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面楚歌_莱比锡之战_拿破仑与欧洲

四面楚歌_莱比锡之战_拿破仑与欧洲

时间:2022-05-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面楚歌_莱比锡之战_拿破仑与欧洲四面楚歌——莱比锡之战“皇上,欧洲和您永远也谈不拢。您一旦言和,那只是停火而已。就您而言,胜也罢,败也罢,都同样是作战的推动力。这一次,整个欧洲将奋起与您作战。”拿破仑陷入四面楚歌之中。拿破仑的计划是集中这两大军团的优势兵力,进军莱比锡,同俄、普为核心的第六次反法联军进行决战。

四面楚歌_莱比锡之战_拿破仑与欧洲

四面楚歌——莱比锡之战

“皇上,欧洲和您永远也谈不拢。您一旦言和,那只是停火而已。就您而言,胜也罢,败也罢,都同样是作战的推动力。这一次,整个欧洲将奋起与您作战。”

——梅特涅,于莱比锡战前

时间(www.guayunfan.com)●1813年

人物

●拿破仑

●欧仁

●居莱

●布吕歇尔

●默费尔特

●维特根施坦

出师不利

1812年12月18日,征俄惨遭失败的拿破仑灰头土脸地从俄国前线悄悄地回到了法国首都巴黎,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欧洲列强一定会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法兰西帝国处于危机之中。拿破仑的判断没有错,很快,以俄国和普鲁士为核心,欧洲各国就组成了第六次反法联盟。拿破仑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为了摆脱极端不利的困境,回到巴黎的拿破仑立刻投入到扩军备战的工作之中。由于连年的战争,这一时期的法国青壮年大都战死在疆场了,国内能够征召的兵员寥寥无几。但拿破仑已管不了这么多了,他接连征召了1814年和1815年两个年份的新兵,还下令让1808年、1809年、1810年的预备役军团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拿破仑的这支军队虽然看似规模庞大,但都是一些缺乏战争经验的

新兵,无论是在战斗素质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无法与反法联军的那些老兵们相提并论。

1813年3月,前任盟友普鲁士对法国的宣战使拿破仑意识到战争即将开始了,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他必须赢得这场战争,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聚合已经离散的同盟的心,才能维护法兰西帝国的版图完整和他个人皇帝的这一崇高地位。于是,拿破仑集结所有可用的兵力,于1813年4月15日离开巴黎,向德意志前线进发,同时命令欧仁指挥的易北军团沿着易北河向北行进,快速地与他亲率的美英军团会合。拿破仑的计划是集中这两大军团的优势兵力,进军莱比锡,同俄、普为核心的第六次反法联军进行决战。

1813年4月30日,欧仁指挥的易北军团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

终于到达了拿破仑指定的地点,法军两大军团胜利地实现了会师。经过短暂的休整,第二天上午,拿破仑指挥法军抢渡萨勒河,兵分三路东进莱比锡。

出师不利的法军,在渡过萨勒河后不久,便损失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元帅贝西埃尔。元帅的战死,在法军当中产生了一种可怕的连锁反应,不仅士兵们垂头丧气,就连拿破仑也恐慌地说:“死亡正在向我们逼近。”

陷入困境

按照拿破仑的计划,法军和反法联盟首先在离莱比锡不远的卢岑和包岑一带进行战斗。虽是初战,但拿破仑不敢大意,他拿出看家本领,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指挥法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特别是德累斯顿战役的胜利。但遗憾的是由于拿破仑的部队缺少足够多的骑兵的掩护和牵制,没有能够进一步扩大战果,而且自己也损失惨重,但不管怎么说,这两场战斗的胜利还是大大鼓舞了法军低落的士气。

