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随意乱贴负面标签也是一种暴力

随意乱贴负面标签也是一种暴力

时间:2022-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于正面或中性的标签,负面甚至污名化的标签容易导致偏见,社会学家称之为“刻板印象”。对于降低刑责年龄,最高人民检察院前不久明确表态称,要慎重论证这一问题,单纯靠刑罚手段并不能有效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对待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简单粗暴地贴上负面标签,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无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由于媒体的报道,“拆二代”最近火了。与很多人印象中一夜暴富、挥金如土的“拆二代”形象不同,有调查显示,“拆二代”有着“另一副面孔”。


“拆二代”多数是“80后”“90后”,他们出生在城市近郊,继承了父辈留下的房产,在城市扩建过程中,由于拆迁补偿而一夜暴富,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坊间流传不少有关“拆二代”的段子,描述他们暴富之后奢靡、错乱的生活。但此次调查显示,“拆二代”在经济适应方面呈现出“普遍适应、少数困难、个别极端”的特征。课题组发现,许多“拆二代”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一夜暴富”,有些人的收入反而降低。这是因为,拆迁前许多家庭会把富余的房子租出去,每个月能得到一笔稳定的房租收入。拆迁后房子变成了钱,装修、换车花费不菲,每个月的收入反倒少了。至于炫富、高消费等行为,只占极低的比例,而且很多都不是拆迁后才发生的。


这显然颠覆了很多人对“拆二代”的印象。为何会有这种反差?这恐怕与“拆二代”被标签化有莫大关系。熟悉网络的人,对“×二代”之类说法不会陌生。所谓“拆二代”,是由“官二代”“富二代”等称谓衍生而来的。部分媒体总喜欢简单粗暴地给某些青少年群体贴标签,除了各种“×二代”,常见的还有“学渣”“学霸”“熊孩子”等。相对于正面或中性的标签,负面甚至污名化的标签容易导致偏见,社会学家称之为“刻板印象”。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奥特·阿伦森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如果我们因为受刻板印象的蒙蔽而无视一群人的个体差异,那么这样的刻板印象就具有潜在的危害”。


阿伦森所说的“潜在的危害”,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有更突出的体现。日前,四川一少年为抢手机而泼汽油致人严重烧伤,因未满13岁而免于刑责。不少人义愤填膺,纷纷给少年贴上“小恶魔”“害人精”的标签,认为必须严惩,并呼吁降低刑责年龄。


一位专办未成年人案件的检察官在与网友互动讨论时指出,我们不能依据几则新闻来推翻一个刑事制度。作为一名检察官,真心不想轻易给一个孩子贴上犯罪的标签,因为这个标签带来的社会暗示和自我暗示,真的会杀人于无形,导致孩子毁弃一生,家庭从此残破。


近年来,关于降低刑责年龄的讨论,很大程度上缘于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这其中,也存在着简单粗暴贴标签的问题。首先,很多青少年暴力事件并非发生在校园内,甚至施暴者的身份也不是学生,却被不少公众和媒体笼统地贴上“校园暴力”的标签。如此一来,舆论很容易把问题归咎于学校,认为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其实,青少年暴力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大环境和青少年原生家庭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在国际教育界早有共识。


其次,“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犯罪”等贴标签式的叙述话语,把极少数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问题,甚至偶发个案,简单地扩大到整个未成年人群体,给全社会造成“校园暴力频发”“犯罪低龄化”等刻板印象。然而,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对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危害行为的情况进行系统统计和研究,校园暴力事件也缺乏统一的报告统计制度。对于降低刑责年龄,最高人民检察院前不久明确表态称,要慎重论证这一问题,单纯靠刑罚手段并不能有效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最近,《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主张违背未成年人成长规律。


对待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简单粗暴地贴上负面标签,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无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对待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所存在的问题,固然不应一味纵容,但也不应把社会上的暴戾、武断之气传递给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