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仓社会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

太仓社会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太仓社会现代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毕竟在进行之中,现在的经验不等于在将来依然管用,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些经验,会发现这些经验背后潜藏着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社会建设的提出无疑是对此的行动响应。2012年11月的“社会现代化:太仓实践”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指出,太仓尚存在的问题在于城乡差距。
太仓社会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_现代化之路太仓实践与探索

太仓社会现代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毕竟在进行之中,现在的经验不等于在将来依然管用,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些经验,会发现这些经验背后潜藏着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1.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社会建设的提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的表现,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惯性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虽然我们看到最近几年对社会建设、社会普惠越来越受重视,但是,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太仓仍然还是将经济建设和发展作为工作重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建设的效果,出现经济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问题。比如太仓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比较小、中下层收入人群比较大、就业稳定性比较低、外来人口融入程度不高、中产阶层比重偏小等社会问题,必须依靠促进太仓社会现代化和社会建设才能解决,而不是经济建设自发解决的问题。

2.政府力量削弱社会的自主能力

政府和集体力量过于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的自主能力、合作精神和动力。目前太仓还处于行政社会阶段,政府取代社会的功能和现象依然普遍,在社会建设上主要是政府的声音、行动,社会的声音和影响很小。表面上集体属于社会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运行中,集体的“行政化”相当明显,其自治和自主能力比较弱,难以扮演“社会”角色。由于政府力量过于强大,加上当前政府掌握的资源非常多,尽管政府也很想让“社会”发展起来,尤其要发展社会组织,但是社会建设中政府依赖路径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在行政社会状态下,社会现代化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社会需求”与政府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尽管政府在社会建设上投入资源很多并快速增加,但是并不一定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因而出现“政府供给的不是社会所需求的、而社会所需求的不一定是政府所供给的”尴尬局面。

另一个问题就是,过度依赖政府,老百姓就会将所有责任、问题和矛盾都归咎于政府,政府承担着无限责任,进一步限制了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甚至出现逼迫政府向过去的全能主义型回归的态势。但是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在社会福利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社会秩序建构等方面不再具有全方位的能力,所以,太仓市政府表面上财力雄厚,但财政压力仍然很大。由此产生的又一个问题是,民间的资源和创造性、积极性、合作性得不到有效的挖掘、发挥,这对社会现代化建设是很大的损失。实际上,在社会公共性、社区共同体的营造和建设上,财力雄厚固然重要,但是仅仅靠雄厚的财力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更重要和更关键的是让民众有兴趣、有积极性、自愿参加,就可以挖掘到一些仅靠财力无法挖掘的资源——诚信资源、合作资源、幸福资源等。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和集体过强过大,一方面会让政府和集体发展为有自身利益的实体,会在行动和决策上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利益),无形中难以保持公正、公平,甚至会有目的地损害一些社会利益特别是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太弱,无法对政府进行监督,也没有能力影响政府的决策,从而会滋生腐败问题。这两方面都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尤其是干群矛盾),而政府自身又缺少解决矛盾的合法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所以,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力量,是不足以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去搞现代化建设的;同样,政府力量过于强大甚至到了全能的地步,跟政府力量弱小一样,也不利于社会现代化建设。构建良好的、平衡的、合作的政府与社会关系,本身就是社会现代化内在要求,也是其得以进行的重要条件。社会建设的提出无疑是对此的行动响应。社会建设不仅限于将更多的财力和资源投入到民生社会事业上,更重要的是去扶持、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社会”的自主发展能力。

3.社会现代化三大关系不易协调

现代与传统、内外、城乡三大关系的调整、协调和建构,还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要求。一方面传统在推进现代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比如家庭关系和功能因计划生育、就业非农化以及城市化而出现弱化态势,社区联系纽带在撤村并村过程中受到削弱,而替代的关系和功能没有成长出来,降低了社会凝聚的基础。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太仓,带动和激发了太仓的经济发展,其中占少部分的经济管理和技术人才获得很好的融入,但是大部分外来人口依然处于流动状态,社会融入水平比较低。在三大关系中,城乡关系调整得相对好一些,这得益于太仓农村工业化发展。然而,城乡一体化进程还远没有结束,资源配置依然偏向城市,城乡社会制度还没有达成一体和均衡,在社会保障上仍然存在着城乡差别,其突出表现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不同制度的并存。此外,一些农村社区的集体经济和福利好于城市社区,则出现一定程度的城乡倒挂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并不很显著,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公共服务方面,城市社区整体上仍然好于农村社区,大多数农村社区还要自己出部分甚至全部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尤其是农村的公共服务质量远不如城市社区。

由此看来,催生“社会”成长,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处理好现代与传统、内外和城乡三大关系,是太仓继续推进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太仓目前正在推进的“政社互动”和“三社联动”的改革实践,为催生“社会”成长找到了体制和技术创新路径。但是,如果没有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执政方式的创新和调整,这样的改革实践就不能取得有效催生“社会”成长的效果。面向未来,太仓依然肩负着重大的社会现代化任务,其目标是:从宏观层面上形成平衡、合作的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从中观层面上增强社会团结和凝聚力;从微观层面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由此真正成为一个安全和谐、民主稳定、富裕健康、城乡融合、自然与人融为一体的现代化社会。

2012年11月的“社会现代化:太仓实践”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指出,太仓尚存在的问题在于城乡差距。由此,他给太仓出了一个题目:农民住房如何盘活?在目前农民住房没有产权,不能抵押和出售、出租的情况下,由于农民进城导致的大量农村住房闲置,如何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盘活这些资源,以吸引城市居民入住农村,进而带动农村全面发展以缩小城乡差距,这确实是太仓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值得思考破冰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