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亲子间产生冲突父母该怎么办

亲子间产生冲突父母该怎么办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早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比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儿童的交往,就不属于亲子交往。依恋是最初亲子交往的重要体现,优质的依恋对学前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再次,它对学前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期的儿童体现出明显的认生和依恋行为,这标志着依恋明确产生了。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_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引导案例4-5

依恋布母猴

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曾做了著名的布母猴实验。他分别用铁丝和毛巾做成猴子的代母。其中,铁丝母猴有供奶装置,布母猴没有奶水。哈洛把一群出生以后与母亲分离的猴宝宝,跟两个代母关在笼子里。很快,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在几天之内,猴宝宝把对猴妈妈的依恋转向了布母猴。猴宝宝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妈妈那里喝几口奶水,然后又跑回来紧紧抱住布母猴。这是一个意义极其重大的发现。

思考:为何猴宝宝依恋布母猴而不是铁丝母猴?

图4-2 小猴依恋布母猴[1]

在新生儿的有关章节中提到,人是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高等动物。社会属性即社会性,是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而逐渐内化和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人在刚出生的时候,仅仅体现出自然属性。之后,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逐渐获得和体现出社会属性。这个过程称为儿童的社会化,或者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良好的社会性发展,不仅有助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其性格形成、多种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适应当下和未来的生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2]。可见,早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亲子交往及其早期发展

(一)亲子交往的概念

亲子交往(parent-child interaction),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收养子女或过继子女之间的双向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的过程。由此可知,亲子交往是指血缘或者法律上的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交往,此外,其他教养人与儿童之间的交往并非亲子交往。比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儿童的交往,就不属于亲子交往。

(二)亲子交往的早期发展

1.依恋的发生

依恋(attachment)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个体之间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包括好友或者恋人之间的依恋。其二,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本书取第二个含义,即特指这种亲子之间的依恋。依恋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对象具有选择性,通常是父母和陪伴较多的其他家庭成员。一项对60名苏格兰婴儿的研究发现,出生后的一年之内,93%的婴儿和母亲发展出了特定的依恋,只有7%的婴儿对母亲之外的人产生了依恋[3]。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母亲是首选的依恋对象,但是儿童同样对其他家庭成员产生依恋关系。18个月大时,只依恋母亲一个人的学步儿仅占5%,其他学步儿在依恋母亲的同时还对父亲(75%)、祖父母(45%)和哥哥姐姐(24%)产生依恋[4]。为何依恋的首选对象是母亲呢?因为正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出生第一年内照料时间最多的人。

二是寻求亲近,婴幼儿最喜欢跟依恋对象在一起,喜欢亲近和依赖依恋对象。当婴儿感到不安时,依恋对象能够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效地安抚婴儿,能够给婴儿安全感。在依恋对象的身边,婴儿愿意与人交往和探索周边环境。

三是分离焦虑,离开依恋对象,会使婴幼儿感到焦虑,如哭闹、不安。

四是依恋具有稳定性,依恋一旦建立,在短期内不会中断。

五是依恋具有某种和谐性,即依恋的亲子双方应比较默契、融洽。

依恋是最初亲子交往的重要体现,优质的依恋对学前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它不仅是维持学前儿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将其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必备条件。其次,它给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习得言语、认识周边的世界。再次,它对学前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最后,早期依恋的质量,与同伴关系、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品质具有高度相关性。

2.依恋的发展过程

依恋产生的标志是婴儿表现出认生现象,以及对主要教养人的努力接近或接触的行为。依恋的发展会经历哪些阶段,不同的研究者对其结论略有差异。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研究认为,依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5]

前依恋期(0~1两个月),这是对人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此期婴儿以哭声引起他人的注意,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安静觉醒的时间,他们以无条件反射、微笑、发声等十分相同的反应探索周边的世界。他们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此期的微笑更多的是生理性的微笑,尚不具备社会含义,此阶段的发音,更多是一种本能行为。

