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思想能量的缺失与喜剧噱头的横飞

思想能量的缺失与喜剧噱头的横飞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艺界的一些人随波逐流,以纯“娱乐”的心理与姿态从事创演。
思想能量的缺失与喜剧噱头的横飞_文化正义:消费时代的文化生态与审美伦理研究

一、思想能量的缺失与喜剧噱头的横飞

中国当代美学家高尔泰曾指出:

喜剧的要素是一种深刻的幽默,由于这种幽默总是在荒谬和丑恶中坚持一种被人遗忘了的人的价值和尊严,它又具有一种深沉而又浩大的忧郁的背景。所以另一方面,美学应当把喜剧性和没有思想的可笑性严格区别开来。下流的噱头,庸俗的插科打诨和对于残废者的嘲弄,可以博得市民们的哄堂大笑,却谈不上它有任何审美价值。[36]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大潮背景下,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强联手下,国内大众文化作品的喜剧性迅速被娱乐性和身体快感所裹挟,喜剧性噱头满天飞但喜剧精神基本沦丧。美学思考的缺失、狂欢意识的扭曲、审美正义的虚位以及身体美学生理化、快感美学时尚化,完全取代了真正的喜剧精神;智性的幽默被热闹的忽悠所取代,喜剧的严肃能量被色情的粗俗段子所取代。毫不夸张地说,当前国内的文艺发展面临整体的危机,文艺创演往往打着“观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民粹旗号,呈现普遍性的精神软骨病与谋财疯狂症现象。

在国内,基于迎合市场与讨好受众的商品化的文艺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每年的生产量大得惊人,但能够公映面世的却少得惊人;传媒的国家垄断格局与作品的播出审查制度,进一步助长了当代文艺生态的恶化。国内文艺界把大量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文化的市场化运营中去,事前、事中毫不吝惜传媒造势的铺张,却对文艺作品的内容生产草草应付;在内容生产上,专心于利润的最大化甚至不惜大量地恶插广告,却对基于现实的精神现象学熟视无睹甚至以媚俗、低俗、恶俗为荣。当前文艺作品内容生产的段子化、杂耍化、拼贴化、感官化现象已经到了无以复加且忍无可忍的地步。对于当前文艺生产的困境,著名作家王蒙(1934—)曾不无幽默地说过一个小段子:

有几位文艺界的领导在那儿议论,古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了咱们这儿该怎么办?搜肠刮肚思索良久,有一位领导期期艾艾地说,咱们现在有小品和短信![37]

这当然是一则笑话,但笑完之后再认真琢磨,心里就有些隐隐作痛。毫无疑问,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产生的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国力不可谓不强,作家不可谓不多、创作条件不可谓不优越,可是迄今为止,能拿出的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却最寒碜。若干年后,当后人谈论起我们这一代的代表性文化产品时,恐怕会很为难,因为总不能以简陋、低俗、弱智的小品和(段子)短信来搪塞吧。当然,现在还有相当多的盗墓小说、穿越文学、痞子文学、戏说历史学,但这些形而下的东西能摆上历史厅堂吗?

随着商业社会的形成与新媒体的崛起,艺术创演的“快餐化”与“消费化”日趋加重,宣示崇高理想、塑造高尚人格、弘扬伟大精神、展示美好心灵的审美创造不但沦为苍白的口号与空泛的形式,而且就连幽默中的清透、滑稽里的智性、俏皮中的警醒也日益被娱乐时尚的追逐和声光感官的刺激所代替。文艺界的一些人随波逐流,以纯“娱乐”的心理与姿态从事创演。“今天写,明天演,后天丢”和“说书单纯讲故事,唱曲非要加伴舞,韵诵只把技巧弄,谐谑嬉闹卖粗俗”的偏误现象比比皆是。一些所谓的曲艺“革新”,“小品化”、“歌舞化”倾向十分严重,形成了对曲艺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叙述的表演特质的背离;其中,将“相声剧”当作相声进行经营、指称和宣传的行为,就是这种糊涂“革新”的典型例证。而现在的文艺界“老大”、“一统江湖”的“文艺大佬”赵本山(1957—),面对来自不同方面对于其二人转团队创演的批评,发出“主题就是快乐,快乐就是主题”、“二人转就是大俗的艺术,‘雅’就是二人转的死亡”和“二人转就是野生的艺术”等宣言,体现的不光是对批评的不屑,还透露出有意“放弃担当”、刻意“追求娱乐”和着意“甘当草莽”的艺术操守与审美立场。这些言论一个十分显见的偏颇,就是将艺术的功能简单化、扁平化,将属审美风格范畴而非高下好坏范畴的“俗”与“雅”对立起来并是非化,将艺术创演与精神审美的人文内涵粗鄙化、浅表化。其片面和狭隘,必然会使自身对于二人转“通俗”品格的理解陷入粗俗、低俗乃至恶俗的误会而浑然不觉[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