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沉积微相的分布特征

沉积微相的分布特征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缘席状砂沉积以薄层砂体的形式分布于泥岩沉积之中,其分布比较稳定,砂体连续性好,但剖面上砂岩含量低,砂泥比值小。七克台组下段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的砂体厚度较薄,由于河道的摆动在局部地区分布比较稳定,砂体连续性好。本节主要针对形成工区储层砂体的沉积微相类型分析其平面展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图9-12 前缘席状砂指形曲线特征

图9-13 前缘席状砂漏斗形曲线特征

图9-14 前缘席状砂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图9-15 分流间湾曲线特征

1.沉积微相的剖面特征

从剖面上可以看出,砂体的发育程度、砂体的横向连续性、砂体的规模和砂体的剖面几何形态等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1)由下至上,从三间房组J2s4砂组到七克台组下段,总体上含砂量逐渐减少。具体而言,三间房组J2s4、J2s3砂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砂岩非常发育,砂泥比值高,仅发育泥质薄夹层,且砂体的横向连续性较好,剖面上呈砂包泥的分布特征;而三间房组J2s2、J2s1砂组及七克台组下段沉积的砂岩含量逐渐降低,砂层厚度减小,砂泥比值降低,剖面上呈泥包砂的分布特征。

(2)本区开发层段的储层类型以分流河道砂为主,其次是河口坝砂、前缘席状砂和水上分流河道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剖面形态主要为顶平底凸的透镜状,且砂体的厚度与横向延伸宽度成正比关系。河口坝砂体在剖面上呈椭圆透镜状,砂层厚度较大,厚度横向变化较快。前缘席状砂沉积以薄层砂体的形式分布于泥岩沉积之中,其分布比较稳定,砂体连续性好,但剖面上砂岩含量低,砂泥比值小。七克台组下段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的砂体厚度较薄,由于河道的摆动在局部地区分布比较稳定,砂体连续性好。

(3)剖面上反映出来的砂体横向连续性还与剖面方向与河道走向之间的关系有关,本区河道走向主体为南北向、南东-北西向和南西-北东向,垂直河道走向剖面中的砂体横向连续性差,而顺河道延伸方向剖面的砂体横向连续性好。

2.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依据沉积旋回、砂组划分、单井相分析和工区内测井曲线特征,首先对工区内所有钻井进行了微相划分,其次以小层为单位进行剖面的沉积微相研究,然后以小层为单元进行微相的平面展布研究,共完成沉积微相平面图14幅。本节主要针对形成工区储层砂体的沉积微相类型分析其平面展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1)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该微相为三间房组三角洲前缘沉积中分布最广泛的微相类型,也是砂体厚度最大、物性最好、油层最富集的相带。从相带展布中可以看出,本区水下分流河道走向以南东-北西向为主,其次为南北向,纵向上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在每个旋回内部,由下至上河道的分布位置、发育程度、河道宽度、砂层厚度等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旋回下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较为发育,表现为河道宽度大,分支河道多,砂层厚度大,分布范围遍及整个工区。旋回上部河道分布范围缩小,河道窄且分支少。

(3)河口坝微相:本区河口坝微相发育于MSC3旋回中小层,分布于工区的中部至北东部、水下分流河道的末端,平面形状为椭圆形面状砂体或团块状砂体,长轴延伸方向与河道垂直。

(4)分流河道微相:该微相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中的分支流河道沉积。以七克台组下段较发育,为泛滥平原的泥岩沉积当中夹薄层砂体,平面上呈分叉、合并条带状展布,分布范围遍及整个工区,砂层厚度较小。由于河道的摆动,砂层局部地区分布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