依恋建立期(1、2个月~6、7个月),这是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此期的婴儿能够对周围的人进行区分,对待陌生人和对待熟人、亲近的人开始表现出不同。对待熟悉的人有特殊反应,表示友好,而对亲近的人则特别喜欢接近。他们在亲近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依偎、接近、咿呀学语,而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家庭成员面前这些反应相对就要少一些,对陌生人反应更少。为何婴儿对待亲人和对待陌生人会有区别呢?仅仅是因为亲人能够给予婴儿生理需要的满足吗?在引导案例4-5中,猴宝宝依恋没有供奶装置却能够提供温暖怀抱的布母猴,说明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依恋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帮助儿童形成优质依恋,应该给他们营造温馨舒适的心理氛围,多给他们温馨舒适的爱抚。

依恋明确期(7~24个月),这是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此期的儿童体现出明显的认生和依恋行为,这标志着依恋明确产生了。认生,表现为害怕或者拒绝陌生人。在前依恋期,婴儿接受所有人的拥抱。在依恋建立期,婴儿的拥抱开始体现出选择性,他们更喜欢亲近的人拥抱。到了依恋明确期,绝大部分的儿童都拒绝陌生人的拥抱。依恋行为,是指儿童对依恋对象具有明显的接近、亲近行为,显得很“黏人”。随着运动能力的发展,此期儿童能自主地接近依恋对象和探索环境。他们开始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逐渐探索周围的环境,有需要就返回到依恋对象身边,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接近依恋对象时,此期儿童一般先伸手臂,作出欲抱的姿势。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期(2、3岁以后)。此期儿童能理解依恋对象的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开始建立更负责的、双向的人际关系。儿童学会为达到特定目标而进行有意的行动,并能考虑他人的情感和目标。儿童与依恋对象在空间上的接近逐渐变得不那么要紧了。比如,此期依恋母亲的儿童,当其母亲去干别的事情,或者离开一段时间时,他们也能理解。他们可以自己玩,相信母亲一会儿就会回来的。入园以后,幼儿还可以把对父母的依恋行为逐渐转移到教师和同伴身上。此时,幼儿依恋行为的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寻求老师和同龄人的注意和赞许的反应阶段。

3.依恋的类型

早期的依恋并非千篇一律,依恋的质量有优劣之分。鲍尔比的学生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创设了陌生情境范式(具体研究流程详见表4-4),对婴儿不同依恋类型进行了原创性的研究。

表4-4 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量程序”[6]

续表4-4

注:持续时间中涉及的“更少”或“更多”是指,如果婴儿过度焦虑则缩短该情节,如果婴儿需要较长时间投入游戏则延长该情节。

安斯沃斯等人根据母婴在陌生情境范式中的互动情况,将依恋分成了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不安全依恋、矛盾型不安全依恋三类,之后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混乱型不安全依恋(表4-5)。

表4-5 依恋的分类[7]

依恋的质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质量。安全型依恋是一种优质的依恋类型,它源自于良好、积极的亲子交往。据安斯沃斯的研究,美国有60%~65%的婴儿表现出对母亲的安全型依恋,约20%属于回避型不安全依恋,10%~15%属于矛盾型不安全依恋。

二、亲子交往对儿童的影响机制

以往,亲子交往被看成是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其行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被看成是父母以特定的方式,有意或无意地将社会文化的信念、价值和态度传递给孩子的单向过程。传递的具体方式和具体内容,则取决于父母的人格、态度、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和性别等。

近年来,随着对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亲子交往以及儿童的社会化,都是比单向影响更为复杂的过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以及孩子本身是否合作,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乃至其社会化的具体过程。例如,相对于乖巧合作的孩子,顽皮捣蛋的孩子让父母觉得更难以教育,也可能因此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不过,即便亲子交往和儿童社会化也受儿童自身因素的影响,父母作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作为儿童生命早年的重要他人,他们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仍然是更为重要、更为有力的[8]。那么,亲子交往通过哪些心理机制对儿童产生影响呢?常见的心理机制主要有态度改变、观察与模仿、认同作用等。

(一)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是指父母通过权力控制、撤回爱护、信息内化等种种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

