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谣的历史溯源

民谣的历史溯源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历史上,民谣频出都是人民反抗统治者的一种武器。这是东汉末年百姓诅咒董卓的民谣。人们用这首藏字的民谣来咒骂他,表达对董卓弄权的憎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士大夫阶层对社会问题不满,便运用民谣表达意见,历史书籍中有许多记载。人民通过民谣宣告明王朝的灭亡,李自成的军队没有民心的支撑,很难以迅雷之势攻入紫禁城。
民谣的历史溯源_舆论学概论

一、民谣的历史溯源

传说尧舜时代,民众和首领都重视民谣,喜欢倾听民谚。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治理得如何,不知人民的反应如何,因而游于康衢听到童子唱:“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于是他满意地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在周代,统治者也比较重视从民间歌谣看人心向背,出现了最初的采风制度。秦汉时期设立了专门的乐府机关搜集民间歌谣,并把得到的民间歌谣编成册子,供人们阅读,与《诗经》里的“雅”和“颂”相似。《古谣谚》、《古今谚》、《古今风谣》、《风雅逸篇》、《山歌题记》等,都保存了古代民谣的许多遗产。《古谣谚序》里解说:“歌、谣、谚皆天籁自鸣,直书己志,自然成文,言有尽而意无穷。”但是,歌与谣是有区别的。《诗经·魏风》里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诗故训传》认为:“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说文解字》里称“徒歌”又叫“独歌”,即不合唱,独自吟诵。

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群众编出民谚抨击现实,是表达心声的一种手段。在历史上,民谣频出都是人民反抗统治者的一种武器。在《续汉书·五行志一》中记载着汉献帝初年京都的一首童谣,是这样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是东汉末年百姓诅咒董卓的民谣。董卓是陇西恶霸,靠镇压农民起义发迹,率兵入洛阳废少帝,另立献帝并专断朝政。人们用这首藏字的民谣来咒骂他,表达对董卓弄权的憎恶。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士大夫阶层对社会问题不满,便运用民谣表达意见,历史书籍中有许多记载。比如,吏治之坏,清代后期已登峰造极,讽刺官吏百态的民谣很多。笔记小说《笑笑录》中有这样一则口诀:“红,圆融。路路通。认识古董。不怕大亏空。围棋马吊中。梨园子弟殷勤奉。衣服齐整,言语从容,主恩宪眷满口称颂。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这是描绘做一任县令,只要为人圆融,路子野,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再加上一副过得去的仪表与谈吐,便可得到赏识。

李自成起义军征战经过的地方,也是民谣传播的路线,起义军还没有到一个地方,那里的市民、农民就开始说唱:“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畅。”

明末,北方各省农民到处传唱这些民谣,用坚不可摧的民意支持了声势浩大的起义。人民通过民谣宣告明王朝的灭亡,李自成的军队没有民心的支撑,很难以迅雷之势攻入紫禁城。在历代王朝,谣谚体现出人民内心的呼唤,是人民的战斗号角,成为鼓舞士气的“言弹”。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民谣:民间的顺口溜,是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一种舆论形态,包含丰富深沉的要求和对现实的评说。民谣一方面表现出民众表达意见的艺术才能,另一方面又是人民流传的口诀,成为民心民意的外化。作为人民斗争的手段,民谣往往是表达真理的非严肃形式,多有夸大其词、挂一漏万的弊病,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