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绘画名师吕凤子

绘画名师吕凤子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吕凤子,中国画家、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身体多病,仍不废笔墨,努力创作新题材作品。吕凤子得到消息后,心里十分着急。吕凤子遂被录取。1909年,吕凤子毕业时成绩斐然,各科均列最优等,并成为李瑞清的入室弟子。这是丹阳唯一的女子学校,开风气之先。吕凤子自己粗茶淡饭,常年布衣布鞋,被师生尊称为“布衣校长”。吕凤子很重视教师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其必须处处为人师表。西画组的不少学生都选修吕凤子先生的课程。

文/朱亮 图/吕凤子

吕凤子(1885~1959年),中国画家、教育家。名濬,号凤痴,别署凤先生,江苏丹阳人。一生从事艺术教育,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擅长书画。早期博览古代作品,潜心于传统绘画研究,在吸取西洋写生技巧的基础上,开始树立自己的风格。中年以后,画过不少抒情写意的仕女人物和纪游写生的山水,以及其他静物、花鸟等,都能抒发新意,自成风格。抗日战争后,多画一些愤世嫉俗、讥讽时政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身体多病,仍不废笔墨,努力创作新题材作品。

吕凤子

江南才子

1901年,少年英俊的吕凤子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秀才,与胡小石一时号称“江南才子”。时值义和团失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清政府签订了城下之盟,偿付庚子赔款4.5亿两白银,丧权辱国,民怨沸腾,中国陷入被瓜分的忧患中。吕凤子崇拜历史上的爱国民族英雄,在屈原、辛弃疾诗文中获得精神滋养,但对如何救国,犹豫不决。1905年,清廷诏废科举,吕凤子就弃文从武,他拿着盘缠,乘轮船到南京,考入南京陆师学堂,精研武术,期望能兴我中华。他在学堂一年,终因文弱书生,体力不胜,最终自请退学。不久吕凤子考入公立宁属师范学堂(南京),改攻美术,走艺术教育救国之路。

吕凤子《翁早归来》(1946年)

1907年,吕凤子到南京投考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他富家出身,穿戴讲究,长衫马褂不仅质地优良,样式在当时也很新潮。考试那日他一进场,就格外引人注目,几个主考的先生们更是在心里对这个“浮滑的公子哥儿”犯嘀咕。进了考场,吕凤子从容不迫,一会儿就完成考卷,提前离开了考场。主考的先生本想看个笑话,以为吕凤子答不出来,草草交卷了,所以对他的考卷还十分留心。先生们轮流看后,个个点头称赞:文章出众,才华横溢。但他们又都放心不下,他文章虽好,品行恐怕靠不住,斟来酌去,最后都主张不录取他。主考先生随手用朱笔在卷面上批了“阔少”二字,丢在一边。吕凤子得到消息后,心里十分着急。后经人引荐,找到当时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监督(校长)李瑞清。李瑞清从主考先生那儿找来吕凤子的卷子,审阅之后发现其文章不但文笔好,字也写得极有功夫,不禁啧啧赞赏:“独树一帜,没一点儿齐梁浮艳之气,颇具汉魏刚健风骨,真有出山虎的气概,我很久没读到这样的文章了。”于是,又将吕凤子考问了一番,知道他是一名黉门秀才,情不自禁地说:“此人可造!”吕凤子遂被录取。

吕凤子《四阿罗汉》(1942年)

吕凤子入学后,品学兼优,其书法颇受李瑞清的影响,在汉隶、魏碑上下过一番苦功。1909年,吕凤子毕业时成绩斐然,各科均列最优等,并成为李瑞清的入室弟子。

正则女校

1912年,吕凤子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为使丹阳女子有受教育的机会,冲破封建势力的阻挠,慷慨捐献家产,创办了正则女校。这是丹阳唯一的女子学校,开风气之先。

由于吕凤子的父亲曾经捐款资助过同盟会,1912年,孙中山找到了吕凤子,并邀他到南京国民政府中任职,想以此报其父亲的捐助之恩。但吕凤子志在教育,心系初建的正则女校,就婉言谢绝了孙中山的邀请。孙中山先生表示理解,并给予肯定:“先生笃志办学,精神可嘉。救国之道,也离不开教育,这乃是长远之计。”

