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铅中毒研究四阶段

铅中毒研究四阶段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60~70年代,铅的测量由化学分析发展到仪器分析,卟啉和血红素代谢相关指标与铅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为研究铅中毒提供了条件。这期间人们研究了血铅与脑、肾、胃肠等脏器的关系,为诊断和预防铅中毒提供了依据,这是铅中毒研究的第三阶段。随后,低剂量铅暴露对接触人员、小儿神经行为、心血管远期危害、生殖功能和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重点,这是铅中毒研究的第四阶段。

经过上百年的研究总结,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经对铅中毒的临床、病理和动物实验有了基本了解,这被看作是铅中毒研究的第一阶段。经过进一步研究铅中毒的发病机制,到20世纪50年代,认识到贫血是由于铅干扰了卟啉和血红素代谢,同时发现,铅主要抑制血红素合成过程中含巯基的酶,而依地酸(EDTA)、青霉胺有解毒作用,这是铅中毒研究的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铅的测量由化学分析发展到仪器分析,卟啉和血红素代谢相关指标与铅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为研究铅中毒提供了条件。这期间人们研究了血铅与脑、肾、胃肠等脏器的关系,为诊断和预防铅中毒提供了依据,这是铅中毒研究的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世界各地工业劳动条件普遍得到改善,而汽车尾气所致的大气铅污染日益加重,迫使人们开始进行低剂量铅暴露对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危害的研究。随后,低剂量铅暴露对接触人员、小儿神经行为、心血管远期危害、生殖功能和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重点,这是铅中毒研究的第四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