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转型

浅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转型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课程定位对“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转型的探讨,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大学语文要强调的是人文精神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淡化它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增强审美性和人文性。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应该以知识化为前提,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心理意识、人格意识的完善为前提,要体现出大学语文教育转型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为前提这一本质。
浅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转型_转型与发展:独立学院文学与新闻类学科教学转型研讨会论文集

和晓莹[1]

引 言

“大学语文”是为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修养,提高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综合文化知识、阅读写作能力、艺术作品鉴赏能力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针对非中文专业的大一新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在课程的教学方面,应根据学科体系特点、学生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导学生如何提升文化修养,加大知识储备容量,训练独立思维能力和激发创新能力,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同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审美情趣,以适应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每学年都开课,以专业班级集中授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实行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的内容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课堂讲授的内容,用一种多元化的方式,尽可能以宽松、实用、目的明确性,不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考试方式来检测出学生真实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一、“大学语文”课程现状

(一)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态度

目前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大学生整体人文素质在滑坡,体现在对传统文学的品鉴水平能力在降低,特别是一些理工科的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祖先的文学语言的运用出现了“母语弱化”危机,陌生、无知到了令社会十分焦虑的地步。还有很多学生抱着这样一种心态:他们觉得在经过了10多年的语文学习之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也无助于他们的专业课学习,持着学不学都无所谓的心态,即使有一部分感兴趣的同学,也觉得可以通过自己看一些文学作品,通过自读自学来完成,没有必要花费时间来上这门课程。

因此,要使大学生端正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态度,就应该对这门课程的功能和定位进行深入探讨,立足于大学语文的趣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审美性,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当中培养、锻炼、提高他们必备的语文能力,弘扬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精髓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

(二)“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只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偏科严重而设置的一门选修课,主要的目的是试图起到补偿理工科学生的文学素养的作用,这样的定位本身就决定了大学语文的局限性:它不是一门系统的人文教育,而仅仅停留在情趣层面。

事实上,大学语文有别于专业课的根本在于,它不是让一个人学到一门技术,但却可以提升一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气质,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认识到现代化的发展并不是取决于“物”的现代化,而是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衡量社会现代化进步与否的标志必须是使国民的整体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有了较大的提升。大学语文如何来体现它至关重要的位置呢?就体现在如何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陶冶学生的精神世界,增进学生文化知识的累积,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之中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如今,大学生正处于世界多元化发展格局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让大学生感到茫然无措,迷失自我,要么追求个人享乐,要么遇到挫折就丧失自信,妄自菲薄,充满了压抑、孤独、麻木或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对社会的现实目空一切,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礼仪、感恩、信念、荣辱等,缺乏持之以恒的勇气和决心。由于自我定位的缺失和对未来不合理的规划,体现出承受力、抗打击挫折能力减弱的趋势。我们过去讲的善恶、美丑、雅俗和高低,在现代社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还有很多大学校园的轰动性新闻迭出,如自杀、伤人、虐待小动物、大学生嫖娼、傍大款等等,这些令人心痛的事件与多年来“人文”教育的重视不足不无关系,应该引起教育界对“人才”标准的反思。

二、“大学语文”课程转型的具体思路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人”,充满“仁、爱、信、义”的“人”,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拥有高尚美德的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而大学语文是一个必须依赖的重要渠道。在教育教学当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科爱好,对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有着直接的作用。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对现行大学语文教育模式做出新的思考,主要集中在研究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教材编写和教学改革这三点上。

(一)课程定位

对“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转型的探讨,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大学语文要强调的是人文精神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淡化它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增强审美性和人文性。审美性就是把文学作品承载的文化内涵,通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教师的分析和评判,通过口头的或者书面的形式外化,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人文性就是把文学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一种文学现象来审视,在这样的过程中去理解经典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乃至宇宙观的重要阶段,大学教育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汲取真正的营养,而“大学语文”的教学就更应该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只有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吸纳,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才能真正从内在体现出其精神风貌和气质。

“大学语文”教育要突破过去总是把它当作一个工具的观点,重新着力于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陶冶情操,塑造优秀人格的教育。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查理·莱曼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文学科是守护精神家园的学科,它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以价值,赋予社会经济发展于精神动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正是点中了人文学科对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重要意义。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应该以知识化为前提,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心理意识、人格意识的完善为前提,要体现出大学语文教育转型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为前提这一本质。

(二)教材编写

目前学院使用的教材是余建忠主编《大学国文精读》,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编古代文选精读,第二编现当代文选精读,第三编国文阅读拓展和附录传统文化歌曲选。

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历代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优美的诗词、经典的美文、先进的思想、历史的歌曲,它们浓缩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经典的文化内涵。对非中文专业本科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可以从对传统文学艺术作品的评述、解说,提出思考、疑惑乃至忧虑,引导学生展开“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等根本性命题的关注开始,引发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认识。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学是一种传承和积淀,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三、教学改革

教材的改革是大学语文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而教学方式的改革则是大学语文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作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改革:

(一)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作为教育专业人员,应该用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文学作品,在讲解文章作品的时候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趣味,在作品中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模式注重篇、章、字、词、句的讲解,大学语文课堂偏重的焦点则在对文化交汇的意识层面上,注重扩大学生的视野。

温儒敏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学语文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变化中的鲜活的文化现象和语文现象,培养开放创新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当代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渗透的力量,学会不断修炼和调整自己获取新的语文信息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大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思考——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二)注重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提升

教师讲学的过程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只有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同时又把文章的审美情趣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把文学作品中内在人文精神素养作为学生人格培养的精神食粮,拒绝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变成枯燥而毫无意义的文字的注疏、分析和解读,在大学的课堂当中应摆脱中学语文学习的工具性特点,即超越文本的高度,展现出人文知识和人性思考的深度,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目标要求。

(三)革新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师传递,学生接受”“教师刺激,学生反应”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中应加以改变,构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应该从学生为主的角度,如何让课程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课程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如辩论、演讲、讨论、写作等,注重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开展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学习为辅,配合多媒体教学等手段,用一种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质疑、释疑、交流和探讨中找到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变被动为主动。

(四)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教师掌控话语权的课堂是无趣的,学生死气沉沉的课堂是失败的,而活跃、生动又有趣的课堂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的交流反馈,学生的沟通和讨论都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刺激新思路、新理念的产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相互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打开一扇展示文学新视野的窗户,让他们接触到一个更加纷繁多姿的世界,而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随之指日可待。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心灵的载体,也是民族智慧的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符号,我们可以从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感悟到人类文化的艺术魅力,感悟到妙不可言的人生体验,在阅读当中与人物共同悲欢离合,感受同喜同悲,体味生命的艰辛与不易,看到人性的崇高与卑微。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是他生活质量的反映,我们宁愿选择那条深刻而丰富的充满韵味的人生道路,拒绝平庸与浅薄!

参考文献

[1]余建忠.大学国文精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朱荣智.人文教育素养与国文教学[J].人文研究与语文教育,2005(1).

[3]林启屏,谢大宁.大一国文教学与当代知识[J].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改进计划电子报,2004(10).

[4]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注释】

[1]作者简介:和晓莹,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