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约南京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制约南京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制约南京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分析由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所以我们首先从南京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着眼,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制约南京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深层原因。通过对南京市实现小康进程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南京的优势在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劣势在生态环境和生活水平方面。
制约南京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分析_走向现代化的南京

第五节 制约南京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由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所以我们首先从南京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着眼,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制约南京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深层原因。

一、由全面小康进程分析南京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优劣势

尽管南京市以市为单位可望在2007年实现“全面达小康”的设定目标,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发现南京的优劣势所在,从而扬长避短,为今后南京的发展找出更为合理的路径。

由江苏省政府统一制定的小康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个大类共25个指标。对南京市该四大类指标发展的进程分别进行分析,可得下表:

表8-8 南京市社会经济各类指标2005、2006年发展进程(单位:%)

img57

资料来源:根据南京市小康进程相关指标分析而得。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南京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大类中率先达到了全面小康标准,而在市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两个大类中却处于滞后状态。其中生活水平大类共包括10个指标,南京2005年就有4个指标未达到标准,分别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了标准。在生态环境3个指标中,2005年南京就有2个没有达到标准,分别为森林覆盖率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2006年森林覆盖率率先达到了小康标准,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2007年才可以达到小康标准。通过对南京市实现小康进程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南京的优势在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劣势在生态环境和生活水平方面。

二、制约南京市现代化进程的深层原因

无论是在分析小康进程中对南京社会、经济各部分进行相互比较,还是在分析基本现代化进程中对南京和“苏南板块”的比较,我们发现,南京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缺点主要集中以下几点:一是南京市民生活水平不够高,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二是南京的生态环境不够好,特别是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万元GDP能耗两个指标严重制约了南京现代化进程;三是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之间发展不均衡,虽然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较好,但生态环境有所欠缺,同时富民不足。当然,指标层面所反映的不足仅仅是表面现象,关键在于从表面现象发现制约南京实现“两个率先”的因素,以便于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南京“两个率先”的进程。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制约南京市现代化进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南京市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城乡差别过大制约了其现代化进程

无论在已颁布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或即将颁布的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是一个核心指标,也是制约南京市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性指标。除此之外,由于各指标数据是通过郊区县和城区加权所得,所以南京郊区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使得绝大部分指标受到影响。我们仅取南京市和苏州市郊县2005年底部分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表8-9 南京与苏州市郊县“十五”末部分社会经济指标对比表

img58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区县(市)的“十五”规划数据整理而得。

由上表可知,南京市4区县的人均GDP不及苏州市4个县级市的一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苏州4个县级市的7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苏州的70%左右。南京郊县与苏州郊县之间的差距,是导致南京市全面达小康进程比苏州滞后两年的主要原因(南京主城区已在2005年与苏州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也是未来制约南京市现代化进程的最关键因素。

2.南京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从生态环境指标而言,南京市与“苏南板块”中的苏州、无锡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与南京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南京市的高能耗产业主要集中在工业,且南京市的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偏重于高投入、高消耗的重化工业,例如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及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金属加工业四个行业2004年终端能源消耗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终端能源消耗量的86.4%。

表8-10 南京市2004年产业结构及能耗分类表

img59

资料来源:《南京市经委、市统计局2004年能源利用状况与分析报告》。

3.南京市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市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石油加工、金属加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也在不断上升,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由1994年的14.5%已经升至2005年的21.8%,是全市各制造业行业中所占份额升幅最高、变化最大的行业。这些都说明南京的工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阶段转变。

尽管南京市的工业结构正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但从技术含量提高上看并不乐观。根据南京市统计局与南京财经大学的课题《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南京市工业的经济效益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即使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目前所从事的也多为相关产品的组装和销售,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尚不具备从事核心元器件的研发能力。一些关键指标,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等,南京远远落后于苏州、无锡等苏南城市。此外,南京市较高的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之间并不成正比。长期以来,南京市科技投入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局面,但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却逐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考虑到南京市现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我们认为,南京市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容乐观。

img60

图8-1 1993—2004年南京市科技活动经费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img61

图8-2 1994—2004年南京每万人申请专利数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4.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不足

尽管从小康指标体系(或现代化指标)中并不能反映出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但发展民营经济是富民之本,并切实影响到指标体系中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相关指标的具体数值,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从纵向上比较分析,南京市民营经济近年呈快速发展趋势。2004年南京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为621.99亿元,比2003年增加27.9%;2005年南京民营经济增加值为820.42亿元,比2004年增加20%,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4.8个百分点,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与无锡并列第一。同时,民营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步增加。

表8-11 南京市2000—2005年所有制结构状况表

img62

资料来源:南京市“十五”资料汇编。

但从横向上与“苏南板块”相比,南京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南京市民营经济总量偏小。2005年南京市民营经济总量在全省仅排名第4位,而苏州、无锡、南通三城市的民营经济总量分别为南京的2.13倍、1.72倍和1.08倍。第二,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充分。2005年南京市民营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4%,分别比常州、无锡、苏州少27.8个百分点、16.4个百分点和9.4个百分点。第三,南京市民营经济结构尚需优化。2005年南京市民营经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7%,与常州和无锡相比要低36.85个百分点和20.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7%,与常州和无锡相比要低17.83个百分点和9.1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