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媒体时代电影艺术的创新

新媒体时代电影艺术的创新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手机媒体等均为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技术平台,因此网络电影、手机电影等新的电影形态应运而生。应该说,这一时期所谓的网络电影主要还是碎片化的恶搞,是网友们以热门影片、电视剧和重大新闻事件为素材进行的重新解构与编辑加工。所以,商业因素的参与使得微电影在脚本创作和视听表达手段上更加规范化、质量化和艺术化。这次数字技术的革新震撼了全球的观众。
新媒体时代电影艺术的创新_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

(一)电影概念得到极大延伸

作为继文学、音乐、建筑、美术、雕塑、舞蹈之后的“第七艺术”,电影历来被视为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它的发展尤其依赖于技术的革新。众所周知,传统媒体时代,院线是传统电影赖以生存的唯一通道,所以我们只把在影院中放映的电影形态叫作电影。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手机媒体等均为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技术平台,因此网络电影、手机电影等新的电影形态应运而生。以网络电影为例,虽然很多传统电影也会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二次传播,但真正的网络电影形态则是为适应网络媒介特性而制作的电影。

1.网络电影——从恶搞解构到真正原创

2000年8月18日,中国台湾地区制作了号称世界上真正的第一部网络电影——《175度色盲》。这部结合真人拍摄与2D、3D动画以及网络制作于一体的“网络原生电影”实现了与网友的即时互动,网友可以依照自己喜欢的顺序观看片段,并主宰男女主角未来的命运。而我国内地的网络电影则大约起步于2005年。到2006年年初,网友胡戈的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掀起了第一轮创作高潮。该片对电影《无极》进行了重新解构,结合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栏目《中国法治报道》,对原片的对白进行重新改编,通过无厘头的对白、滑稽视频片段的蒙太奇、另类搞笑广告穿插,大胆地恶搞了一部商业大片。在网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下载率甚至远远高于《无极》电影本身。

应该说,这一时期所谓的网络电影主要还是碎片化的恶搞,是网友们以热门影片、电视剧和重大新闻事件为素材进行的重新解构与编辑加工。而真正原创的网络电影,则应该是“11度青春系列电影”之一的《老男孩》。这部在网络播出的电影,2010年10月28日上线后,第一天就得到了30万的点击量,此后每天保持着80万的增长速度,并最终达到1 000万人次左右。

2.微电影——从草根自拍到商业制作

近几年,网络电影迅速成长。2012年,又一种新的形式——微电影以惊人的力量迅速崛起。所谓微电影(micro film),又称微型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每部几千—数万元)”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微电影的主题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幽默搞怪、时尚潮流,也可以是公益教育,还可以专门为商业进行定制。篇幅上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做成系列剧,情节比较简单,但都有完整的艺术构思。

微电影发源于真正的草根阶层,开始是个人自拍形式的随性表达,然后发展成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各种“小短片”,而真正将微电影提升到电影层面的,应该是与商业广告的结合。社会上公认的第一部微电影是由吴彦祖出演,为凯迪拉克打造的广告类视频影片《一触即发》。该片在90秒钟里讲述了一个类似于谍战片的故事,兼有电影与广告的特点,由中影集团出品,制作质量上乘,可以说是第一部有大制作、有大明星参演的微电影。所以,商业因素的参与使得微电影在脚本创作和视听表达手段上更加规范化、质量化和艺术化。

图5-4 微电影《一触即发》剧照

尽管微电影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但相对于传统电影,它仍然以微时、微周期制作、微规模投资的三“微”特点对影视专业团队和普通网民散发出极大的诱惑力,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单向度艺术走下神坛,走进人人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尤其吸引了大量有才华的年轻人。精短的故事能够给予观众美的艺术享受,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满足了大众的审美眼光和精神需求。

(二)数字技术带来更强视听冲击

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及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视听新媒体已经推动传统广播影视实现了数字创意内容产业的历史性转变。对于电影而言,数字技术为其发展带来了更有震撼力的视听冲击,它所改变的影像或再造模拟的情景,在创作上极大地解放了导演和摄影师,创造出一般摄影方法无法企及的扣人心弦的镜头。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画面不仅增强了视听艺术的审美体验,也为电影制作者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下面以人称“票房神话”的特效大师卡梅隆的三次试验来说明这一点。

