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梁后唐后汉后周

后梁后唐后汉后周

时间:2022-04-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代十国官藏整理二、五代十国官藏整理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战乱不止,但是有些政权还是对其所藏进行了整理,如后唐、后周、南唐等,其中后唐成就显著,并且开了封建官府雕印书籍的先河。后唐对其官藏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并卓有成就。经过庄、明两代的聚书活动,使后唐官藏较为丰富,于是对其所藏进行整理便随之展开。五代十国各政权整理官藏后,是否编制了官藏目录,因史籍缺载,不得而知。

五代十国官藏整理

二、五代十国官藏整理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战乱不止,但是有些政权还是对其所藏进行了整理,如后唐、后周、南唐等,其中后唐成就显著,并且开了封建官府雕印书籍的先河。

后唐对其官藏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并卓有成就。经过庄、明两代的聚书活动,使后唐官藏较为丰富,于是对其所藏进行整理便随之展开。后唐整理官藏始于明宗时期,此一活动,直至后晋代之才告结束。据《册府元龟》卷六百零八《学校部·刊校》记载:“杨凝式,明宗天成初为给事中,凝式精选通儒校定三馆图书。”由此可知,此次整理三馆藏书,是在政府组织下进行的,整理者为时之“通儒”,杨凝式为总校官。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五代时期著名学者。唐末进士,官秘书郎,直史馆。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先后担任涉及官藏事业的官职有集贤殿直学士、史馆修撰、秘书监等,名重一时。他长于歌诗,善于笔札。此次整理官藏,遗憾未见有编目记载。末帝清泰二年(935),再诏学者张昭“加判史馆,兼点阅三馆书籍,校正添补”[108]。就是说,这次整理官藏,任务是校正三馆图籍,期间,如发现缺漏图书,随即添补,领导者为张昭。张昭(894—972)字潜夫,本名昭远,藏书家。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明宗朝,任史馆修撰,撰成《纪年录》和《庄宗实录》有功,“优诏褒美,迁都官员外郎”[109]。后又撰成《武皇以来功臣列传》,再度升迁。他这次对三馆藏书“校正添补”后,又预修了《明宗实录》。张昭历仕五朝,撰写了大量著作。《宋史》本传说他“博通学艺,书无不览,兼善天文、风角、太一、卜相、兵法、释老之说,藏书数万卷。尤好纂述,自唐、晋至宋,专笔削典章之任”。张昭领导校书时,后唐政权已岌岌可危,但此项事业却未停止,由此可见后唐对官藏事业的执著。

后周整理官藏,主要在周世宗时期。据《五代会要》卷十八《史馆杂录》记载:世宗显德二年(955),诏曰:“史馆所少书籍,宜令本馆诸处求访补填,如有收得书籍之家,并许送纳……仍委中书门下于朝官中选差三十人,据见在书各求真本校勘,刊正舛误,仍于逐卷后署校勘官姓名,宜令馆司逐月具功课申中书、门下。”此诏书透露了后周对校书人员管理较严的信息,校勘官对所校之书必须负责,校后署上姓名,呈报中书或门下审查后,根据质量进行赏罚。宋王应麟《玉海》卷四十三《艺文·开宝校释文》记载:“周显德中,诏刻《序录》、《易》、《书》、《仪礼》、《周礼》四经释文,皆田敏、尹拙、聂崇义校勘。自是相继校勘《礼记》、三传、《毛诗音》,并拙等校勘。”后周存在的十年间,整理官藏却一直在进行着。

除上述外,后周还整理了唐陆德明的《经典诗文》和道经书籍等。据《五代会要》卷八《经籍》条记载:世宗“显德二年二月,中书门下奏,国子监祭酒尹拙状称准敕校勘《经典释文》三十卷,雕造印板,欲请兵部尚书张昭、太常卿田敏同校勘。敕其《经典释文》已经本监官员校勘外,宜差张昭、田敏详校。”又,《宋史·尹拙传》亦载:周显德初,尹拙“又与昭及田敏同详定《经典释文》。”可见此事的确实施了。再有,同书《刘载传》记载:“周世宗初,擢知制诰。显德三年,拜右谏议大夫,与右拾遗郑起、尚书博士李宁同校道书。”周世宗崇道抑佛,其重视道籍亦在情理之中。(www.guayunfan.com)而最具历史意义的则是自后唐开始,历经后晋、后汉、后周政府组织人员整理《九经》、最后雕印出售一事,后有详述。

十国中的南唐整理其官藏,从文献记载看,它似乎属于日常性事务。据陆游《南唐书·徐锴传》记载:徐锴“既久处集贤,朱黄不去手,少精小学,故所雠书尤审谛。每指其家语人曰:‘吾惟寓宿于此耳!’江南藏书之盛为天下冠,锴力居多。”可见南唐集贤院藏有图籍,徐锴为集贤院官员,平日里主要负责典藏和整理工作。

五代十国各政权整理官藏后,是否编制了官藏目录,因史籍缺载,不得而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