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难辨伪与真_冷历史

难辨伪与真_冷历史

时间:2022-04-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难辨伪与真_冷历史当然,由于流传下来的实物证据不够充分,张飞是否真是一名精通书画的儒将,尚难盖棺论定。自古穿凿附会者比比皆是,难免以讹传讹,但如果对史料中的张飞细细品读,则会发现其人确非鲁莽无谋的武夫。刘备建蜀后,张飞成为五虎上将之一,统率蜀国精兵,曹操的谋臣程昱称其“万人之敌”。关于张飞的长相,历史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所以究竟孰对孰错已很难考证。

难辨伪与真_冷历史

当然,由于流传下来的实物证据不够充分,张飞是否真是一名精通书画的儒将,尚难盖棺论定。对于《立马铭》拓本,据说曾经有人鉴定其非汉代碑刻,可能为后人所造。同时,据《四川总志》所载,铭文中“军”字作“张”字,“铭”字作“名”字,与拓本又有出入。而碑刻原迹是在流江县或渠县,说法也不一致。至于涿州鼓楼的《女娲补天图》,则更类妄说。自古穿凿附会者比比皆是,难免以讹传讹,但如果对史料中的张飞细细品读,则会发现其人确非鲁莽无谋的武夫。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中载,张飞跟随刘备共侍曹操时,就已被封为中郎将。中郎将在西汉时是次于将军而高于校尉的统兵武职,秩比二千石,相当于今天的主力师师长,以曹操知人善用的能力,应该不会将一个有勇无谋之辈委此重任。刘备建蜀后,张飞成为五虎上将之一,统率蜀国精兵,曹操的谋臣程昱称其“万人之敌”。程昱是三国时“世之奇士”,有胆有谋,为曹魏初期的股肱之臣,《三国志》载他“性刚戾,与人多忤”,而他能对敌将有如此高的赞许,可见张飞过人之处。《三国志》中还记载了张飞“长坂喝曹”“义释严颜”“智败张邰”的事迹,都说明他是一位很有头脑的将领。

坐落于四川省自贡市区中华路口的桓侯祠,又称“张爷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末年烧毁、同治年间重修,光绪元年(1875年)乃重建完工。

张飞形象深入人心当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功劳,令今人多认为张飞莽撞暴躁也是因此书之力,但这却是许多读者对小说本身的误解。史书《三国志》中用小段文字描写了张飞脾气的暴躁,说他“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日鞭挝健儿”,以致最后为帐前士卒所杀。宋元时期平话艺人为充实张飞个人形象,就其进行了发挥。元代《三国志平话》在开始部分就写了张飞怒鞭督邮,并将其分尸(正史中鞭打督邮的其实是刘备),并增加了拳打段王圭、夜杀太守的故事。到了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删去了分尸督邮、拳打段王圭和夜杀太守这些过于残暴的虚构桥段,并以重彩描写了张飞在战争中的谋略情节,可见其本意是要尽量还原历史的。到这里我们应该注意,无论正史还是小说《三国演义》,着重的都是张飞的“暴”,而非时下多数人理解的“莽”。这两个字其实存在很大差别,“暴”是描述可控的性格,“莽”则更偏向对已发生行为的判断。脾气暴躁的人因对象不同或可选择冷静下来,而莽撞的人往往智力不足,难分轻重缓急,更容易坏事。所以我们不妨推测,张飞虽然脾气暴躁,却是个粗中有细的厉害角色。

河北民间剪纸《芦花荡》中的张飞形象。

当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既云“演义”,其中的确对张飞有“演绎”之处。小说言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已有很多考据者对此提出质疑:根据一,据说三国时期张飞的造像是面若满月、温文尔雅的名士形象;根据二,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做了蜀主妃子,颇有姿色,按遗传学他长得应该不会过于凶悍。关于张飞的长相,历史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所以究竟孰对孰错已很难考证。但《三国演义》中说张飞字“翼德”却与史实不符,正史《三国志》中说张飞的字其实是“益德”,而罗氏误作“翼”,或是因其名“飞”而产生的联想吧。

湖北省当阳市长坂坡古遗址。尚有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立石碑,上刻“张翼德横矛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