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西洋的气候

大西洋的气候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地带是大西洋中的多雨带,年降水量多达2000毫米。由此可知,北大西洋上的气温要高于南大西洋上的气温。因此,大西洋东部和西部之间的气温差并不是很大。大西洋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别,东西两侧也有差异。大西洋全年气温变化不大,赤道地区年温差不到1℃。大西洋的含盐度要高于太平洋,平均为35.4%。此外,由于大西洋中最强盛的暖流是墨西哥湾流,所以其对欧洲西北部的气候起着明显的调剂作用。

由于大西洋向南北伸延、赤道横贯中部,所以大西洋比较显著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南北对称、气候带齐全。同时由于受到洋流、大气环流、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各海区间气候又有差别。大西洋赤道带属于低气压带,又是南北信风的辐合带,在这个地区,风力微弱、风向不定,因而被称为无风带。

由于大西洋赤道带是低气压带,所以上升气流较强盛,多发生对流性云系降水。此地带是大西洋中的多雨带,年降水量多达2000毫米。副热带是高压带,气流以下沉辐散为主,云雨稀少,天气晴朗,蒸发旺盛。一般降水量为500~1000毫米。在大西洋高压中心,即大洋东部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年降水量只有100~250毫米,远远不及蒸发量,因而此地带为大西洋中的干燥带。

信风带是指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信风风向稳定、风力较大(3~4级),成为大西洋中重要风带,也是形成和维持大洋表层洋流的动力。从副热带高压下沉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称盛行西风带,是中高纬度强大的行星风带,也是南北纬40度~60度西风漂流形成的动力。此外,西风带还经常与来自极地的冷空气相汇,形成锋面和气旋。在这种锋面和气旋的作用下,天气就会多变,降水会较多,尤其冬季常常带来暴风雪,给高纬海区造成狂风巨浪,对航运和海上渔业、石油工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北半球60度以北的高纬海区(主要是东部)受暖流和气旋影响,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左右;相反,在南半球60度以南的海域,由于受到干冷的空气和没有暖流调剂的影响,其降水量就很少,一般在100~250毫米。

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气温分布基本相似,都是沿纬度方向延伸,从赤道地区向高纬递减。气温最高的地区当属赤道,其年均气温25~26℃,气温年变幅很小(一般不超过3℃)。南北纬20度附近,最热月气温达25℃左右,最冷月为20℃左右。南北纬40度附近,由于北大西洋受暖流影响,气温高于南大西洋,最热月为20℃,南大西洋只有15℃,最冷月分别为13℃和10℃。南北纬60度附近,北大西洋的暖流增温效应更为明显,最热月气温达10℃,南大西洋则为0℃,最冷月分别为0℃和-10℃。由此可知,北大西洋上的气温要高于南大西洋上的气温。

同时,大西洋东西沿岸由于受寒、暖流的不同影响,因而会造成南北纬30度间的大洋西部气温高于东部5℃左右。北纬30度以北的大洋东部的气温比西部高5~10℃。而南纬30度以南,因陆地变窄、海域宽阔以及西风漂流的影响。因此,大西洋东部和西部之间的气温差并不是很大。

大西洋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别,东西两侧也有差异。气温年较差不大,赤道地区不到1℃,亚热带纬区为5℃,北纬和南纬60度地区为10℃,仅大洋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5℃。大西洋北部盛行东北信风,南部盛行东南信风。温带纬区地处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风力最大。因此,在南北纬40度~60度之间多有暴风,在5~10月北半球的热带纬区常有飓风。大西洋地区的降水量,高纬区为500~1000毫米,中纬区大部分为1000~1500毫米,亚热带和热带纬区从东往西为100~1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区超过2000毫米。大西洋水面气温在赤道附近平均约为25~27℃,在南北纬30度之间东部比西部冷,在北纬30度以北则与之相反。由此可知,在大西洋范围内,南、北两半球夏季浮冰可分别达南、北纬40度左右。

大西洋全年气温变化不大,赤道地区年温差不到1℃。此外,副热带年温差为5℃,中纬地带年温差为10℃,仅在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0℃。海水平均温度稍低于太平洋,为17℃。大西洋的含盐度要高于太平洋,平均为35.4%。

在北大西洋中,副热带高压带在北纬15度~30度之间,向南为东北信风带。北纬40度~60度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在南大西洋,到热带高压带位于南纬30度附近,盛行西风带从南纬40度几乎延伸到南极洲。在南北纬度5度~20度的大西洋面上,每年7~10月会发生较多飓风。夏季在纽芬兰沿海常有海雾;冬季在欧洲大西洋沿岸多海雾;非洲西南沿海四季多雾。由此可见,大西洋洋流南北各成一个环流。

大西洋的南部环流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吉拉洋流组成,北部环流主要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此外,由于大西洋中最强盛的暖流是墨西哥湾流,所以其对欧洲西北部的气候起着明显的调剂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