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拼对游戏现象

拼对游戏现象

时间:2022-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把它置于共时之中, 置于语句之中, 则易受到前后相邻字词的语法的粘连和语义的侵入, 使复合词的内部形式发生断裂从而丧失。决定某一组合的语法语义关系的因素是多种的, 印欧语主要决定于形态的一致, 汉语则主要决定于语序分布中的 “相邻” 关系。相邻和组合是一对完全不同的概念。相邻并不是决定两个语符发生组合的唯一因素。
拼对游戏现象_汉语内部形式研究

3.1 如前所述, 复合词的内部形式具有稳固性, 这是从历时角度说的,出词汇角度说的。 可是把它置于共时之中, 置于语句之中, 则易受到前后相邻字词的语法的粘连和语义的侵入, 使复合词的内部形式发生断裂从而丧失。 例如复合词 “学院”, 前加 “科”, 即刻发生以下变化:

科+学院=科学+院

做单纯的推理,“科+学院” 的结果应该有二:

科+学院

科学+院

前者由于 “科” 和 “学院” 之间建立不起任何意义联系, 所以不成立。后者由于 “科学” 和 “院” 之间具有直接的意义联系 (动作-受事), 所以能够成立, 构成动宾短语。 这些成立和不成立都是由语法所管辖所决定。

再如复合词 “学生”, 后加 “物”, 即刻发生以下变化:

学生+物=学+生物

这仍然是语法所决定的:“学生+物” 不成立,“学+生物” 成立。

由于复合词受到词外其他字词的粘连和侵入, 致使它的内部形式发生断裂, 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荡然无存。

仍以“科+学院” 为例,其中 “科学” 二字之间是语素关系,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 (复合词)。 而 “科” 同 “学院” 之间是词关系, 词和词组合成短语——然而“科” 同“学院” 缺乏意义联系, 所以 “科+学院” 构不成短语 “科/学院”。 此时发生 “科” 和 “学院” 由相邻而产生粘连: “科”和 “学” 粘连而成为语素关系, 形成另一复合词 “科学”; 此时 “院” 被析出,同“科学” 退而成为词关系:科+学院—→科学+院。

3.2 作为分析语的汉语与作为屈折语的印欧语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之处。 汉语中的组合以语素 (字) 为最基本的单位, 而印欧语以词 (word)为最基本的单位。 决定某一组合的语法语义关系的因素是多种的, 印欧语主要决定于形态的一致, 汉语则主要决定于语序分布中的 “相邻” 关系。

相邻和组合是一对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邻” 是一个距离概念, 它指两个语符零距离相连。 “组合” 指的是两个语符具有某一直接的语法结构关系。

相邻并不是决定两个语符发生组合的唯一因素。 这是因为, 相邻的两个语符未必具有直接的语法关系, 而不相邻的两个语符之间未必不具有直接的语法关系。 例如 “进了两回城”, 其中 “进了、 两回” 是相邻关系, 而“进、 城” 则是非相邻关系, 但是 “进” 分别与 “两回”、 “城” 都发生了语法组合关系——动补关系和动宾关系。

相邻和组合呈交叉关系。 组合可分为 “相邻组合” 和 “非相邻组合”两类, 相邻亦可分为 “组合相邻” 和 “非组合相邻” 两类。

其中 “相邻组合” 和 “组合相邻” 重合, 都是指相邻的两个语符之间具有直接的语法关系, 它们是汉语中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模式, 例如: “改革”、 “调查研究” 都为并列式, “日食”、 “孩子聪明” 都为主谓式, “理事”、 “打篮球” 都为动宾式, “小说”、 “远大目标” 都为偏正式, “提高”、“讲清楚” 都为中补式, 等等。

非相邻组合指两个语符之间虽然发生直接的语法关系, 但是它们在语句中并不相邻。 如 “进了两回城”, 其中 “进了” 和 “城” 虽有动宾关系,但不相邻 (中间隔着 “两回” ), “下午我们开会”, 其中 “下午” 和 “开会” 虽有偏正关系, 但不相邻 (中间隔着 “我们” )。