吕凤子《鹦鹉梅花》

1925年,正则女校改为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并由吕凤子任高级绘绣科主任。除刺绣、蚕桑科外,均兼收男生,小学大多是本县学生,中学以上各县和外省的学生都有。正则极盛时,由幼儿园到小学,涵盖了普通师范科、体育师范科、绘绣科、蚕桑科,后来又将高级绘绣科列为艺术专修科,建立了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吕凤子认为,培养人才需从小开始,所以,正则从幼儿园办起,直办到大专艺术科,当时这在中国也仅此一家。他办学校,虽然得到一些地方开明绅士的资助,但主要靠自己筹款,以后逐步走上以校养校,靠卖字画、卖绣品、生产并出售蚕种、收取学费等来解决学校的经费。吕凤子自己粗茶淡饭,常年布衣布鞋,被师生尊称为“布衣校长”。

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在丹阳犹如世外桃源。首先,凭借吕凤子先生的威望,学校可以超脱丹阳地方派系争夺的旋涡;其次,正则校园安静、和谐、整洁,大至建房图纸,小到门窗设计,均由吕凤子按艺术要求精心规划,楼上楼下走廊、门窗都由不同线条构成,处处充满美感。一进校门,如进艺术之宫,吕凤子手书“正则”二字的石刻镶嵌在校门一侧,遒劲有力。校内环境优美,绿叶成荫,校舍大多是两层楼房,排列紧凑,窗明几净,光线充足。吕凤子很重视教师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其必须处处为人师表。教职员有愿任职终身的,满一定年限,实行养老。当时国民政府早已唱高调,却无兑现之期,徒使一些老教育家吃了空心汤圆,吕凤子却做到了。

1938年,上海沦陷,正则女校被迫停办。不久,在重庆璧山,吕凤子再次萌生办学之念,创办了正则蜀校。

1939年,吕凤子作了一幅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人像画,栩栩如生的神态,把国画的墨韵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1941年初,张书旗作为中国艺术特使,携带《罗斯福像》赴美参加罗斯福连任总统就职典礼。吕凤子的《罗斯福像》作为中国政府赠给罗斯福第三次连任美国总统的礼品,送往美国华盛顿白宫,罗斯福总统看了此画,极为赞赏:“真是神来之笔!这是神奇的艺术,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品。”之后,他专门写信致谢——

吕凤子《迦叶尊者》(1943年)

尊敬的中国正则蜀校吕凤子先生:

坦率地告诉您,尽管我本人不打算连任总统,但在目前的战时条件下我没有权力拒绝履行职责,就像一位士兵在战场上没有权力放弃战斗一样。我多么希望,在我连任期内结束这场战争。

我深信美英苏中等盟国联合进攻之日,将是轴心国军队彻底崩溃之时。我对您十分关注的一点是,您在极其困难的时期承担了一项极其伟大的教育使命。

深情地问候!

您永远诚挚的朋友:富兰克林·罗斯福

1941年1月20日

三百年来第一人

徐悲鸿曾跟吕凤子先生学习素描,留法归来后,吕凤子请他出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徐悲鸿来南京教课时,又常向吕凤子请教书法和水墨画。中央大学艺术系分中国画、西洋画和音乐三部分,西画组由徐悲鸿、潘玉良等任教;国画组由吕凤子、汪采白、陈之佛、张书旗、蒋兆和等任教。

西画组的不少学生都选修吕凤子先生的课程。邓白、屈义林等不仅选修了吕先生的课程,还常到吕凤子的宿舍,聆听他的教诲。有西画组学生询问:“凤先生,听说徐悲鸿先生出自您的门下?”吕凤子笑了:“我们做教师的好比育婴堂里的奶姆,他们要吃奶时,找我们,等长大了,就都离开了。所以,认我做老师可以,不认我这个老师也可以。”1929年,吕凤子率领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赴庐山写生,得画稿数十幅,创作的《庐山之云》《女儿城》,是他早期的山水画代表作。他讨厌一切人间有形无形的约束,故爱画烟云变幻的山水,纵横挥洒,兴之所至,不效法任何人。

