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力衰竭病人同时患有贫血怎么办

心力衰竭病人同时患有贫血怎么办

时间:2023-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中,有大约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有报道贫血的发生最高可达55.6%。对于心衰老年病人因多种原因综合致贫血比例更高。但近年来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纠正心衰病人的贫血可明显改善心、肾功能,缓解症状,降低住院率与病死率。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中,有大约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有报道贫血的发生最高可达55.6%。研究表明,贫血的程度与心衰的严重度、病死率、住院频率和住院费用的消耗密切相关。

贫血可以导致心衰,但也可是心衰的结果。可能机制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红细胞生成较少、炎症诱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抵抗、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年老、女性等都是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另外,同时胃肠淤血,吸收功能不良,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蛋白尿,均可诱发缺铁,而引起贫血。对于心衰老年病人因多种原因综合致贫血比例更高。

贫血不但可以是心衰的结果,而且贫血本身也可导致心衰加重。贫血可引起全身组织缺氧,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心率加快,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下降与钠水潴留,增加心脏的负荷。而长期缺血会引发左室肥厚,进一步加重心衰,形成恶性循环。

虽然贫血在心衰老年病人中十分常见,但在处理中常常未被重视,可能的原因是:老年病人中大多贫血程度较轻,而纠正贫血有可能增加血压的升高及血栓形成风险。但近年来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纠正心衰病人的贫血可明显改善心、肾功能,缓解症状,降低住院率与病死率。因此在治疗上,除了针对原发心脏疾患的治疗,强化心力衰竭二级预防措施的基础上,也需要注重对贫血的处理。

临床试验证明:采用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注射铁剂等均可用来纠正心衰的贫血,而贫血的纠正可显著地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分级,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住院频率与利尿药的用量,增加运动耐量和最大运动量时的氧利用,并改善生活质量与营养状态,在部分伴发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肾功能指标也可以得到恢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雄激素对于心力衰竭伴发的贫血也有一定纠正作用,可以考虑在应用红细胞生成素、铁剂的基础上试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