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口老龄化的历史进程

人口老龄化的历史进程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正在加快。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目前是全球最快的。然而,真正的人口老龄化冲击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口势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老龄化。中国老龄化是全球老龄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已经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应对世界老龄化的革命中来。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枚“定时炸弹”。
人口老龄化的历史进程_银发中国: 从全面二孩到成功老龄化

在1950—2050年这100年中,全球人口平均每年增长0.87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年均增长2.38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据联合国统计,当前全球人口中十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一比例在2050年将达到五分之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正在加快。预计2000—2050年期间,世界上60岁和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增加1倍以上,在全球总人口中的占比将从10%上升到22%。届时,这个比例将与0—14岁儿童所占比例相同。今后50年间,老年人数大概会翻两番,从6亿人增加到将近20亿人。到2050年,一些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将是儿童人口的两倍以上。目前,人们开始用“人口老龄化冲击”“国际人口新秩序”这些新词汇来形容世界老年人口的激增。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目前是全球最快的。但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资源却很有限,因此这些国家的政府以及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确保人口老龄化不要成为他们社会发展的负担。

马耳他,一个美丽的地中海岛国,人口少面积小,20世纪60年代最先感知到了“银色浪潮”的隐隐涛声。1969年8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收到一份名为《年长与年老人问题》的说帖,提议在联合国第二十四届会议议程中增列年长与年老人问题的内容。这是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革命的第一声呼唤,从此这场无声的革命拉开了序幕。1969年的马耳他刚刚独立五年,可是这个只有30多万人口的地中海小国那时有近4万人失业,而失业者中多为年长者。虽然当时的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正在走向“高福利社会”,但由于从1950年到1960年全球人均寿命增加了近20岁,所以这些发达国家当时已经潜在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马耳他的这一提议引起许多国家和联合国的重视。1978年12月14日联合国第33/52号决议其中一项内容是举行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以唤起全世界注意世界人口中人数日增的老年人所受困扰的严重问题,以拟订出一项国际行动纲领来保证老年人得到经济和社会保障,并保证老年人有机会对他们本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表2-1 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资料来源:查瑞传主编《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虽然人类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应该开始于1982年。1982年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产生了一项行动计划,它呼吁以人道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老龄问题。1982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载有七个领域的行动建议:保健和营养、保护老年消费者、住房和生活环境、家庭、社会福利、收入保障和就业以及教育。1982年7月26日,音乐之都维也纳迎来了124个国家的代表团和162个联合国的专门机构,1000多位会议代表在这里第一次全面探讨了人类自身发展过程出现的老龄化问题。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提出了老龄问题包括发展问题和人道主义问题的重要观点。老龄问题不仅取决于人口老龄化的比例、规模和结构,而且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

所谓发展问题是说人口老龄化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对发展进程的影响。譬如,会不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会不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活力?会不会影响经济投资强度?会不会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承受能力?会不会影响代际之间的关系?

所谓人道主义问题是说老年人正当的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以及正当的权益能不能得到保障、能不能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老年人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增多会不会导致老年的权益侵害问题、老年贫困问题、老年孤寂问题、老年照料等诸多问题。

2002年4月,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召开,这次大会距1982年召开的维也纳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已经整整20年了。在这段时期里,世界人口日趋老龄化。今天,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花甲老人。到2050年,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年纪较大的人,在一些发达国家和转型期经济国家,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老年人比儿童还多。

然而,真正的人口老龄化冲击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口势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老龄化。未来几十年间,发展中国家老年人数的增长最快。今后50年,预期这些国家的老年人口会翻两番。到2050年,老年人的比例预期将上升到22%,儿童比例将从33%下降到20%。这些数字就足以说明情况的严重性。更显紧迫的是,人口老龄化的步伐迅速,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世界上的老年人口中将有四分之三生活在发展中国家。1982年举行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时,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发达国家。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尽管城市化不断加速,但大多数老年人仍将生活在农村地区。每月已有近百万人跨过60岁的门槛,其中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80岁和80岁以上的耄耋人口。他们现有7000万人,在今后50年,其人数预期将增至目前的5倍。老年妇女的人数多于老年男子,而且年龄段越大相差越多。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最严峻的资源挑战,因为它们将不得不同时处理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中国老龄化是全球老龄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已经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应对世界老龄化的革命中来。1999年10月1日,中国老年人达到全国人口的10%,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7%所需要的时间比较,发达国家一般需要80—100年,而中国只需要不到40年的时间。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多。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2亿人左右,占总人口近30%。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枚“定时炸弹”。专家普遍认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面临世界各国从未遇过的一场人口危机。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是起步虽晚、速度较快、挑战很大。第一,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第二,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第三,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未富先老”[1]的特征。联合国估计,到下一代,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比20世纪的欧洲严重,届时,中国将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付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出自己数倍的国家类似的问题:老龄化引起的经济、社会、生产率挑战。也就是说,中国将在变富之前先变老。

根据2002年马德里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需要确保不同年代人之间的平等,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促进不同年代人的相互理解与合作,以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马德里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提出了“积极老龄化”战略。概括说,积极老龄化的目标有二:一方面要让老年人的身心在和平、健康和有保障的情况下,充分、自由地安享晚年;另一方面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发展以及发展对老龄化的影响,以便使老年人的潜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采取适当措施,减轻由此带来的任何消极影响。也就是说,一是老年保障,二是老年发展,三是社会发展。老年人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这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政治宣言确认:“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有力的基础。社会依靠老年人的技能、经验和智慧,不但首先改善他们自己的条件,而且还能积极参与社会条件的改善。”在这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开幕式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讲到,如果没有老年人的话,年轻人可能既不知道自己是哪儿来的,也不知道自己到哪儿去,老年人是联系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个中介,老年人实际上是这个社会里面一个名副其实的生命线。所以,他在发言中特别提到,21世纪我们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实际上我们需要老年人。总之,老年人不是负担、包袱、问题的代名词。

马德里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呼吁:

使老年生活安全无虞,这涉及重申消除老年贫穷的目标,并遵循《联合国老年人原则》;

增强老年人充分和有效参与其所在社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能力;

为终身及晚年的个人发展、自我实现和幸福提供各种机会;

保障老年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及其公民和政治权利;

承诺通过消除性别歧视确保老年人的性别平等;

认识到世代相互依存、团结和互惠对促进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提供老年人所需的保健和支助;

促进各级政府、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和老年人自身彼此合作,将国际战略转变为实际行动;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内利用科学研究和专门知识集中关注老龄化涉及的个人、社会和保健问题;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内利用科学研究和专门知识集中关注老龄化涉及的个人、社会和保健问题。

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所及的范围里,积极老龄化被公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抉择,中国也不例外。但中国快速的人口转变和“未富先老”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只能走自己的道路,发展出既遵循人口老龄化规律又具有本国特色的统筹解决老龄问题的中国模式和路径选择。积极老龄化战略的理论内涵和政策含义还需要结合具体国情进一步深化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