《庐山之云》山气淋漓、烟雾缭绕、层云争驰、气势磅礴,好像山下的云气刚刚蒸腾升起的情状,多用湿笔泼染而成,给人以空气渐湿、云雾扑面的动态感。吕凤子认为:“泼墨山水有两种画法:可以先用淡墨略分轮廓,然后再用湿墨一气呵成;也可以直接泼墨于纸,再依它的形迹深浅勾画渲染而成。”这幅画干擦与泼墨并用,展现了匡庐烟云奇景。看腻了古画中的烟云,再来欣赏这幅《庐山之云》,顿觉眼界一新。古来的山水画名家虽然众多,但大多以云雾为中远景,至于以云为主体为近景者,则当推吕凤子首创。一天,徐悲鸿讲完课,特地找到吕凤子说:“不久将在法国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你该寄点儿作品试试。”吕凤子先生谦虚地说:“不行,不行,我的水平还达不到世界展呢。”“先生承历世之传统,开当代之新风,三百年来第一人非先生莫属。”徐悲鸿笑道。吕凤子连忙插语:“三百年来第一人之说实在不妥!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八怪’还没超过二百年呢,还有清初的‘四王’‘四僧’,我岂敢忝列其前?”看无法说动吕凤子,徐悲鸿便瞒着凤先生,悄悄地把教师休息室内的《庐山之云》取下,寄往巴黎,代吕凤子报名参加。《庐山之云》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10个国家的画家参加评奖,此画被评为中国一等奖。这是当时中国画在国际大展上所获的最高奖项。徐悲鸿这才对吕凤子说明经过,并将一枚圆形奖章,面呈凤先生留作纪念。

张大千联袂作画

凤先生平素不轻易誉人,但对张大千却很推崇,他曾对画友讲:“张大千很聪明,作画也肯动脑筋。”1940年5月,张大千得知吕凤子迁校璧山的消息后,便不远千里来看他。张大千矮矮胖胖的个儿,留一脸大胡子,身穿一件灰布长衫,足蹬一双布鞋,风度很潇洒,谈笑风生,性情豪放,拉着吕凤子的手问长问短,提议说:“用石涛笔法合作一幅画如何?”吕凤子笑着点头:“我也为之技痒呢!”书房当窗设有一张书桌,案上文房四宝齐备,两人来到桌前。不一会,一幅《秋江雨景图》便呈于眼前。

吕凤子《亦尽心焉而已》(1946年)

毛泽东赠送毛毯

黄齐生先生是贵州老教育家,一生不为发财,不做官,以革命创新精神,从事教育事业,参加社会活动。1940年初,黄齐生先生遭受迫害,逃离贵阳来到重庆,被视为“危害分子”。吕凤子则以正则蜀校最高薪水标准聘他为文史教授。黄齐生到正则蜀校后,常去重庆与中共董必武、王若飞等领导人和郭沫若、陶行知、黄炎培等人接触,把所闻知的南北抗战形势和民主团结运动的新消息、新思想,向终年不出校门的凤先生转述。

黄齐生建议吕凤子对延安抗日根据地给予慰问,这与凤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经两人商议,决定用书画作品来表达心意。于是由专人每学期征集正则师生书画作品数百幅,汇齐交黄齐生。其中部分作品,黄齐生作了有意义的题跋,然后交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转交王若飞去延安分赠。

1944年底,黄齐生再赴延安。吕凤子亲画《寿者像》赠毛泽东,祝他健康长寿。1946年3月12日,黄齐生代表延安各界人士看望在“较场口事件”中受伤的人士。慰问完毕,黄齐生特地到璧山正则蜀校探望吕凤子先生。黄齐生拿出一条毛毯,交给吕凤子:“凤先生,这是毛主席托我送给你的。毛主席对你的书画极为称赞。”吕凤子视毛毯为珍宝,爱不忍用。

1946年夏天,吕凤子将正则蜀校的校舍修整一新,无偿赠送给璧山地方继续办学。新中国成立后,吕凤子看见自己毕生憧憬和追求理想社会逐渐成为现实,由衷地感到高兴,遂刻了“而今乃得生之乐”“老子犹龙”等印章,以彰其志。

吕凤子晚年多病,困倒在病榻之上,到1959年夏天,他的肺癌已进入晚期。国庆节,他病已垂危,还要家人强扶起来,画老松三幅,其中一幅《寿毛主席》,成为吕凤子先生的绝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