占了自家的耕地,村里年过六旬的杨大爷气冲冲地跑到董以军家去闹。无奈之下,他只好一边带头扩大种植面积,一边自费远赴其他石榴产区“取经”,回来后讲给乡亲们听,为他们算经济账——“发展石榴能赚钱。”渐渐地,董以军的良苦用心换来了村民们的支持和响应,大家的热情一次次高涨。仅一两年时间,铜矿村的石榴种植面积便飞速扩大。

在很多人看来,农民和专家风马牛不相及,但二者却在董以军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为切实提高种植石榴的科技含量,1993年初,此时已是凉山州第一个农业万元户的他,自掏腰包请来省农科院的周光洁教授担任技术总监,每年定期给村民讲授科学栽种技术。同时,他又组织部分干部群众远赴云南考察学习蒙自石榴生产技术,极大地增强和提高了村民种植石榴的信心与技能。

在村民眼里,董以军是个能人。上世纪80年代,他获得了凉山州“烤烟状元”称号;2004年,他又总结出一整套成熟的石榴种植经验,并研制出适用于精品石榴生长的优质、全价复合肥配方,今年3月在四川新都化工集团投产。此配方经多次肥比实验,效果显著,被会理县评定为全县石榴生产的唯一专用肥加以推广。“全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石榴生产技术标准,而我撰写的《绿色石榴生产技术规程》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并且得到了省科技厅的充分认可。”作为农民的董以军,在那个缺少喧嚣与繁华的小山村,发出了向科技进军的最强音。

“星”耀山乡,争创“中国石榴第一村”

2004年11月,董以军高票当选为铜矿村党支部书记。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作为村里的“一把手”,他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决心让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种石榴的明白人。“有‘石榴支书’当家,做啥事儿都省心!”村民陈方军的话很有代表性。“大伙儿缺技术,他不但自己出钱到外地去学,回来后手把手地教大家,每年还从山东等地请来专家给我们讲课。他当致富带头人,我们放心啊!”这便是铜矿村村民的普遍心声。每年,除了铜矿村外,当地很多其他乡村的果农都会请他去讲课,董以军常常连周末都休息不成。

很快,在董以军的无偿帮扶下,铜矿村群众在使用套袋技术上有了新招:他们在果子成熟时不是一次性去掉果袋,而是先撕开气孔。过段时间后,再撕开果子阴面的袋子,让阳光直射果面。通过这样的处理后,果子甜味足、色泽自然。现在,全村240户人家,户户有石榴园,95%以上的农户成了上规模的专业户,种石榴成了全村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苦干实干加巧干,铜矿村石榴的名气越来越响,在湖北、北京等40多个城市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每年石榴一成熟,这些地方的老板都抢着来订货……“会理石榴能有今天的知名度,董以军功不可没!去年,他种的石榴还销到了阿联酋,他家全年的石榴收入超过5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石榴状元’。”海潮乡石板街村村民洪勇一直把董以军当着“明星”来崇拜,每年都会请他去自家园子里现场讲解种植技术。

要把石榴运出去,首先须修路。把昔日的穷山沟变成“聚宝盆”,让那里洋房遍布、榴树成林果飘香,铜矿村的变迁着实融入了董以军太多的心血与汗水。“现在,要说规模,我们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从今年起,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争创‘中国石榴第一村’,让‘会理石榴’这个品牌叫得更响!”说起将来的奋斗目标,董以军信心满怀。

(选自《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07年第7期)

点评:苦干实干加巧干,董以军种石榴成功了,种绿色石榴成功了,依靠科技,提高品质,创品牌,把昔日的穷山沟变成“聚宝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