非组合相邻指相邻的两个语符之间不发生任何语法关系, 又包括以下两个小类:

a. 表现在构句层级上的非组合相邻

语句里两个句法成分虽然相邻但二者之间没有任何语法关系, 如 “进了两回城”, 其中 “两回” 和 “城” 虽属相邻, 但它们之间不发生任何语法关系。 再如 “整整看了三天” 中的 “整整” 和 “看”, “酽酽的沏了一杯茶” 中的 “酽酽” 和 “沏”, “下午我们开会” 中的 “下午” 和 “我们”,“看来不会下雨了” 中的 “看来” 和 “不会”, 都属此类。

b. 表现在构词层级上的非组合相邻

相邻粘连的条件。 复合词中的两个语素紧密凝固在一起, 但把它置于某一语句 (语言环境) 当中, 就会受前后相邻字词的粘连和侵入而发生断裂,成为两个相邻而毫无语法关系的语素 (用∨号隔开, 下同)。 例如 “亲自”是凝固结构, 但置于 “母亲自己做” 中, 则断裂为两个不相干的语素: 母亲∨自己做。 再如学生: 学∨生物, 城市: 盐城∨市”。

由凝固结构断裂为非组合相邻后, 又有两种情况:

b1. 断裂后二者之间的联系已经完全丧失, 无法恢复。 例如 “母亲自己做” 中的 “亲∨自”, “撩起床单” 中的 “起∨床”, “困难怪不得这么大”中的 “难∨怪”。

b2. 断裂后二者仍保持某种语法联系。 例如学生→学生物, 其中 “学生” 是原组合相邻, “学” 和 “生” 之间是偏正关系; 而 “学生物” 是新组合相邻, “学” 和 “生物” 之间仍然存在某一语法联系——动宾关系 (记为“学/生物”,下同)。 又如 “老板→老板着脸”, “老板” 是附加关系,“老/板着脸” 是偏正关系;“烟煤→无烟煤”, “烟煤” 是偏正关系, “无烟/煤” 也是偏正关系。

3.3 那么, 是什么力量使凝固在复合词里的两个语素发生断裂的呢?这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问题。 总的来讲, 这一力量来自语言组织中的非平衡。 语言是一个有序的系统, 要求任何一个语言单位和语言片断都必须处在动态平衡之中。 例如 “学生” 是一个平衡因而正常有序的片断, 但是置于“学生物” 中, 如果仍然坚持 “学生” 的正常性, 那么 “学生∨物” 就处于非平衡态因而成为一个不正常的无序的东西。 根据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原则, 这时候, 由非平衡所产生的力量打破了原来的旧的秩序 (学生),继而出现了新的秩序 (学∨生物)。 结果是: “学生” 由组合相邻变成了非组合相邻, 由语素关系变成了词关系; 相反, “生∨物” 却由非组合相邻变成了组合相邻, 由词关系变成了语素关系。

再如 “日食” 是组合相邻, 如果把它置于 “日日食鱼” 中, “日食”便立刻瓦解, 其中的 “日”与前面的 “日” 组合成 “日日” (重叠关系),“食”与后面的 “鱼” 组合成 “食鱼” (动宾关系), 而 “日日” 又与 “食鱼” 改组成 “日日食鱼” (偏正关系)。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日食” 由语素际关系变成了词际关系。 同类如 “京京” (人名) 在 “京京是个好孩子” 中是语素际关系, 而在 “北京京剧院” 中即成为词际关系。 可以认为,用 “日食” “京京” 造句是词块造句, 用 “日日食鱼” “北京京剧院” 造句是析块 (拆词) 造句。

