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拿公家的绝不手软

▲拿公家的绝不手软

时间:2022-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拿公家的绝不手软英国曾经有过这样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无偿向牧民开放。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地增加,公地牧场最终因“超载”而成为不毛之地,牧民的牛羊也因食物短缺而最终全部饿死。“公地悲剧”在英国是和“圈地运动”联系在一起的。解决“公地悲剧”的方法,就是上文提到的把公地的产权明确。对于公家的东西,拿起来绝对不会手软。
▲拿公家的绝不手软_无逻辑,无生活.I

▲拿公家的绝不手软

英国曾经有过这样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称为“公地”),无偿向牧民开放。这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但由于是无偿放牧,每个牧民都想养尽可能多的牛羊,来增加自己的收入。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地增加,公地牧场最终因“超载”而成为不毛之地,牧民的牛羊也因食物短缺而最终全部饿死。这就是“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在英国是和“圈地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十五、十六世纪的英国,草地、森林、沼泽等都属于公共用地。耕地虽然有主人,但是庄稼收割完以后,也要把栅栏拆除,敞开作为公共牧场。由于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养羊业飞速发展,于是大量羊群进入公共牧场。不久,土地开始退化,“公地悲剧”出现了。接着一些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获得土地,开始用围栏将公共用地圈起来,据为己有,这就是我们在历史书中学到的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使大批的农民和牧民失去了维持生计的土地,历史书上称之为血淋淋的“羊吃人”事件。但是书中没有提到的是:“圈地运动”的阵痛过后,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草场变好了,英国人整体的效益也提高了。

由于土地产权的确立,土地由公地变为私人领地的同时,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也更加高效了。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同时,土地兼并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英国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逐渐发展为“日不落”帝国的。

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个例子。假设你是1000多个牧民中的一个,并且你可以选择多养羊或是少养羊。如果大多数人都选择养很多羊,那牧场上的草很快就会被吃光。但是,如果只是你自己选择少养羊,情况也不会有明显的好转。因此,无论是从长期看还是从短期看,最有利的选择就是养很多羊。

解决“公地悲剧”的方法,就是上文提到的把公地的产权明确。当一块地属于自己后,那么你肯定会用心地维护这块地的再生能力了。

占便宜和不被占便宜几乎是每个人每天都在苦苦思索的事。对于公家的东西,拿起来绝对不会手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