1.《终结者》——弥补拍摄无法实现的场景

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走上荧幕,其中有个场景是T-800被烧尽了血肉的机械骨架从烈焰中缓缓走出。导演的意图是通过那个由模型摆拍的机械骨架表现出一种无可违抗的绝对力量,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带给观众的却是机械骨架的行动迟缓、动作僵硬,除了面目可憎以外,它全然没有值得畏惧的地方。然而,仅仅7年之后,《终结者2》则完全弥补了这一遗憾。借助数字技术带来的制作效果,观众在片中看到了那个冷血又残暴的液体机器人T -1000逼真的神态与动作,产生的视听感受是无比震撼的。当T -1000从男主角的母亲、监狱的狱卒甚至是一片地板中缓缓现出真身时,观众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精致的场景中,被深深吸引。毫无疑问,这是数字技术带来的视听冲击,如果没有数字技术的介入,导演再伟大的构思也无法搬上荧幕。

2.《阿凡达》——开启3D大片时代

卡梅隆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开拓者,2009年,他又以一部《阿凡达》开启了全球的3D大片时代。对于这部影片,卡梅隆花费了10年时间进行构思,投入了2亿美元,以亲自研发的3D虚拟影像撷取摄影科技(Fusion 3D),耗时4年时间拍摄完成,堪称2009年好莱坞最重要的一部电影。据称,在这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动画渲染需要的硬盘存储空间就超过1PB,要由500块2TB的硬盘搭建这套存储系统。其中40%的画面由真实场景拍摄,60%完全由电脑动画生成,拍摄立体画面使用的全新3DFusion Camera系统也耗费了大量的成本。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有1 600个特效镜头,而与金刚(King Kong)、咕噜(Gollum)不同的是,要做的CG角色不止一个,而是几百个,且都要有照片般的真实感。这次数字技术的革新震撼了全球的观众。

图5-5 3D电影《阿凡达》剧照

3.《泰坦尼克号》——灾难场面的情感升华

经过了三年的沉淀,2012年,卡梅隆再次把他的3D技术用到了1997年拿下11项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上,这一次是用技术手段来渲染宏大的灾难场面,烘托人性,直击观众心底。当年,这部席卷全球18.35亿美金票房的影片就靠着灾难中人性的光辉、细腻的情感以及宏大的灾难场面打动了观众。到了2012年,卡梅隆在故事情节原封不动的情况下采用数字3D技术重新发布《3D泰坦尼克号》再次掀起观影热潮。国内上映第一周,票房就超过了5亿人民币,打破国内首周票房纪录,最终迈入中国电影票房史的前三,成为继《阿凡达》《变形金刚3》之后踏入十亿票房俱乐部的成员。《3D泰坦尼克号》通过数字技术,灾难场面得以逼真再现,观众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身临其境,银幕前,观众与主角一起“亲身”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数字技术在电影上的应用,改变了影院胶片放映的单一模式,使之向实时、多功能、多渠道、多方位的经营模式转变,也为数字电影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从本体到产业的全面数字化

由电影制作手段的数字化到制作发行、传播方式的全面数字化,新媒体时代电影的发展呈现由电影本体到整个产业的全面革新,可称之为数字电影时代。

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不同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家庭等终端用户。数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电子放映机依托宽带数字存储、传统技术实现的。

随着数字化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开始逐渐普及数字化。2009年,中国数字拍摄的电影为306部,胶片拍摄的电影为196部;2010年年底,中国6 200块银幕中约有4 100块数字银幕,数字拷贝费用比胶片拷贝费用便宜数倍,使得发行成本大大降低。

作为好莱坞3D大师,卡梅隆一直鼓励院线商尽快把影院改造成立体影院,以满足越来越多的3D数字立体电影的上映。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3D银幕2 020块,3D影厅能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传统数字影院可以更为容易地向3D转化。

表5-1 2007—2011年3D与数字银屏幕演变

数据来源:艺恩EntGroup Inc.,2011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