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孝经》《曾子》《子思子全书》的忠奸之辨思想研究

《孝经》《曾子》《子思子全书》的忠奸之辨思想研究

时间:2022-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孝经》一书对中国传统道德影响至深,其影响应该始于孔子与曾子对话之后被记录下来之时。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孔子在《孝经》一书当中所论及的忠德观,对时人和整个先秦时期以及后世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清人阮元根据《大戴礼记》当中的《曾子立事》至《曾子大员》共十篇加以注释,撰成《曾子注释》。研阅《曾子注释》一书,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量的忠奸之辨思想表述,值得加以论述。
《孝经》《曾子》《子思子全书》的忠奸之辨思想研究_先秦忠奸之辩思想研究

《孝经》是孔子回答曾参请教有关如何以孝德侍奉双亲所讲述的尽孝道理,曾参领会以后,加以逐条记录,于是成为《孝经》一书。《孝经》共十八章,大约2000字,历述天子、诸侯、士庶等各阶层尽孝内容以及行孝之功能,视孝为人伦之基、道德之本,所以有孝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重要话语表述。关于《孝经》的古文、今文问题这里不拟讨论,只按照十八章的内容,将其中有关忠奸之辨思想的表述,以语录的形式摘录下来,以便观览: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唐玄宗注:移事父孝以事于君,则为忠矣),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孝经·士章第五》)[69]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以移于君(唐玄宗注:以孝事君则忠)。事兄悌,故顺可以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孝经·事君章第十七》)

《孝经》一书对中国传统道德影响至深,其影响应该始于孔子与曾子对话之后被记录下来之时。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孔子在《孝经》一书当中所论及的忠德观,对时人和整个先秦时期以及后世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对如上几处忠德观表述加以逐一论述。

“以孝事君则忠”与“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分别属于忠德观表述的两种内容。前者为忠德生成论,后者为忠德回报论。忠德生成论不是哲学本体论的生成论,而是道德的施行对象发生转变之后,随之由第一个施行对象所得到服务的道德称呼转换成另外一种道德称呼,这也可以称为道德转换生成论。精心侍奉双亲的美德称为孝德,以侍奉双亲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行动相结合而形成的美德去侍奉君主,就是忠德。由此可知,忠德生成的原始精神渊源是孝德。孔子忠德生成于孝德的忠德观,将“忠”“孝”当成同一个道德问题的两个方面加以关注,是以一分为二或理一分殊的眼光观察问题的结果。与此同时,也为孝子可以转化为忠臣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对忠臣的选拔更具有实际操作的指道意义,那就是忠臣的选拔首先要从孝子群体当中考察,这成为古代官吏选拔重视道德考察制度的基石。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这个忠德观,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值得倍加重视。“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的忠德观,更多强调的是,忠德与孝德并非是某些人所说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完全可以同时施行到位,如果能够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即可获得“保其禄位”与“守其祭祀”的回报,这是典型的忠德回报论。

孔子“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以移于君”的忠德观被唐玄宗解释为“以孝事君则忠(以施行孝德的态度去侍奉君主的美德就是忠德)”。唐玄宗的这个注释并没有新的高明之见,只是将《士章第五》当中的“故以孝事君则忠”的话,移来这里当作注释,等于做了一件以《孝经》注释《孝经》的事情。虽然如此,依然能够表明唐玄宗对孔子如上忠德观有着深刻的领会。孝德与忠德作为人的美德,只是面对着不同的施行对象而生成的道德称呼,这个问题在上面《士章第五》的忠德观论述当中已经说明。所不同的是,作为忠德回报论的话题,这里又续出了“事兄悌,故顺可以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的新表述,为忠臣施行忠德追求“名立于后世”的行动树立了明确目标。与追求“保其禄位”与“守其祭祀”回报不同的是,前者追求的是切身物质利益的回报,这里追求的则是精神利益的回报。孔子不仅没有将忠德的施行者当作与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无关的超人来看待,而且还给设定了具体的物质追求目标与精神追求目标,从而使所倡导的如上忠德观赢得了广泛的亲和。

