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触摸的含义是什么?

触摸的含义是什么?

时间:2022-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触摸是人际间相互沟通的手段之一。触摸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既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又受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所有这些行为都在我们每天的人际沟通中不断发生,所有行为都是不同的接触方式,是交往过程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主动触摸对方的人往往是地位较高的人,而且两人之间没有障碍和矛盾。通常,地位低的人往往希望得到地位高的人的触摸,而具有支配性个性的人或者企图显示这种支配性的人,他们往往主动采取触摸行为。
触摸行为_论人际沟通

触摸是人际间相互沟通的手段之一。人们相互沟通中的触摸行为主要包括握手、拍肩、亲吻、拥抱以及拳打脚踢等不同方式。触摸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既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又受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民族和种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表现在触摸方式上往往也大不相同。例如,在西方社会中,熟人相见亲吻、拥抱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在一些东方社会中,则把这种行为方式视为不端或有伤风化。

将触摸看成非言语交流的一种形式而对其觉得更舒服自在,这种重要性在琼斯(Jones)、亚伯勒(Yarbrough,1982)的著作中显得一目了然。他们列举了大量不同的行为类型来说明,我们把触摸作为交际的一种形式,其频率很高。其中有些行为类型如下:

●用来安慰,表达对别人的支持(“你会没事的”)。

●感激别人,表达感谢。

●拉拢,引起双方对亲密无间这个动作的关注。

●表达逗弄的感情或者顽皮的挑衅,主要为了让彼此间的交往变轻松点(“搞那么严肃干吗呀”)。

●表示同意。

●引起别人注意(“瞧那儿”)。

●见面时的问候礼节和结束后的分手礼节。

所有这些行为都在我们每天的人际沟通中不断发生,所有行为都是不同的接触方式,是交往过程的一部分。学会更加有效地与人交往,抚触和身体接触都是非常有用的方法,记住:骚扰和侵犯完全是另一回事。为了展示触摸在沟通交流中的力量,达谢·凯尔特纳(Dacher Keltner,2009)说,只要让一个人在我们的胳膊上抚触一秒时间,人们就能准确猜出(远远超出偶然巧合的水平)这个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同情,是感激,或者是爱。

理查德·赫斯林(Richard Heslin,1983)针对触摸的类型确立了一个分类系统:

功能—职业型:这种类型的触摸指的是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有意识的行为,目的是用来履行某一项特别的任务,这项任务和两人之间的关系毫不相干。那些接受触摸的人一般都会知道触摸的目的只是顺利完成某项工作,比如医生对病人的触摸就是这样。

社交—礼节型:当我们触摸他人以示问候、祝贺或者多少有点认识对方,我们就是在进行社交——礼节性的触摸。这些行为只是执行社交功能的一些简单方式。

友谊—温馨型:这是通过身体触摸来表示对另一个人的喜欢和尚未发展到亲密程度的感情。拍拍后背和用一只胳膊挽住他人就是这样的例子。

爱情—亲密型:这种行为类型的例子包括拥抱、亲吻和爱抚。这些行为主要用来表达浓情蜜意和如胶似漆。

性挑逗型:在知交和密友之间,这类涉及性挑逗的触摸行为可能发生,也可能根本不会发生。

研究发现:60%的人在向另一个人致意和说“再见”时,都使用触摸,而长久分别时的触摸(握手、拥抱等)更为强烈些,因为分别更富于情感。其次,触摸可以传递地位信息。一般来说,主动触摸对方的人往往是地位较高的人,而且两人之间没有障碍和矛盾。所以,在日常交流中,大多是教授、老板、大人主动触摸学生、雇员、小孩。通常,地位低的人往往希望得到地位高的人的触摸,而具有支配性个性的人或者企图显示这种支配性的人,他们往往主动采取触摸行为。还有,触摸可以传递安全信息,使接受者有种慰藉感、舒服感、满足感和受保护感。触摸者和被触摸者都承认,触摸传播的信息常常比讲话更重要。

握手作为在东方文化下最常采用的触摸方式,其含义也非常丰富:

用劲而有力地握住对方的手的人,具有主动、进取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自信心。

无力握住对方的手的人,具有被动、脆弱的性格特点。

握手时手掌冒汗的人,大多数是由于情绪激动、内心失去平衡的紧张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