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好奇成就大创造

小好奇成就大创造

时间:2022-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孩子还没有懂得什么是“创造”之前,好奇心就是引导他们“创造”的老师,所以说好奇心成就创造力,一点儿也不夸张。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为他要给自己的问题“创造”一个答案。很快,孩子就会创造出很多种让桌子“发声”的方法。孩子就是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展开实践,完成由发现到模仿再到创造的过程。每个家长都应该告诉孩子:好奇是开启创造大门的钥匙。

小好奇成就大创造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是最强的。一有新鲜的事物出现,他们就会主动地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孩子就是通过这些简单的感官刺激来认知世界的,他们的创造也是由此开始的。

在孩子还没有懂得什么是“创造”之前,好奇心就是引导他们“创造”的老师,所以说好奇心成就创造力,一点儿也不夸张。

1.好奇心可以促使孩子思考

孩子3岁以后,将不再满足于观察、触摸、感觉、倾听,他们开始不停地问问题:“蚂蚁为什么搬家?”“人为什么会打哈欠?”“电视机里的人为什么会动?”“钥匙为什么能把锁打开?”等。

谁也搞不清孩子的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个“为什么”,但家长千万不要嫌麻烦。孩子提问题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同时,当孩子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为了得到答案,孩子还会继续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为他要给自己的问题“创造”一个答案。

【案例】

一天,妞妞和妈妈到公园玩。妞妞抬头看到茂密的树林,就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

妈妈并没有急于作答,而是反问道:“那你觉得为什么是绿色的?”

妞妞看着树叶,皱皱眉头,想了一会儿说:“肯定是有人觉得绿色好看,就把树叶染绿了!”

妈妈假装吃惊地说:“是吗?”

妞妞肯定地说,“嗯。都染成一个颜色不好看,我以后要把树叶染成好多种颜色……”

妈妈笑着说:“我家妞妞真厉害!”

听了妈妈的表扬,妞妞骄傲地笑了。

案例中的妞妞是个具有“怀疑精神”的孩子,居然质疑起了树叶的颜色,但这也正是孩子的好奇心的宝贵之处。对于孩子来说,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是新鲜的,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创造的对象,这就为孩子的创造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好奇心加以保护,要学会积极地用好奇心来引导孩子进行“创造”。

2.好奇心可以推动孩子实践

孩子的很多实践活动都和好奇心有关。

比如,孩子发现碗放到桌子上可以发出声响,就对“让桌子发声”这件事情产生了很大的好奇。为了能再次让桌子“出声”,他们就会试着用手拍、用筷子敲、用杯子砸等。很快,孩子就会创造出很多种让桌子“发声”的方法。

【案例】

幼儿园的老师都说:“晓峰喜欢发呆”。的确,挂在墙上的钟表滴滴答答地走,晓峰趴在那里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是发呆是什么?老师没有看出,晓峰其实是在“研究”呢!因为他想知道,钟表为什么会不停地走。

终于有一天,晓峰趁爸妈都不在家时,把家里的闹钟给拆了。不过,晓峰可没想到闹钟里面会有那么多零件,结果搞得乱七八糟怎么也装不起来了。当时他害怕极了,怕爸爸回来会打他,所以躲在屋里不敢出来。爸爸回来了,看到七零八落的零件,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爸爸没有发火,还对妈妈说:“咱们家晓峰真棒,这么小就能把闹钟拆开!”

听了爸爸的话,晓峰很高兴。从那之后,他更加大胆了。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被他拆开了,从手表到闹钟,从电动车到收音机,一件件被他拆开。一开始,晓峰只会拆,然后剩下一堆烂摊子,让爸爸去收拾。后来,晓峰也学着组装,不过一开始,晓峰组装的东西总是不能照旧工作。这时,爸爸就会出面当“救星”,告诉他哪里出了问题。

对于晓峰的“破坏”,爸爸和妈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天,晓峰看到妈妈的实验室里有一架由七八个部件组成的天文望远镜。他曾用过这架望远镜看星星,那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他一直想知道这架望远镜到底有什么秘密,趁着妈妈离开的机会,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终于动手了……

妈妈回来的时候,晓峰正拿着安好的天文望远镜对着窗外观看。妈妈吓坏了,以为儿子闯了祸,把望远镜给弄坏了呢,她阴沉着脸,一把把晓峰拉到一边。然而,当她仔细地检查了望远镜的每个部件之后,脸上满是喜悦和惊奇:“好孩子,这是你自己装的吗?这连中学生都未必能完成啊!”……

案例中的晓峰绝对是“实践派”。在爸爸妈妈的“纵容”下,晓峰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才能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孩子就是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展开实践,完成由发现到模仿再到创造的过程。偶尔,孩子的实践会表现为调皮、淘气、折腾,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尽量多些耐心,尽量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实践,以便能让孩子的创造得到最大的发挥。

3.好奇心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我们知道,创造本身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次学习就是一次创造的过程。孩子有了好奇心,就会想知道“为什么”,这就引发了孩子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就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可以积极、快乐地学习。每个家长都应该告诉孩子:好奇是开启创造大门的钥匙。日常生活中,家长不仅要认真地回答孩子的提问,还应该适当地启发提问,也可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深一步的发问。当孩子在家长的诱导下得出答案后,他会高兴得又蹦又跳,在欢快兴奋的同时,他也有了自信心,有了成就感。

【案例】

贝贝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玩滚铁环。他们还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谁带着铁环跑得快。

玩着玩着,贝贝就发现一个问题:滚铁环的时候,走直线比绕着弯早到终点。这是为什么呢?他自己想不明白,就去问爸爸。

爸爸回家拿来了尺子,和贝贝一起量了直线的长度,然后又量了曲线的长度,等长度一量出来,贝贝就明白了——原来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

然后,立刻悟道:走路要沿着直线走才近,这样每天就可以少走很多路。

案例中的贝贝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所以很容易发现“问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求真理的欲望。”孩子有了好奇心,就会想知道“为什么”,这就引发了孩子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就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可以积极、快乐地学习。

家长应该主动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比如,家长可以用发生在周围的事情启发孩子思考,并且尽可能地多带孩子去参观、游览,让他们更多地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新朋友。孩子接触外部世界的内容越多,好奇心就越大,想知道的东西就越多。如果家长能够在这个时候把孩子需要的东西“输入”他们的脑袋,孩子是非常乐于接受的。

天真的孩子总是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正是因为有了好奇,才促使孩子开始思考,才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好奇心是孩子探索新知、学习创新的动力。而孩子的创造精神,就像是一双巨大的翅膀,能带着孩子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高飞。

所以,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家长一定要倍加呵护,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不在意,折断了孩子创造的翅膀。

给父母的贴心提示: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们强烈要求认知世界的表现。

如果孩子不小心弄坏了什么东西,不要急着责备他,如果可以,请适当地鼓励他;他不是想破坏,他只是想搞清楚为什么。

如果孩子有了什么奇怪的想法,不要急着纠正他,如果可以,请适当地表扬他,他不是要“胡说八道”,他只是在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

家长应该积极维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完成自己的创造。

家长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来管教孩子,这样很容易束缚孩子的手脚。不要在激动的时候不假思索地责难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小心,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扼杀在萌芽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