孔子倡导为人要做君子,为臣要做忠臣,合而言之,要做君子式的忠臣。君子式的忠臣即“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孝经·事君章第十七》)。“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在《左传》一书当中被引用过,其意思是在岗位时要努力考虑如何才能向上级施行好忠德,从岗位上退下来时(包括被割除职务)要深刻反省自己的过错。由上述可知,“进”于“退”构成了一个忠德观表述单元。第二个表述单元是“将顺其美,匡救其恶”,“顺其美”说的意思是,所施行忠德的对象具有美德,就要顺从、歌颂、鼎力支持;“匡救其恶”说的意思是,所施行忠德的对象生出恶德的时候,就要坚决出来制止,以挽救其落入罪恶的深渊。“上下能相亲”是第三个表述单元,说的意思是,忠德的施行者与被施行的对象之间,要建立起相互亲爱的感情,达到上下同德的程度,这一点与墨子倡导的“兼爱”是忠德施行与忠德接受基础的理论,具有相似之处。通过三个表述单元的有机衔接,将忠德观表述得意思层次分明,内容全面,从而促成了规范、可行的特征,可以被奉为纲领性的忠德观。

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所以唐玄宗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知孝者德之本也。”这个结论从《孝经》自身的论述当中也可以找到答案,因此以孝德作为起始点,自然可以发现忠德必然要出现的事实。孔子的这个论理逻辑,为忠臣孝子话语的表述,提供了语词源泉,这是《孝经》一书当中表述忠德观的时候,为后人留下最有价值的东西。

《曾子》一书是后人辑录曾子其人的言行而成的书,在《汉书·艺文志》一书当中可以见到书名,后散佚。清人阮元根据《大戴礼记》当中的《曾子立事》至《曾子大员》共十篇加以注释,撰成《曾子注释》。研阅《曾子注释》一书,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量的忠奸之辨思想表述,值得加以论述。下面摘录出具体语录,以便观览:

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谤,就之不赂,可谓忠矣。(《曾子注释·曾子立事》)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舆。”(《曾子注释·曾子本孝》)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也,礼之贵也。”(《曾子注释·曾子本孝》)

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尽力而无礼,则小人也,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是故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悌弟之谓也。(《曾子注释·曾子本孝》)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礼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曾子注释·曾子大孝》)

君子虽言不受,必忠,曰道;虽行不受,必忠,曰仁;虽谏不受,必忠,曰智。(《曾子注释·曾子制言》)

《子思子》是孔子嫡孙子思所著,《汉书·艺文志》一书当中可以见到书名,此处所见到的《子思子全书》共九篇。其中存在的忠德观话语流量不大,明显不比《孝经》与《曾子》。但也有为数不多的忠德观表述值得关注,下面录出以便观览:

仲尼曰:“道不违人,人之为道而违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子思子全书·内篇鸢鱼第二》,这段文字又见《中庸》)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子思子全书·外篇无忧第四》,此段文字又见《孟子·离娄下》)

《曾子》一书当中的一些话与《礼记》在表述的语法结构上或者是表述的内容上有相近似之处,如“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与《礼记·曲礼上》当中的“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就是典型的例证。但二者有不是完全重复的语句,所以需要加以分别论述。“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是明显的忠德观表述,其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毫不收敛地尽情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欢迎款待,同时也不能过分地要求别人对自己无限的忠诚,(这样才能保全交情)。”[70]参考如上翻译,再与本书的通用表述相结合,可知“不竭人之忠”实际上表述了这样的忠德观:君子不能过分地要求别人对自己施行忠德。这里所说的“君子”,也许是君主,也许是一般的个体。但这个句子当中的主语——“君子”是泛指的君子,而不是特指的君子。这个主语不论是泛指还是特指的忠德观表述,均有出新意义,是对接受施行忠德对象的欲望限制,无疑对施行忠德的主体来说,具有保护尊严的积极作用。相对于《礼记·曲礼上》的如上忠德观表述来看,曾子由此引出的忠德观表述语链加长了许多,给忠德观注入的内容也丰富了许多。曾子的完整表述如此:“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到来的机遇不欢欣,此句又见《礼记·儒行》),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谤,就之不赂,可谓忠矣。”这里所说的“君子”,同样是泛指。泛指的时候,以针对一般人伦关系的发话因素更为突出一些。如“去之不谤,就之不赂,可谓忠矣”明显说的是一般性的忠德表现,或者说更适合于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教化,而不是特指君臣之间的忠臣向君主施行忠德表现。所以曾子的如上忠德观表述,更多的是平民化色彩,伦理政治的色彩不很浓厚。

