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求知问学品味苦乐交融

求知问学品味苦乐交融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毕业之后,留在了石油大学(华东)勘探系岩矿教研室任教,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求学、任教以及科研的道路上,林承焰勤奋好学、乐于钻研、敢于攻坚。对于林承焰而言,节假日与工作日并无异处,都是他求知问学、刻苦钻研的时间。品一杯香茗,入口时略带苦涩回味却极为甘甜,正如林承焰的苦乐交融的求学之路,与辛勤付出相伴的必将是收获的喜悦。

1981年,林承焰从福建省福清一中踏入了陌生的华东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被录取到在同学印象中“爬雪山、过草地”的石油地质与勘查专业,从此与石油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沉浸在黄河口浓重的石油文化中,感受着老一辈石油人已侵入骨髓的石油精神,林承焰很快适应了在山东东营的生活,刻苦学习知识,逐渐爱上了石油地质学科。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校地质专业研究生。毕业之后,留在了石油大学(华东)勘探系岩矿教研室任教,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997年6月,获得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多年求学生涯中,他勤奋好学、乐于探索,不仅掌握了丰厚专业知识,同时也通过钻研和摸索掌握了石油地质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9年,林承焰参加了以信荃麟教授为首的“枣园油田精细油藏描述”课题,从那以后他便对油藏描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至今仍然致力于该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探索。油藏描述是当时石油行业的前沿课题,对我国石油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此类课题的研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唯有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实地勘查、不断进行思考探究并适时调整研究思路和方法才能有所突破,但也正是这些复杂的工作使得林承焰的知识积累不断丰厚,科研思路逐步扩展。其中,岩层实地勘测和岩心观察是进行地质工作和研究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但这一工作却需要长期在野外奔波劳碌,对每个人的体能和耐力都是一种极大考验。

林承焰在研究中

为了减缓我国东部原油产量递减的趋势,林承焰和同事们翻遍了国内外关于剩余油分布的研究资料,但其中记载的各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林承焰就从观察岩心入手,用获取的最原始、最真实的资料开展研究。几年中,他每年都要利用暑假时间看上几千米的岩心。这期间,炎热的南方和寒冷的北疆都留下了林承焰的足迹。1994年,胜利油田开始大规模寻找剩余油。为了拿到胜利油田剩余油分布的第一手资料,林承焰利用暑假时间跑到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孤岛油田现场观察岩心。他在孤岛油田与蚊子“共处”了半个月,每天早出晚归,时间都花在了抬岩心、观察记录、拍照、取样上。1998年1月,林承焰接手吉林油田的“松南盆地南部中央坳陷西部隐蔽油藏预测”课题后,立即带领科研队伍赶赴吉林收集各方面资料。1月正是东北最冷的季节,厚厚的棉衣也难以抵挡刺骨寒风的侵袭。在岩心库房一整天下来,身体都被冻得僵硬。油田的张大伟把他带到火锅店,其他人都吃得出汗了,林承焰到最后也没有暖和过来。为了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林承焰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同时也收获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在求学、任教以及科研的道路上,林承焰勤奋好学、乐于钻研、敢于攻坚。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从了解到精通……多年来,他通过不断学习探究在油藏描述方面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在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与复杂油藏地质建模,剩余油预测理论、方法和技术,沉积学及储层地质学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1993年11月,刚满30岁的林承焰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成为石油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2000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起,一直被聘任为学校的二级教授。

对于林承焰而言,节假日与工作日并无异处,都是他求知问学、刻苦钻研的时间。品一杯香茗,入口时略带苦涩回味却极为甘甜,正如林承焰的苦乐交融的求学之路,与辛勤付出相伴的必将是收获的喜悦。

林承焰(左一)在工作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