其中,权力控制是一种以惩罚相威胁,迫使儿童改变或者避免出现某种行为的方式。这种方式只有短期效果,并不能导致长期的、可靠的态度改变,因为它不利于儿童内化规则,还可能会伤及儿童的自尊心和自我控制能力。经典实验“不准动的玩具”[9]就是一个极佳的例证:实验室里放有一个幼儿非常喜欢的玩具。A组幼儿被告知不要去玩它,否则会受到轻微的惩罚;B组幼儿也被告知不要去玩它,否则会遭受严厉的惩罚。随后,两组幼儿都没有去碰那个玩具——可以认为出现了短期效果。但是,当这些幼儿以后又重新来到这间实验室时,受过严厉惩罚威胁的B组幼儿更多地去玩那个玩具,而受过较轻惩罚威胁的A组幼儿则不太喜欢并拒绝去玩那件玩具。因此,长期来看,过分的权力控制往往会适得其反。

撤回爱护是一种更隐蔽、更间接地强迫儿童服从的方法。如“你那样我不喜欢”,或间接的冷淡、失望、不感兴趣,如不理睬儿童。通俗来说,撤回爱护折射的就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对积极关注(即温暖、真诚、接纳和同理心)的需要,就像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水、阳光和养分的需要,是不可或缺的[10]。这些需要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儿童为了得到这些需要的满足而可以牺牲其他事情[11]。大部分儿童为了得到成人的爱,就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体现出服从,但是这并不利于儿童内化规则,还可能会埋下心理疾病的隐患。前文提及,对儿童应该是导以规则、教有智慧、爱无条件。

信息内化又叫引导,是指父母以儿童能够理解并且乐于接受的方式,将规则传递给儿童的影响机制。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等所描述的,便是成功的信息内化。信息内化并非特指某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而是泛指父母不拘一格的耐心引导行为。比如,对于儿童故意发出的一些不恰当行为,一些父母会适当地采用前文提及的自然后果法,以帮助儿童理解规则和之后自觉遵守规则。诸如没有病理原因却不肯好好吃饭、因为不高兴而故意踢翻垃圾桶、拿到冰淇淋以后抛着玩等,自然后果法往往比批评和劝告更有效。又比如,想让吃饭总是漏饭的学前儿童理解粮食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的道理,以《悯农》等古诗感化,就远远不及让其亲自参与力所能及的播种和收割等劳动效果好。由此可见,信息内化对父母的素质有一定要求,它要求父母对孩子持有仁爱之心,并多动脑筋,不断地积累教育智慧,从而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拘一格地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虽然这看起来似乎比较费事,但是从长远来看,信息内化是一种能够有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升亲子交往质量的影响机制。

(二)观察模仿

从有关班杜拉的理论中,我们知道儿童是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进行学习的。家庭是儿童出生以后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在亲子交往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会自然地成为儿童观察的内容。爱模仿又是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之一,故而无论父母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言行,都会对儿童产生直接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需深知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待人接物、情绪、情感等各方面,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认同作用

认同(identification,又译自居),是指人们通过潜意识地模仿成功的因素、机构或个体来提升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价值。认同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术语,属于自我防御机制之一,通常是在个体潜意识的水平上运行的。自我防御机制只要不成为个体用以逃避现实的惯有生活方式,它就具有一定的适应价值[12]。可以帮助个体应对现实、超我和本我三大因素带来的焦虑,避免自我被焦虑压垮。

就学前期而言,认同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儿童可以通过认同来习得性别角色。弗洛伊德以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孩子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在前文有关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的性心理理论中提到,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性器期(3~6岁)。在此期间,男孩体现出所谓的恋母情结,女孩体现出所谓的恋父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会让他们担心受到同性父母的报复。为了减轻这种焦虑,他们会压抑对异性父母的过分爱恋,转而对同性父母行为的特征进行认同,即潜意识中分别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这种认同,促进了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阶段,若父母双方都高质量地抚养和陪伴孩子,有利于认同的顺利进行。