《曾子》一书有《孝经》第二的倾向,在于其有较多关于孝德的表述,并且专门设有《本孝》《立孝》与《大孝》三章,集中表述了“孝者天下之大经”(《曾子大孝》)的主旨。在这三章当中,一方面论述孝德的重要性,另一方将孝德与忠德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忠”“孝”合一的忠德观,与《孝经》的忠德观在表述的程式上,有相互复制的迹象。下面通过具体论述可以得以印证。“忠者,其孝之本舆”是《曾子本孝》开篇的第一句话,阮元对此的注释是:“事父母以忠,实为本,不以虚饰干誉,且事亲。事君、事长、交友皆贵忠。故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者乎。’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见《孔子家语·弟子行第十二》)阮元的注释还有,不必全录。根据阮元的注释可以看出,“忠者,其孝之本舆(欤)”所说的根本宗旨是:忠德与孝德是人伦道德当中的根本,或者说,忠德以孝德为本,没有孝德,就谈不上有忠德,这个关系在《孝经》一书当中有关的忠德观论述里面已经论述清楚。而从阮元的注释当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对于忠德与孝德关系的解释,还看到了对“忠,德之正也”忠德观的发扬光大表述,而这个忠德观的发扬光大,是由曾子的忠德观引出,可以想到曾子如上忠德观的价值所在。孔子将如上孝、弟(悌)、信、忠称为四德,并高度赞美曾参为“中夫四德者也(四德的完美实践者)”,这就可以看出,曾子这里表述的忠德观当中,有着充分的切身体会内质。“是故君子犹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第四十二》)的忠信道德判断,实是有实践基础的理性总结。

《曾子立孝》篇的第一句话是“君子立孝,其忠之用也,礼之贵也”,也是将孝德与忠德联系在一起的忠德观表述。阮元给上述作的注释是:“忠则无伪,故能爱礼,以行爱敬能敬。《孝经》曰:‘礼者,敬而已矣。’故敬为孝之要道。”阮元的注释是针对曾子的话而发,看似为忠德、孝德与“礼”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出的解释,实际上是为曾子所提到的忠德与孝德以及“爱”“礼”“敬”五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说明。曾子上述忠德观里面的含义,没有被阮元完全挖掘出来,那就是“君子立孝,其忠之用也”一句话里面的意义。曾子在这里所说的意思是,君子之所以要树立孝德,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敬爱父母、兄长,二是为了对外施行忠德。曾子的如上含义可以通过接下来的话给以验证:“故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能畜其子者。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顺其弟者。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孝”“承(悌)”“事(以忠德侍奉君主)”三者,孝德是美德的源泉,悌德与忠德都是具体实践当中所发挥作用的美德,忠德作为美德的作用,应用在君臣关系的表述上,对于臣子来说,就是“事其君”,对于君主来说,就是“使其臣”。曾子的这个忠德观,说出了忠德是臣子将孝德应用到侍奉君主时所表现出来的美德,具有话语表述的开创性。

围绕孝德与忠德关系以及在实践当中的应用等问题,《曾子立孝》还有如下表述:“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尽力而无礼,则小人也,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是故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修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悌弟之谓也。故孝子善事君,悌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悌,可谓知终也。”“孝子善事君”是此处忠德观的中心话题,这个话题是孝子可以转化为忠臣的重复,但表述的语词成分有了很大变化,所以值得引起注意。“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当中所说的忠臣,是一个能够预测出君主需求的、具有多方面先见之明的臣子,这样的臣子就是君主的孝子。在这种情况下,忠臣与孝子已经不是面对不同施行道德对象而创造出来的伦理道德词汇,而是面对君主一个对象而生出的伦理道德词汇。曾子的这种忠德观,在先秦忠奸之辨思想领域,属于首创,具有十分重要的忠臣培养指导作用。“忠爱以敬,反是乱也”是忠德作用论,只要做到君臣之间的“尽力而有礼”,就可以达到“安之”的治理目标。这个忠德作用论与“欢欣忠信,咎故不生”的目标追求完全相同,所以不必要另起话头跟踪追述(指追述“欢欣忠信,咎故不生”的含义)。曾子的忠德观里面还包含着敢于向君主进谏的内容,“微谏不倦,听从不怠”所表述的即是如此。应该注意的是,阮元对此的注释是“不义则谏,义则听从”,其表达的意思十分清晰,忠臣面对君主的不同表现,应该承担起挽救君主的义务,在君主英明正确的前提下,听从君命当然是义不容辞的问题。这个忠德观要求忠臣要有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要充当具有明辨是非的正义精神的体现者,正义事业的担当者,以便避免成为一个盲目的庸人,俯首帖耳的奴才。“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说的是,臣子侍奉君主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表面对君主爱敬,但所尽谏言往往不能切中实质,这种表现可以视为对君主的不忠,所以君主不会采纳。曾子的劝告是,臣子要做到对君主“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即要求君主能够采纳臣子的忠谏,首先臣子要做到依礼进谏忠言。这个忠德观是对臣子提高自身素质要求的又一种表述,而不是鼓励臣子做无原则的随心所欲投机者。