一个组合相邻的结构是相当稳固的、 平衡的, 但它在新的相邻之力的作用下, 旧的平衡发生破裂, 新的秩序即新的结构模式由此产生。

若把一个组合相邻记为AB, 发生断裂和改组后的结果则成为MAB、ABN和MABN。 AB都是 “原组合相邻”, MAB、 ABN和MABN都是 “新组合相邻”。

3.4 组合相邻之力具有矢量的方向性。 有三:

a.只具有后向组合力(A→)。例如“阿-”:阿姨、阿哥、阿妹,但没有“-阿”。 “钤-”: 钤记、 钤印、 钤束, 但没有 “-钤”。 “那-”: 那里、那么、那样,但没有“-那” ( “刹那” 是音译词)。

b.只具有前向组合力(←A)。例如“-帚”:笤帚、扫帚、炊帚,但没有“帚-”。 “-者”: 作者、 读者、 学者, 但没有 “者-”。 “-们”: 我们、你们、他们,但没有“们-”。

c.具有前后双向的组合力(←A→)。例如“-导-”: “导” 的前关联是 “指导”,后关联是 “导师”。 “-生-”: “生” 的前关联是 “学生”, 后关联是“生物”。“-车-”:“车” 的前关联是“汽车”,后关联是“车库”。

值得指出的是, 双向组合力并不是平等的, 而是分层级的, 如 “学生物” 必是 “学/生//物”, 而不是 “学//生/物”。

3.5 原组合相邻 (AB) 发生断裂的动力因素的微观语境条件是:

(1) 出现新的前相邻 (MAB), 如: 普+通话→普通/话, “通” 与“普” 的粘连力大于 “通” 与 “话” 的粘连力, 结果致使 “通” 与 “话”发生断裂, 而与 “通” 组合。 同类如:

一+个人→一个/人

无+烟煤→无烟/煤

喝+酒吧→喝酒/吧

愿+意见→愿意/见

出+现在→出现/在

北+大学生→北大/学生

(2) 出现新的后相邻(ABN),如:非常+规→非/常规, “规” 使“非常” 发生断裂。 同类如:

老师+傅→老/师傅

白天+鹅→白/天鹅

牛耳+朵→牛/耳朵

上学+校→上/学校

非常+用→非/常用

要求+真→要/求真

北京大学+生→北京/大学生

北京西藏+中学→北京/西藏中学

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

(3) AB前后都出现新的相邻 (MABN), 如: 日+日食+鱼→日日/食鱼。

同类如:

光+明日+报→光明/日报

量+词组+合→量词/组合

黄+牛耳+朵→黄牛/耳朵

撩+起床+单→撩起/床单

不+同学+派→不同/学派

专+科学+校→专科/学校

大+爱情+怀→大爱/情怀

赶+马上+路→赶马/上路

多+重复+句→多重/复句

三+种类+型→三种/类型

转+移交+接→转移/交接

平+时常+来→平时/常来

管+理工+作→管理/工作

河+北大+学→河北/大学

国+内外+贸→国内/外贸

这+一定+义→这一/定义

母+亲自+己→母亲/自己

本+书记+载→本书/记载

专+科学+校→专科/学校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也+许多+一些→也许/多一些

研究+生活+动→研究生/活动

外+教学+汉语→外教/学汉语

村+小故事+大→村小/故事大

改+造化+工厂→改造/化工厂

大多+数学+者→大多数/学者

老+总是+四川人→老总/是四川人

几+何必+须学好→几何/必须学好

同+学院+里面坐→同学/院里面坐

把水烧+开放+茶→把水烧开/放茶

我+想念+给你听→我想/念给你听

一次+性生活+补贴→一次性/生活补贴

吃水+果然+后喝水→吃水果/然后喝水

财+主要+把他买了去→财主/要把他买了去

困+难怪+不得这么大→困难/怪不得这么大

多想告诉+你我+一直在懂你→多想告诉你/我一直在懂你

餐后血糖浓度高的+人心+血管病发作的机率比餐后血糖浓度正常的+人大+几倍→餐后血糖浓度高的人/心血管病发作的机率比餐后血糖浓度正常的人/大几倍

3.6 从原组合相邻到新组合相邻, 不但在语法结构上发生了断裂和改组, 而且有时会使词产生内部屈折变化。 例如:

医+院长zhǎnɡ+期(聘用) →医院/长chánɡ期(聘用)

再如:“酒吧→喝酒吧”, 前 “吧” 读阴平本调, 外来词; 后 “吧” 读轻声,语气词。 “将要→大将要出发”, 前 “将” 读阴平, 副词; 后 “将”读去声,名词。 “市长→北京市长安街”, 前 “长” 读zhǎnɡ, 名词; 后“长” 读chánɡ, 形容词。 “工商行——工商行政管理”, 前 “行” 读háng,后 “行” 读xíng。