亲子交往对儿童的三种影响机制是存在区别与联系的。首先,观察模仿和认同作用,虽然都涉及模仿行为,但是二者有较大的区别。一方面,观察模仿的对象是父母二人,认同的对象是同性父母。观察模仿多是儿童在意识层面上进行的,认同作用则通常发生在无意识的层面。其次,三种影响机制都离不开父母的作用,但是在态度改变中,父母对儿童的要求以及对其产生的可能影响,往往是清晰的,但是在观察模仿和认同作用中,父母往往并不清楚自己给儿童产生的可能影响。正因为有这种区别,所以需要父母科学教养、言行一致。若父母教养不科学,或者即便在态度改变中的教养行为是科学合理的,但是言行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那么教育效果往往就会大打折扣。比如,一些父母对儿童寄予很高的期望,然后要求非常严格,时刻监督儿童是否达到了相应的要求,但是自己却没有上进心、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就难以培养儿童的积极行为和良好性格。又比如,一些父母不给儿童吃垃圾食品,自己却经常嗜好垃圾食品;要求儿童按时入睡,自己却经常熬通宵。那么即便这些儿童在父母管教之下,不得以遵守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也难以内化。当这些儿童长大以后脱离父母的视线,他们可能就大量吃垃圾食品、经常熬夜

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13]。父母的教养方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因而父母有哪些教养方式,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具有哪些相应的影响,一直深受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结合情感和控制两个维度,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等研究者将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authoritative parenting)、专制型(authoritarian parenting)、溺爱型(pemissive parenting)和忽视型(uninvolved parenting)四种类型。这些不同教养方式的具体特征及其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可详见表4-6。

表4-6 教养方式的类型与儿童特征的关系[14]

续表4-6

由表4-6可知,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若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体现出不当的行为,还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合适,多改进自己的教养方式。相对而言,权威型教养方式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教养方式,它在控制方面是严格、高要求的,在情感方面是温情、有响应的,在这一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是活跃-友好型的儿童。

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父母因素

父母的性别影响着亲子交往的时间、方式和对儿童发展的具体作用。总的来说,母亲比父亲更常用鼓励理解的方式与孩子交往,与孩子的关系更为和谐,也更注重自我教育[15]。在生命的早年,特别是2岁以前,母亲陪伴儿童的时间通常比父亲更多,所承担的直接照料任务比父亲多,其中母乳喂养更是父亲无可替代的。正因为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最丰富的影响源和最重要的情感源,所以她是儿童早期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重要他人”,是儿童早期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促进者。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在儿童2岁以后,逐渐增多,他们在儿童认知(特别是数学能力)、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发挥独特的作用。首先,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方式以动力性、探索性和刺激性的游戏为主,这有助于培养儿童健康的体魄和勇敢的精神。其次,与母亲相比,父亲更重视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成就动机及责任心。父亲对培养儿童规范内化、工作成就、家庭与社会责任感,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父亲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们往往成为儿子模仿的榜样,成为女儿以后与男子交往的参照。

父母的个性对亲子交往具有直接影响。其中,个性心理特征中的能力、气质与性格,个性倾向性中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自我中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对亲子交往都具有直接影响。比如,抑郁的母亲与儿童交往的质量差,令人忧虑。具体表现为,抑郁的母亲比非抑郁的母亲积极的语调少,提问、解释和建议少;更多地忽视孩子的要求;在与孩子谈话和交往中,更有可能使用控制的手段;对孩子的暗示较少做出反应[16]。又如,脾气暴躁、认为“不打不成才”的人,通常会成为专断的父母,在亲子交往中会有较多的高控、专制甚至体罚行为。脾气温和、情绪稳定、对孩子充满期望,同时认为必要的规则对儿童具有引导和成长价值的父母,在亲子交往中往往体现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而脾气温和、没有原则、容易妥协的父母,往往会溺爱孩子。自私的父母,则往往忽视孩子的存在和需要,体现出忽视型的教养方式。再比如,认为“世上还是好人多”的父母,往往在亲子交往中注重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父母的生存状态间接影响亲子交往的状况。生存状态包括父母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等。父母关系不好,经常争吵、挑剔、冲突较多,亲子交往质量往往较差。婚姻中持续的抱怨、指责、敌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与父母和他人的交往模式。若父母长期受累于恶劣的婚姻关系,就难以腾出时间和精力,也难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高质量的交往。针对285名家长的研究表明,父母的婚姻冲突与权威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专制型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17]。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经济地位不同,其教养方式与教养观念也存在差异。其中,受教育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父母强调儿童要听话、顺从、尊重他人、少惹麻烦等,在亲子交往中体现出高控、专制的行为,甚至经常采用体罚。而受教育水平较高、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父母则重视培养孩子的积极情感、创造性、理想、独立性、好奇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亲子交往中对孩子的敏感性和反应性较高,教养行为比较开明,能够通过角色转换理解儿童。此外,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和儿童言语交流较多,喜欢给儿童讲道理,言语的结构也复杂,对孩子的情感投入也较多。