《曾子大孝》篇对孝德重要性强调的倾向与《曾子立孝》篇有相同之处,即强调没有孝德,其余美德都无从谈起。但对孝德所能发挥作用的表述,又有了新的潜台词。请看曾子的如下语录:“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非勇不孝也。”这里把“庄”“忠”“敬”“信”“勇”合在一起,统一纳入孝德的范围之内,并且作为孝德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加以突出强调。后人将曾子的如上语录给予了语序上的稍事修改,使所表达的意思更为明了:“不孝则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战阵非勇,朋友不信。”(杜钦语)这就是说,孝德就像人体的免疫力,缺失以后会生出诸多难以测定的病变。孟子对此有独到领会,所以他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孟子·离娄上》)孟子所云的意思非常明确,这里无需逐句诠释。曾子将“事君不忠非孝也”置于比较显眼的位置,能够表现出对事君忠德颇为重视的注意力。而作为一种忠德观的表述,毫无疑问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曾子在表述“孝者天下之大经也”的道理时,还有“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礼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的长句表述。其他几个句子可以放在一边不管,这里所要关注的是,“忠者中此者也”的忠德观表述。“中”就是“正”,所以“忠者中此者也”是对“忠,德之正也”(《孔子家语·弟子行第十三》)的换一种语序表述。具体来看,由于这里的忠德观是建立在孝德观的基础上发论(阮元对如上几句话注释事如此云:“此皆指孝而言”),所以“中”是对孝德(句子当中的“此”即孝德)的“中”,即对孝德的正确施行,忠德因此也就成了“德之正也”。这个忠德观给人的启示是,对于士人来说,施行孝德的目的除了事亲之外,还必须尽力做到事君,这等于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图式,通过从孝德起到以忠德终的忠德观表述,给予了大力宣传。

《曾子制言》由上、中、下三个部分构成。在《制言中》篇当中,有忠德观表述。忠德观表述从“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说起,直接进入忠德观表述的话是:“君子虽言不受,必忠,曰道;虽行不受,必忠,曰仁;虽谏不受,必忠,曰智。”这里道出了施行忠德会遇到的意外情况:“虽言不受”“虽行不受”“虽谏不受”。曾子给君子指出的努力方向是,不管遇到何种情况,都应该坚持不懈地将施行忠德的努力进行到底——“必忠”。曾子在这里强调忠德施行要做到“士之勿以直言直行为悔”,正确处理好“生以辱”与“死以荣”的关系。曾子将这种施行忠德的执着行为称为“循道而行,衡途而偾,手足不揜,四支不被”,将殷勤侍奉君主、永远不言放弃置于首位。这种忠德观当中充满了谆谆教诲的意味,可以起到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作用。

《子思子全书》的体量不大,其中的忠奸之辨思想话语流量也不大。经过研阅发现有两个段落与忠德观有关,而且还是分别见于《礼记·中庸》篇与《孟子·离娄下》篇当中的文字。分别来看,“忠恕违道不远”是引用“仲尼曰”的话,“其忠且敬也”是引用“曾子反,左右曰”的话,而且其中所包涵的忠德观意蕴不丰厚,故这里不做深刻论述。

