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节,阈限的测量

第节,阈限的测量

时间:2022-09-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恒定刺激法: 刺激通常由5-7个组成,在实验过程维持不变,因而这种方法叫做恒定刺激法。各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确定几个制定值,与最大间距与最小变化不同,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

(1/5) 阈限的定义与种类

阈限:引起一种反应的刺激与引起另一种反应的刺激区分开来的界限。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RL) 统计定义:50%的实验次数被正确判断的刺激强度。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DL),也叫最小可觉差(JND) 统计定义:50%的实验次数中引起差别感觉的的刺激差别。

(2/5) 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韦伯定律:差别阈限的大小与标准刺激的强度成正比,是一个常数,ΔI / I = K。 对数定律(费希纳):感觉量的大小是物理刺激强度的对数,P = KlogI。 幂定律(斯蒂文斯):感觉量的大小与物理刺激的乘方成正比,P = Kin 。

(3/5) 极限法(最小变化法)

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呈现顺序:↑↓↓↑ ↓↑↑↓ 误差:习惯误差、期望误差、时间误差、空间误差、练习和疲劳误差 绝对阈限测量: 自变量: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序列交替呈现,15~20个随机起始点,各刺激系列50次以上因变量:“有(+)”、“无(-)”。 计算:所有转折点数值的平均数RL = ΣX / N。

(4/5) 平均差误法

差别阈限测量: 让被试调整一个比较刺激,直到其感觉与给予的标准刺激相等,反复实验 误差:动作误差、时间误差。 绝对阈限测量: 自变量:标准刺激为0,调整比较刺激 因变量:把刺激调整到刚刚感觉不到的值。 计算:RL = ΣX / N。 差别阈限测量: 自变量:被试反复调整比较刺激,直到其感觉与给予的标准刺激相等,比较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系列进行调整。 因变量:被试调整到相等的那个值 计算:DL = Σ|X – St| / N。

(5/5) 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

恒定刺激法: 刺激通常由5-7个组成,在实验过程维持不变,因而这种方法叫做恒定刺激法。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的概率只在5%左右。各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确定几个制定值,与最大间距与最小变化不同,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 绝对阈限测量: 自变量:选感觉不到(5%)至感觉到(95%)这一过渡地带的5~7个等距刺激强度,随机呈现,每个刺激次数不少于20次,呈现次数相等。 因变量:“有(+)”、“无(-)” 计算:最小二乘法。 差别阈限测量: 自变量:完全没感觉到差别到完全感觉到差别这一差别感觉的过渡地带,选择5~7个等距变化的强度。 因变量:两类反应:大于(+)、小于(-) 三类反应:大于(+)、等于(=)、小于(-) 计算:两类反应:75%差别阈限。 三类反应:DL = (T(+) – T(-)) / 2。 恒定刺激法变式: 分组法:通常分三组,将大于和小于标准刺激且间距相同的比较刺激分到一组中去(Co = St ± X),每组两个比较刺激都与标准刺激随机比较若干次(20~25次),各组比较顺序可按1、2、3、3、2、1排列。 对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凡是差别阈限大的领域,刺激系列都可取对数单位。 单一刺激法:准备一系列刺激,用随机顺序反复呈现,指示被试把它们分为一定的类别(两类、三类、四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