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通俗地说,人体的免疫系统本来是具有保护机体抵御外来损害功能的,但因为某些原因造成反应过度或者失衡转而攻击、破坏自身组织,从而造成免疫损害。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发生这一转变过程的根本原因,但却清楚地知道这种转化将给机体带来严重后果。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发热、皮损、关节痛、口腔溃疡、脱发,以及神经系统、心、肺、肝、肾等脏器的症状都是这种免疫反应对机体造成损害的外在表现,尤其是肾脏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常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过去,红斑狼疮病死率是很高的,在20世纪60年代红斑狼疮者的生存率仅为20%。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其病死率才得以逐年降低,20世纪70年代后就有报道称红斑狼疮的10年生存率达到了57%,90年代以来红斑狼疮的10年生存率达到了75%,目前有报道已达到了90%~95%。本病预后显著改善的背后,激素应用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灭的。
激素能迅速有效地抑制免疫反应,减轻免疫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炎性物质对机体的损伤,这种抑制免疫反应和抗炎作用是对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治疗作用。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却能够迅速阻断疾病的发展,缓解病情。对危重病人,如狼疮脑病等,常能起到起死回生的神奇作用。这种作用目前是其他任何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无论红斑狼疮病人处于哪一阶段,以哪种损害为主,激素通常都是首选药物。
专家点评
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的首选药物,其他任何药物尚无法替代。但由于其具有很多不良反应,有时甚至可导致死亡。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