在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对战局还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他最大的对手库图佐夫已经去世了。在他看来,后来的反法联盟其实和以前的联盟一样是乌合之众,只要他出奇兵,一战即可打散反法同盟,从而稳定战局。但经过这两场战斗后,拿破仑惊奇地发现今日的俄军和普军已非昔日可比了,从战斗力和战略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严峻的形势迫使拿破仑不敢再蔑视联军的攻击能力,反而变得小心翼翼了。随后,拿破仑与反法联军达成了一个暂时的停战协议,停战一直持续到了1813年8月15日。在这期间,奥地利的皇帝曾试图调停拿破仑与反法联军之间的矛盾,希望拿破仑牺牲一定的利益换取永久的和平,但由于奥地利开价太高而遭到了拿破仑的拒绝。于是,恼羞成怒的奥地利皇帝,也就是拿破仑的岳父转而加入了反法联军,并在1813年8月11日正式向法国宣战。

后来的事实证明,拿破仑与反法联军订立的停战协定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虽然战争初期,拿破仑还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这些胜利并未从根本上伤害到反法联军的军事实力。相反,随着战争时间的拖延,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反拿破仑的阵线之中,同时,反法联军更是利用这难得的停战时间,不仅很快恢复了战争的实力,而且会集了更多的军事力量,最后双方军事力量之比也日益悬殊。1813年10月14日,驻守莱比锡的法军已经被反法联军团团包围了起来。虽然拿破仑被困在了莱比锡成了瓮中之鳖,但联军的首脑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们知道对手是狡猾的拿破仑。经过紧张的争吵之后,联军的进攻计划终于确定了下来。按照各国首脑们的意见,联军分成了四个攻击集团,奥地利的居莱将军被赋予了重任,他负责指挥一个攻击团,准备从西面切断拿破仑逃跑路线;普鲁士的老帅布吕歇尔率领一个集团,从莱比锡城的西北方向拿破仑进攻;默费尔特将军和维特根施坦元帅各自率领一个攻击团,从东面和南面逼近莱比锡城。

这样,逃脱莱比锡城的东、南、北三个方向的七条道路,都被联军强大的炮火封锁住了。供拿破仑的军队逃跑的路线只剩下了莱比锡城西面的一座横跨普来泽河与艾尔斯特河的石桥。虽然被联军堵在了莱比锡,但拿破仑并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了,他试图运用他那神奇的军事才能再次创造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于是,他命令缪拉指挥第二、第五、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军和第一、第第二、第四、第五骑兵师,从南面阻击气势汹汹的反法联军;命令勇敢善战的内伊元帅指挥第三、第四、第六、第七军,重点盯防普鲁士的军事怪才——布吕歇尔。与此同时,拿破仑的近卫军和预备队人员也做好了生死决战的准备。

民族大会战

1813年10月16日上午9点左右,反法联军趁着法军因临时换防而引起的短暂混乱吹响了进攻的号角,这样史称“民族大会战”的莱比锡战役便在莱比锡城的周围打响了。

战斗一开始,法军就处于被动地位,每条战线都损失惨重。为了扭转颓势,拿破仑在反法联军的炮火声中果断地下达了全线进攻的命令。冲锋在前的依然是骁勇善战的缪拉和他的骑兵队,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大刀,一次又一次地冲向南线联军的中央阵地。与此同时,第十一军和第三军按照拿破仑的部署沿着何尔兹豪森和赛费尔特方向向着联军的右翼发起猛攻。为了尽快取得战斗的胜利,同时也为了策应第十一军和第三军的行动,拿破仑还命令第六军尽快地摆脱联军的纠缠,以便从莱比锡城的西面攻击联军暴露出来的左翼。

拿破仑的策略还真收到了奇效。反法联军在缪拉骑兵团这种不要命式的横冲直撞下,陷入了一片混乱,士兵纷纷丢下手中的武器向后撤退。跑在最前面的竟然是俄、奥、普三国的君主。由于缺乏更多的骑兵和步兵的后续支持,法军无法趁机打垮敌人,这样,当醒过神来的反法联军调来了预备队抵挡住拿破仑刚开场时的潮水般的进攻后,胜利女神就无奈地离开了拿破仑。经过激烈而残酷的激战,法军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占领的高地,向莱比锡撤退。