3.7 新组合相邻具有超强的断裂改组力, 所以原组合相邻一旦被新组合相邻所瓦解, 就退隐到人们对之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的角落。 譬如如果只看着以上几组例子中的→号右边的片段 (如 “赶马上路” ) 时, 对→号左边的东西 (马上) 便很可能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人们用电脑键盘输入“赶马上路” 四字时, 字库里没有 “赶马”、 “上路” 这两个现成的词语,所以往往把 “赶、 马、 上、 路” 逐字输入, 很少人能想到依照“赶、 马上、路” 的次序输入会来得快一些。 人们在把 “盐城市” 输入电脑时, 往往分段为“盐城-市”,由于字库中没有 “盐城” 一词, 所以以此分段输入时比较费事,但是如果把它分段为 “盐-城市”, 就快捷多了, 这是因为电脑字库里没有 “盐城” 却有 “城市”。

在印欧语中, 组合及其方式都被形态的一致性所决定, 其结果形成了对它的前后相邻符号 (M、 N) 的排斥力, 使得新组合相邻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所以假若要把以上几组由原组合相邻变为新组合相邻的汉语例子翻译成印欧语是做不到的。例如汉语有 “学生→学生物”、 “起床→撩起床单” 的断裂改组的变化, 而俄语绝不会从чценик衍生出учиться живое существо,从встать с постели, 衍生出поднять простыня; 同样, 英语也绝不会从student衍生出tostudybiology,从togetup衍生出holdupsheet。

3.8 由原组合相邻变为新组合相邻的语言现象, 例如 “盐城市民心花木场” 短短一段, 就隐藏着城市、 市民、 民心、 花木、 木场5个非组合相邻:

盐城市民心花木场

这些似乎是人们司空见惯却又习焉不察的, 然而它确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 事实可以推翻理论, 而理论决不能推翻事实。 这一游戏规则在日常语言应用中, 具有普遍的价值。

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让学生用 “格外” 造句, 许多同学造了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 “老师格外和蔼” 等等的句子, 但是有一个学生却造了这样的句子:

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不要把字写在格外面。

老师看后愕然, 一时竟不知该判对还是判错。 现在看来, 这一造句应该是不对的, 因为老师要求用 “格外” 造句, 就是把它作为组合相邻, 不容拆开, 但是在 “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不要把字写在格外面” 这一新组合相邻中, “格”、 “外” 之间已经变成了 “相邻而不组合”。 不过, 我们赞赏这个小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 这个错误的造句行为使人们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 得到深刻而有益启迪。

刘伟、 赵伟洲合说的相声 《时尚》 中有这么一段:

甲: 我儿子要去韩国看足球赛。

乙: 那你儿子够时——尚的了。

甲: 什么? 你再说一下。

乙: 我说你儿子够时尚的了。

甲: 我听见好像是 “狗屎……”

乙: 哈哈!

“够时尚” 的结构是 “够/时尚”, 但乙故意读为 “够时/尚”, 结果使“够时” 产生临时的新组合相邻, 产生 “狗屎” 的谐音, 从而造成笑料。

央视3套 (2003年11月15日) 《音画时尚·潘长江专场 (上) 》:

文清: (指着潘长江开玩笑地) 如果他唱不好 (评戏), 就请他喝西北风。

潘长江: 呵 (略显尴尬)。

文清: 不是, 我是说喝西北风味……

“喝西北风” 是原组合相邻,开玩笑完了,便须赶快加上 “←味”这一具有前向组合力的字, 使 “喝西北风” 立即变成了意思与之截然不同的“喝西北风味……” 从而揭开谜底, 莞尔而笑。 为什么加一字就可以生成两个意思上大异其趣的语句? 就是因为 “←味” 的极大组合力使 “风、 味”组合在一起, 而使原组合相邻中的 “西北风” 产生破裂而进入全新的秩序之中。

