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农学

中国古代农学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王祯农书》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上第一部兼论南北,从全国范围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
中国古代农学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中国是世界农学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古史中关于神农氏始播百谷、发明耒耜等农具的传说,实际上告诉我们:在过去一个非常遥远的年代,我国的农业就产生和确立了。这个年代的确很早,河北磁山和河南新郑裴里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的农业工具和谷物遗存向我们证明,我国的农业有着近万年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

“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三宜”原则也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

(1)“精耕细作”的经营思想。战国初,李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氾胜之书》第一次记述了区田,以后历代都有试种者,尤其到明、清盛极一时,先后有二十处以上。区田的技术要点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证作物能够生长良好,获得丰产。

(2)“量力而行”的经营思想。晋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即主张提高农业产量,不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而应重视在一定单位面积上多投入劳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说,经营农业的规模,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与物力、劳力等相称,既不要超过自己的力量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也不要缩小经营规模,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

(3)“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经营思想。《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是汉代人们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的生动写照。清代唐甄在《潜书·富民》中又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作了“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的真实描述。说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观点一经形成后就世代相传沿袭下来而成为农业经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趋利避害”的经营思想。《淮南子·缪称训》:“人之情,于害之中争取小焉,于利之中争取大焉。”趋利避害思想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就是“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的经验总结。明代的马一龙不仅明确总结出农业生产的趋利避害原则就是“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胜天”的高度。

(二)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

1.《氾胜之书》:残存最古的农书

《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作者氾胜之是今山东曹县人,汉成帝时做过御史。他总结西汉晚期特别是我国北方的农业技术,参阅有关的古书写成此书。原书两宋时失传,现仅残存约三千七百字,记载了黍、谷、冬麦、春麦、稻、大豆、小豆、麻、葫芦、桑等十三种作物、对每种作物从选种、播种、收获和储藏,都做了精确的描述。书中第一次提出了麦子、谷子的穗选保纯法,还记载了稻田调剂水温法、葫芦嫁接法和桑苗截干法,突出反映了当时农业技术的进步,书中还从农业的整体观念出发,首次把农业生产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正确地反映了农作物从耕种到收获整个过程的规律,堪称是我国古代农业史上的一部杰作。

2.《齐民要术》:现存最完整的最早农书

北魏时的高阳(今山东临淄北)太守贾思勰总结黄河流域各民族的生产技术,约于公元533—544年间写成此书,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最早农书。该书共十卷九十二篇,有十一万多字。内容涉及谷物、蔬菜、瓜果、林木的栽培,家畜、家禽、鱼类的饲养,主副食的加工制造等各个方面,是我国第一部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农业全书,也是世界上一部最早最系统的农业科学名著。《齐民要术》在农业生产上,深刻阐述了因时因地制宜的先进农业思想,认为,要按照不同的季节、气候,不同的土壤特性来进行不同的布局、栽培、管理,以达到增产的目的。书中强调要重视作物品种的搜集和选择。贾思勰还通过实践,敏锐地发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作物品种的影响,指出有些作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引起遗传的变异。《齐民要术》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书中的许多项生产经验和技术比世界其他民族的记载要早三四百年,甚至一千多年。此书被译成多种外文,国际影响广泛,英国大生物学家达尔文曾把《齐民要术》称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并在其《物种起源》等书中先后三次引证过《齐民要术》关于变异和选择原理的论述,对这部农书表示极大的赞赏。

3.《王祯农书》: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

《王祯农书》是继《齐民要术》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大型综合性农书。《王祯农书》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上第一部兼论南北,从全国范围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部分,约十一万字。“农桑通诀”可以看作农业科学的总论,从农业的起源,天时、地利和人力的应用,一直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以及蚕桑、畜牧等各个方面,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百谷谱”相当于农业各论,记载了各种作物的栽培、管理、收获、利用等技术和方法。王祯把栽种的植物先列出谷属、蓏属、蔬属、果属及竹木、杂类、饮食等类,属(类)下再分细目,具体叙述某种或几种栽培植物。这种写作方法对科学的农学分类体系的建立,可谓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是《王祯农书》超越前人的一大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