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慢性牙髓炎引起的牙龈息肉

慢性牙髓炎引起的牙龈息肉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出现上述各种情况,均可诊断为慢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是后者无自发痛,仅有激发痛,并且在刺激除去后,疼痛迅即消失,同时深龋的牙髓尚未暴露。初期的慢性牙髓炎(未穿髓)可采用间接盖髓术。其他情况的慢性牙髓炎采用去髓术,个别难以行去髓术的后牙也可考虑采用干髓术。

慢性牙髓炎是牙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绝大多数是龋病发展的结果,也可由急性牙髓炎转化而来。其他如牙体慢性损伤或牙周病等,使牙髓长期受外界的刺激或感染,也可导致慢性牙髓炎。

(一)临床表现

慢性牙髓炎的病变程度由轻到重,病变范围由部分到全部牙髓,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它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相差极为悬殊;有的甚至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病例症状均较轻微。

一般有轻度或中度自发痛,经年累月,反复发作,尤在身体疲劳或感冒时。患者大多有轻度到重度不等的自发痛史;对冷热刺激、食物嵌塞等反应不一。有的反应不明显,有的则可引起疼痛,而且在刺激除去后也常常持续一段时间。探查洞底较为敏感,如探及穿髓点时可出血,并感剧痛。后期因尖周牙周膜被累及而常有叩痛。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一般无自发痛。当食物嵌入洞内压迫息肉或有显著的温度刺激时可有不适,如刺伤息肉即可出血。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牙有深龋、较重的牙体慢性损伤或牙周病等,并有轻度或中度自发痛;或仅有激发痛,但有自发痛史;或有长期激发痛,X线片显示尖周已有膜腔增宽、硬板破损;或已穿髓,牙周袋深或根分叉已暴露,但牙髓仍有活力。出现上述各种情况,均可诊断为慢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是后者无自发痛,仅有激发痛,并且在刺激除去后,疼痛迅即消失,同时深龋的牙髓尚未暴露。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牙髓息肉需与牙龈息肉相区别,可用探针轻轻拨开息肉,查明其蒂部的来源。后者多系食物嵌塞等刺激,使牙龈乳头增生而长入邻面的龋洞内。但也有因髓室底穿通后,根分叉处的牙周膜组织增生,由髓室底穿通处长入龋洞内,这种息肉与牙髓息肉极相似,需仔细检查,必要时可做X线片检查其髓室底有否穿通以资鉴别。

(三)治疗

初期的慢性牙髓炎(未穿髓)可采用间接盖髓术。其他情况的慢性牙髓炎采用去髓术,个别难以行去髓术的后牙也可考虑采用干髓术。年轻人特别是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的恒牙,可采用切髓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