与此相反的情况是, 由于口误, 在一个新组合相邻中读出已经完全丧失了的原组合相邻。 如央视4套 (2003年10月) 主持人将 “专家组成的检查团” 瞬间误读为 “专家组……”, 主持人意识到自己的口误, 便立即改口纠正。 我们把这一言语现场记录如下:

专家组……专家组成的检查团

再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央广新闻2009年3月9日) 播音员将 “森林火险等级” 瞬间误读为 “森林火……”。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找出许多, 只是平常不注意记录它们罢了。

中国科技大学王仁华和他的研究小组的 “中文语音合成技术” 的研究成果表明, 要想让计算机模仿人说话 (普通话), 不但要使计算机具有识读汉语声韵调的能力, 而且还必须给计算机匹配分词机器人, 使之 “听感量化”, 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中文自然语音的 “自然度”。 这是因为, 让计算机仅仅能够识别和读出汉语声韵调即读出每个音节, 并不是全部目的, 因为此时它读出的每个音节之间缺乏组合指令, 从而缺乏分词功能。 比如 “中国科技大学” 的正确读法是 “中国/科技/大学”, 倘若读为 “中国科/技大学”, 就破坏了语流的自然度。 只有使之具有了分词功能, 才能大大缩小计算机语音同自然语音之间的距离。 我们认为, 所谓 “听感量化”, 所谓 “分词”, 表现为调节和掌握好词间的时间的长短, 而词间的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词与词组合层次。 例如 “中国科技大学”, 一级组合是 “中国/科技大学”,二级组合是 “科技/大学”; 读为 “中国科/技大学” 固然荒谬, 读为 “中国科技/大学” 仍属不妥。 所以, 计算机语音合成技术的成功, 必以 “音节、组合和分词” 三个环节为其关键。

各级各类的组合相邻使语言文字变成了游戏, 尤其像汉语汉字, 简直是开发智慧的图画、 积木或魔方。

古今汉语里有许多句读歧义游戏。

古人读书, 句读领先; 分段不同, 其意迥异。 例如 “天” 在 “下雨,天留人”、 “下雨天, 留人” 二句中的句读不同, 便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组合环境。 在 “下雨, 天留人” 中, “下雨” 与 “天” 没有语法关系, 而在“下雨天, 留人” 中, “天” 与 “留人”没有语法关系。

《都市晨报》 (2004年2月13日, 太原) 上有一篇文章的题目被两行排开:

接吻鱼成

情人节新宠

人们第一眼看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接吻”, 而后却读不下去: 接吻/鱼成? 稍后才发现这个题目的组合级别是: 接吻//鱼/成情人节新宠。 从这一意义上说, 报纸的断句排列是不科学的, 它应该排列为:

接吻鱼

成情人节新宠

这更合乎人的视觉心理和语感。

“秦汉晋方言研究” 有歧解: 秦汉/晋方言研究 (秦汉的晋方言研究),秦汉晋/方言研究 (秦汉晋的方言研究)。 这里的 “的” 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组合级别显化, 从而消除歧解。

有个笑话说: 某人对众说, 我是胡司令 (众大惊) ——派来的 (众失望), 今天嘛, 要发给你们枪支 (众欣然) ——是不可能的 (众又失望)。从语言角度看, 以上二句破折号左边是原组合相邻, 而破折号右边是新组合相邻, 笑话就是利用这些动态的组合规程构成的。

利用动态组合相邻可以造出各种谜语、 藏头诗、 回文诗等。 例如清朝同治年间御窑制的茶壶, 其上20字回文诗绕壶一周:

落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此诗可以从任何一个字开始读起, 顺向读得 “落艳舞风流, 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 树芳飞雪落” 等20首; 逆向读得诗 “落雪飞芳树, 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 流风舞艳落” 20首, 总共得诗40首。 真是妙趣横生。 再如很多人知道的窦滔妻的 《璇玑图》, 共841个字, 排成29个方阵,每个方阵29字, 竟然得诗3752首。

藏头诗为什么饶有兴味?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每行诗句的首字在横向上是组合相邻, 而在纵向上也形成聚合相邻, 只不过横向组合相邻是显性的, 而纵向聚合相邻是隐性的, 不易被人觉察而已, 这就是所谓 “藏头” 的奥秘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