当天晚上,拿破仑连夜召开了一次紧急的军事会议。他对法军今天的表现十分不满。随后,消了气的拿破仑开始调整法军的防御部署,他命令南线和东线的法军同时向后撤退,把战线收缩在罗斯尼格、周克尔豪森、何尔兹豪森、巴芬多夫和戈利斯一带。一切都部署完毕后,拿破仑开始安慰那些灰心丧气的将领,让他们打起精神来。

就在拿破仑手握着一把死牌绞尽脑汁地进行排兵布阵时,反法联军那边却传来了阵阵欢呼声。原来,贝尼格森、贝尔纳多特和科洛雷率领着11万人的援军适时地赶到了前线,与此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大量的弹药和各种补给物资。阵容的日渐强大给反法联军带来了极大的自信心,他们计划分成六个攻击集团在10月18日上午向莱比锡发起总攻。

1813年10月18日上午8点左右,当拿破仑还在退与进之间犹豫时,反法联军的六个攻击集团便在布吕歇尔、居莱、贝尔纳多特等人的指挥下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莱比锡城。面对来势凶猛的反法联军,拿破仑命令法军主动放弃那些难以防守的区域。尽管这样,法军还是损失惨重,他们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以致到最后连炮弹都打光了,只能光着膀子拿着刺刀与联军拼命了。到10月19日时全部法军都在反法联军强大的火力打击下退到了莱比锡城内。

看着遍地的死尸,拿破仑那颗狂躁不安的心终于恢复了平静,他无奈地向全军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终于被打破了,狼狈撤退的拿破仑开始后悔自己当初应该趁着德累斯顿战役的胜利,把汉堡的达乌军和德累斯顿的圣西尔军团集中起来给予联军最致命的一击,因为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本来就是自己的强项啊!也许拿破仑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鬼使神差地在最关键的决战时刻忘记了自己的绝招。唯一例外的是马尔蒙率领的大约1.5万人的兵力不仅没有损失一兵一卒,而且还一枪未放,整整一天都来回奔波于各个战场,这可以说是对拿破仑战前“精明的调防”最大的讽刺。

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拿破仑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想当然地认为普鲁士的老帅布吕歇尔和胆小的叛徒贝尔纳多特会从莱比锡城的西面绕到南面去会师,而不会冒险从哈勒沿着大路向自己发起进攻。于是,拿破仑于16日早晨匆忙下令,把驻守莱比锡西北的马尔蒙的第六军从前线阵地上撤了回来,转移到莱比锡城的西南方向。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打的,利用马尔蒙的勇敢和冷静向西可以支援林德瑙确保后退之路不会被断,向南又可支援缪拉指挥的南线部队以赢得这场生死决战。在会上他一会儿抱怨士兵们不卖力气,一会儿指责将领们一次次的浪费战机。

然而更让拿破仑担忧的是,他的元帅和将军们此时已不再渴望胜利,他们已经丧失了作为一名优秀军人应有的进取心。

世界帝国梦破灭

如果从近代欧洲的历史的角度来看莱比锡会战,它的意义和影响则更为深远。它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欧洲的地图不再听任拿破仑的比划。欧洲各民族的民族主义和民族精神也在这次会战之后开始觉醒。拿破仑本来希望追随前人的脚步,建立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可是时代在变化、在发展。变化中的新欧洲不再希望出现一个“一枝独秀的霸主”,而希望看到一个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当拿破仑的两只脚都陷入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时,普鲁士的皇帝威廉三世开始蠢蠢欲动。面对亚历山大一世利剑的威胁,面对金光闪闪的英国黄金的诱惑,他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拿破仑,奔向了英俄的怀抱。很快,他们就相互缔结了友好同盟条约,并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准备置拿破仑于死地。

奥地利皇帝虽然巧妙地拒绝了英俄两国的友好邀请,并貌合神离地与拿破仑称兄道弟,但拿破仑实在没有信心保证他会死心塌地跟着自己,而不会在自己奄奄一息的时候捅自己一刀子。可以说,由于拿破仑的狂妄与好战,现在整个欧洲都奋起与他作战。

虽然会战结束后,拿破仑凭借他的军事天才又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都无法弥补输掉莱比锡会战带来的损失。1814年4月4日,拿破仑被迫在退位书上签了字,紧接着就被流放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