(二)儿童自身的因素

儿童的生理特征,如性别、年龄、身体发育水平和健康状况是亲子交往的重要影响因素。父母在亲子交往中,因儿童性别的不同,教育行为也往往有所不同。例如,父母一般给男孩买器械类的玩具,给女孩买布偶类的玩具。儿童的年龄,也影响父母的具体教养行为。父母对新生儿几乎不提要求,对其哭闹比较宽容,并且予以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对于婴儿,父母开始有序地添加辅食,并且逐渐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在其咿呀学语阶段,亲子的言语交流日渐增多。对于学步儿,父母通常会满足其大量的探索行为,同时开始经常性地强调安全规则、交往规则。对于幼儿,父母对规则、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要求会更多,要求幼儿讲道理。身体发育水平也自然地影响父母跟孩子相处的方式。比如,当儿童还只会爬的时候,父母不会要求他们行走,当儿童能够自如行走以后,父母就会减少孩子对成人的依赖,会要求他们自己走。当儿童走、跑、跳等大动作发展起来以后,父母就会较多地带孩子到公园和游乐场所去游玩,等等。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亲子交往的方式。比如,对于健康的孩子,父母特别是父亲,会发起较多运动性、刺激性的亲子活动。而对于体质较弱甚至病痛较多的孩子,父母对其生活方面的护理就更多、更精细,运动性、刺激性的活动就比较少。

儿童的心理特点,如气质、性格、能力等的特点也影响父母与之交往的方式。比如,困难型的儿童往往引发母亲更多的强制控制策略,而且比容易护理型的儿童体现出较多抗拒母亲控制的意图[18]。具体而言,容易护理型婴儿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生活有规律、情绪愉悦,易于适应新环境、新食物、新要求,易于教养而感到高兴,与之交往态度和方式也就更积极,对其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抚爱。容易护理型婴儿也会因此觉得自己被父母关爱、重视,因而情绪和行为表现得更加积极。困难型婴儿经常哭闹,难以哄劝,对父母的抚养行为缺乏积极的响应,久之,他们的父母可能失去耐心,倾向于不满和抱怨,甚至责备和惩罚孩子,在交往中控制和拒绝行为增多。

(三)社会环境

亲子交往还受家庭以外的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育儿习俗,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养方式等,均可能影响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对待子女的行为、态度。

综观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可知,亲子交往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但是亲子双方是影响因素中的核心。因此要提升亲子交往的质量,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亲密切合作,勇敢地承担育儿责任,不断学习进步,科学育儿。同时,尽量给孩子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充满父母关爱的安全环境中健康成长。若不得以离异,也要承担彼此的育儿责任,理性地合作育儿,理性地维护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印象,不要割裂孩子心中完整的父母之爱。

拓展阅读4-6

体罚的危害

体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它容易导致儿童恶性伤害事件,每年都有儿童因体罚而伤残甚至死亡;体罚会恶化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体罚会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激增;体罚使儿童变得恐惧,缺乏安全感,甚至人格扭曲,并导致成年以后的多种严重问题。

加拿大学者的全球最大规模调查发现: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偶尔被打的受访者当中,有21%患上焦虑症、70%患上抑郁症、13%酗酒、17%嗜毒[19]。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全国贫困儿童中心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盖尔绍夫经长期研究发现,体罚可能产生10种不良行为,如高攻击性、反社会和成年后对子女及配偶滥用暴力等。

我国法律和学前领域的国家文件,明文禁止教职员工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儿童。成人是心智高度成熟的人,儿童是心智尚未健全的人。只要成人愿意多学习、多积累,一定能够找到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理性地引领儿童健康成长。但是一些自以为是的成人,以居高临下的专制态度,凭借儿童无法与之抗衡的体力,野蛮地以体罚压制他们——这不仅危害儿童身心健康,而且也以“智取失败、屡屡动粗”的事实贬低了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当下所谓“狼爸”“鹰爸”“虎妈”等棍棒教育的回潮,是令人遗憾的文明倒退,这说明禁止家长体罚儿童的法律亟须出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