【注释】

[1]杨维增、何洁冰著:《周易基础》,花城出版社,1994年,第402页。

[2]张涛注译:《孔子家语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35页。

[3]张觉撰:《荀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67页。

[4]束景南著:《朱子大传》,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张序第1页。

[5]朱熹注,赵长征点校:《诗集传》,中华书局,2011年,第110页。此书将“礼仪”写作“礼义”。当以“礼义”为准,可见《十三经注疏》。

[6]朱熹注:《周易本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9页。

[7]杨维增、何洁冰著:《周易基础》,花城出版社,1994年,第384页。

[8]韩兆琦选注:《史记选注集说》,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62页。

[9]蒋伯潜著:《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3页。

[10]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第46页。

[11]蒋伯潜著:《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54~255页。

[12]张涛注译:《孔子家语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卷六第276页。

[13]彭林著:《〈周礼〉与五行思想新探》,《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

[14]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15]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第64页。

[16]匡亚明著:《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第273页。

[17]匡亚明著:《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第322页。

[18]曹础基著:《庄子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第224页。

[19]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88页。

[20]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89页。

[2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89页。

[22]阮元编:《经籍纂诂》,成都古籍书店,1982年,第104页。

[23]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1989年,第528~530页。

[24]刘梦溪著:《如何评价儒学的历史地位》,见《光明日报》2016年1月18日第16版《国学》。

[25]刘瑛著:《“忠”德新说》,见《光明日报》,2013年7月9日,第11版《理论·学术》。

[26]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第20页。

[27]朱伯昆著:《先秦伦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1页。

[28]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41、218页。

[29]张良年导读,胡真集评:《朱熹〈孟子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30]公曰:“何谓君子?“孔子曰:‘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则以忠化之,侵暴则以仁固之,何持剑乎?’”见张涛注译:《孔子家语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卷一第56页、卷二第108页。

[31]“颜回问小人。孔子曰:‘毁人之善以为辨,狡讦怀诈以为智,幸人之有过,耻学而羞无能,小人也。’”见张涛注译:《孔子家语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卷五第222页。

[32]张涛注译:《孔子家语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卷二第110页。

[33]张涛注译:《孔子家语注译》,三秦出版社,1998年,前言第2~3页。

[34]《〈孔子家语疏证〉提要》,见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华诸子宝藏编纂委员会编:《诸子集成补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册第154页。

[35]王钧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中华书局,2009年,前言第1页。

[36]王钧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中华书局,2009年,第81页。以下资料使用同一版本,下文不再提示。

[37]王钧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中华书局,2009年,第278页。

[38]《〈孔子集语〉提要》,见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华诸子宝藏编纂委员会编:《诸子集成补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册第394页。

[39]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207~208页。

[40]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42~246页。

[41]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70~71页。

[42]《荀子·哀公第三十一》,见张觉撰:《荀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52页。

[43]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05页。

[44]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30页。

[45]陈鼓应引武延绪《庄子札记》观点,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30页。

[46]《勾践伐吴外传第六》,见张觉译注:《吴越春秋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323、328页。

[47]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25页。

[48]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179~181页。

[49]《诸子百家丛书》:《邓析子慎子尹文子鹖冠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页。

[50]朱熹撰,徐德明校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校点说明第1页。

[51]刘兆伟著:《孟子译评》,中华书局,2011年,第221页。

[52]李炳英选注:《孟子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20页。

[53]杨泽波著:《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3页。

[54]杨泽波著:《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5页。

[55]李慧玲、吕友仁注译:《礼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前言第6页。

[56]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1989年,第324页。以下材料均使用同一版本,以后不再提示。

[57]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第328页。

[58]李慧玲、吕友仁注译:《礼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61页。

[59]吕友仁著:《礼记研究四题》,中华书局,2014年,第137页。

[60]班固撰:《汉书·贾谊传》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第2256页。

[61]司马迁著:《报任安书》,见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99~400页。

[62]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第541~542页。

[63]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第542页。

[64]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6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64页。

[66]师为公著:《中庸深解》,作家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67]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第779页。

[68]师为公著:《中庸深解》,作家出版社,2009年,第376页。

[69]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华诸子宝藏编纂委员会编:《诸子集成补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一编。《孝经》《曾子注释》《子思子大全》均出自这个版本,下文不再提示。

[70]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第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