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描绘国王御容称为图写,重新描绘昔日御容则称为摹写或移模。国王的御容一般是以10年为周期进行描绘的,当然并不一定非要描绘。
肃宗在位的第21年,首次让曹世杰为其描绘御容,然后供奉在江华府的长宁殿。肃宗39年(1713)为肃宗即位的第40周年。作为庆祝,3月9日,肃宗获得了尊号。3月30日,药房都提调——左议政李颐命奏请重新描绘国王御容,得到了肃宗的应允。这一方面是为了纪念肃宗即位40周年,一方面是因为长宁殿供奉的御容尚欠完备。
4月初,肃宗任命李颐命为都提调,设置了御容图写都监,开始进行御容图写。图写由画师[1]秦再奚主管,金振汝、张泰兴、张得万共同参与,秦再起与许俶给予辅助。图写决定描绘肃宗头戴翼善冠、身披衮龙袍的御容。图写的场所定在敬德宫的景贤堂,肃宗在此做了回模特。
4月11日,初本完成。肃宗立即和众大臣协议,决定要制成两幅,一幅供奉在宫内,一幅供奉在江华府的长宁殿里。而长宁殿里曹世杰所描绘的御容则决定要进行内部收藏。
初本描绘完之后,下一阶段就是上色。为此,肃宗再次临幸于众画师面前。4月13日,众画师给御容上了色。4月21日,来自地方的画工们被遣返回去。头戴翼善冠、身披衮龙袍的御容就这样完成了。
不过,此后,都监提调工曹判书金镇圭奏请让秦再奚再为肃宗描绘一幅头戴远游冠、身披绛纱袍的全身像,肃宗应允了。5月6日上了色,该画像完成。
5月21日,大臣们为两幅御容,即头戴翼善冠、身披衮龙袍的御容和头戴远游冠、身披绛纱袍的御容题字,标题为“显义光伦睿圣英烈王御真”,时间为“时崇祯纪元后八十六年癸酉五月二十一日图写”。前一御容供奉在江华府的长宁殿里,后一御容供奉在宫里的璇源殿上。
两幅御容供奉之后,5月22日,肃宗按等级为御容图写都监的众官员赐赏。然后,都监将其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编纂成1册《〈肃宗〉御容图写都监仪轨》。该仪轨为一房仪轨和特别工作组仪轨的合订本,共制作了5件,分别收藏于御览处、春秋馆、议政府、礼曹及地方的江华府。目前只有3件尚存。[2]可惜的是,仪轨中没有收录图说。
注释
[1]图画署所属的画家称为画员,此外,擅长画画儿的人称为画师。
[2]御览本(133章)藏于法国,奎章阁藏有礼曹本(126章)和江华府本(126章)。有关法国所藏仪轨,请参考金文植的简单题解(外交通商部,上揭书,714-716页)。另外,有关奎章阁所藏仪轨的详细题解,请参考金芝英于2004年所撰写的“1713年(肃宗39)御真图写御容图写都监仪轨”《奎章阁所藏仪轨解题集(2)》(首尔大学奎章阁),527-54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