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超级照相机

现代超级照相机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68年,夏帕克等在欧洲核子中心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多丝正比室,实际上是现代电子学探测器的发轫。目前,在大多数实验应用中,传统的气泡室已逐渐被电子学探测器所代替。质子与反质子束流在Tevatron隧道中的CDF和DO探测器的中心部分发生对撞,爆发式地产生新粒子。欧洲核子中心最近建成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分别设有五个探测器在碰撞点的地穴中。

早期的探测手段比较简单。核乳胶就是一种特殊的浓厚的照相乳胶,显影时能显示出带电粒子飞过乳胶的径迹。威尔逊云室,其中充满气体(如氩气)和蒸气(如酒精蒸气)的混合物。当混合物处于过饱和状态时,如果有带电粒子通过,就会有细小水珠凝结在粒子路径。威尔逊因此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子、正电子等重要粒子都是在乳胶、云室中发现的。下图中,左图为正负电子在云室中的轨迹照片,右图为云室的外观。

威尔逊云室及照片

1952年,格拉塞在云室中用过热的液体,如液氩、液氖或氟利昂等代替气体——蒸气混合物,发明了气泡室。人们利用带电粒子在液体中留下的细泡,更加方便,得到的信息更多。

1968年,夏帕克等在欧洲核子中心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多丝正比室,实际上是现代电子学探测器的发轫。目前,在大多数实验应用中,传统的气泡室已逐渐被电子学探测器所代替。

大多数探测器采用漂移室或由漂移室演变而来的器件。现代漂移室被精细地分割成许多子单元,许多细长的丝相互平行地布列在气体中,当带电粒子通过气体时,其径迹上留下被电离的气体分子和电子。电子被丝上的电压所吸引,到达丝上,即给丝产生一个电脉冲。这些电脉冲被收集,并经过放大,记录在磁盘上。分析这些数据,尤其是测量电子漂移到丝上所需的时间,即可精确判断粒子径迹的准确位置。

多丝正比室外观及原理图

现代加速器与对撞机的探测系统,通常是具有分层层次结构的,一层套着一层。每一层用于探测粒子作用过程某一方面。

一般说来,探测系统无论我们装置得怎么紧凑、巧妙,其结构都是十分复杂,体积庞大,且耗资昂贵。

CDF与DO探测器是物理学家们在Tevatron上用来观测质子和反质子之间对撞的两个探测器。Tevatron是费米国家实验室质子与反质子的对撞装置。它接收从主注入器来的150吉电子伏的质子与反质子,并将其几乎加速到1000吉电子伏。质子与反质子按相反的方向在Tevatron里运转,速度每小时仅比光速慢312.9千米。质子与反质子束流在Tevatron隧道中的CDF和DO探测器的中心部分发生对撞,爆发式地产生新粒子。探测器大如三层楼房,每个探测器都有许多探测分系统,这些分系统识别来自几乎在光速发生对撞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粒子。通过分析这些“碎片”,探究物质的结构、空间和时间。质子与反质子在CDF和DO探测器中心每秒发生200多万次的对撞,产生大量的新粒子。对于有趣的事例,探测器记录每个粒子的飞行轨道、能量、动量和电荷。物理学家们倒班工作,一天24小时地监测探测器的运行情况。

CDF与DO探测器在田野的位置图

CDF探测器

DO探测器

欧洲核子中心最近建成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分别设有五个探测器在碰撞点的地穴中。其中超环面仪器(ATLAS)与紧凑μ子线圈(CMS)是通用型的粒子探测器。其他三个LHC底夸克探测器(LHCb),大型离子对撞器(ALICE)以及全截面弹性散射探测器(TOTEM)则是较小型的特殊目标探测器。LHC也可以用来加速对撞重离子。

ALICE探测器

ATLAS探测器

LHCb夸克探测器

中子和中性π介子等亚原子粒子不带电,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但是它们的质量都很大,因此,它们的运动轨迹会由于与其他粒子的碰撞而发生偏折,比较容易观察。尤其是中子的发现,一波三折,情节相当有趣,但与本书主题关系不大,就不详细介绍了。

中微子不带电,其质量几乎为零,传统的探测器对它几乎不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发现它们那样困难,研究它们那样费时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