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技论文同行评议专家选择的声誉管理

科技论文同行评议专家选择的声誉管理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技论文同行评议专家选择的声誉管理吴芬芳摘 要:结合《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的稿件管理实践,对科技论文同行评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对同行评议专家在科技论文评审过程中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以此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在送审稿件时遴选同行评议专家的依据。本文结合《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的稿件管理实践,研究了同行评议专家声誉管理在稿件送审中的应用。
科技论文同行评议专家选择的声誉管理_论文集

科技论文同行评议专家选择的声誉管理

吴芬芳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辑部,武汉 430079)

摘 要:结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辑部的稿件管理实践,对科技论文同行评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对同行评议专家在科技论文评审过程中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以此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在送审稿件时遴选同行评议专家的依据。

关键词:科技论文;同行评议;声誉评价因子;声誉管理

Title:Application of Reputation Management to Peer Reviewer Selection for Scientific Papers

Abstract:Taking the papers management practice of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e problems frequently appearing in peer review of scientific papers are analyzed.Som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ndexes are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peer reviewers’achievement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papers review to support the editors selection.

Key Words:scientific papers;peer reviewer;reputation assessment indexes;reputation management

同行评议制度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却仍然是科技期刊遴选论文最有效、常用的制度[1,2]。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基金项目评审中的同行评议研究较多,对科技论文遴选中的同行评议研究相对较少[3-6]。同行评议专家们的研究领域、专业知识水平、社会关系、个人习惯、身体状况、其他工作任务等情况各不相同,评议活动的结果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评议时长、评议意见客观与否,各不相同。科技期刊编辑在送审稿件时,如何根据同行评议专家的具体情况及其在既往评议过程中的表现,有效地选择合适的评议专家,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结合同行评议专家的具体情况,根据其在既往论文评议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评议某篇稿件时的适宜性,本文称之为同行评议专家的声誉管理。本文结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辑部的稿件管理实践,研究了同行评议专家声誉管理在稿件送审中的应用。

1 问题的提出

同行评议的结果是决定一篇论文被期刊采用与否的关键因素,因而也影响着期刊的质量。科技期刊编辑在送审稿件时,对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编辑的工作效率和稿件的命运。笔者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辑部的稿件管理实践,发现同行评议过程中较集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1)评议不及时甚至遗忘。送审的稿件不能及时审完返回编辑部是稿件管理中常出现的现象。一篇稿件约定1个月审完返回,有可能2个月、3个月,甚至4个月才能返回,编辑一催再催,同行评议专家口头许诺尽快返回,实际上却有可能一拖再拖,有些稿件可能会耗时6个月以上才能返回。有的稿件甚至在编辑催稿时被专家告知丢失了或稿件不属于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编辑不得不再寄稿件或另寻专家审稿,这期间就白白耗费了许多时间和工作,导致编辑的工作被动、被作者误解,作者的时间被浪费,对一些时效性要求较强的稿件和急于得到评议结果的作者来说,损失颇大。究其原因,很多同行评议专家身兼多职,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所以每年5月和11月毕业生答辩时节评议不及时现象尤为突出),或同时为几家编辑部审稿、手头稿件积压较多。也有一些评议专家,稿件评议返回的时间一贯较长。

(2)评议结果太简单。某些审完返回编辑部的稿件,评议意见可能只有一句话、几个字,对稿件的创新性、学术价值、结构和组织、研究方法和基础等无具体评价,也未指出论文中应作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审稿单为例,在“详细审查意见”栏目中,有“综合评价、补充或删除内容、其他修改意见、待商榷或需核实内容”几个部分,某些返回的评议意见这几个部分皆为空白,仅“同意发表”、“建议退稿”或“建议修改后再审”等几个字。

(3)评议结果不客观。某些专家对稿件评议的结果太单一,通过率太高或太低、甚至全部修改后再审。还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审稿单为例,有4种总的评审意见:①不作修改或仅作少量修改予以刊登;②作者修改后刊登(修改意见另附);③作者实质性修改后再审查(修改意见另附);④不予刊登。有些专家审回的稿件,几乎全部通过或全部不通过、甚至全部修后再审。

(4)稿件被专家退回。也有极少一部分稿件被同行评议专家以“不属于本人熟悉的研究领域”或“本人不适合评议这篇稿件”理由退回。这有可能是编辑初审中对稿件的方向把握不准、对专家的研究领域掌握不确切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专家出于某些原因回避评议某些稿件。

科技期刊编辑在送审稿件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同行评议专家,以缩短评议时长、得到更客观的评议结果?本文归纳、设计了一些影响评议过程的因子,评价同行评议专家评议某篇论文的适宜性,以便期刊编辑据此来选择合适的评议专家,以利于评议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些影响因子,本文称之为声誉评价因子。

2 声誉评价因子

结合实践,笔者归纳总结了影响评议过程的若干因素,借鉴基金项目同行评议的相关研究成果[6,7],结合科技论文同行评议自身的特点[8],设计的声誉评价因子分类表述如下。

(1)专家基本信息。包括专家的研究领域、所属单位、身体状况。①专家的研究领域与稿件所属领域一致时记J=1,不一致时记J=0。此因子可细分为大研究领域J1和小研究方向J2两部分,以区分大同行、小同行。一般地,一篇稿件的评议专家中最好既有大同行、又有小同行。②专家所属单位与稿件作者所属单位相同时记D=1,不同时记D=0。编辑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选择与作者同一单位或不同单位的评议专家。③专家的身体状况。专家因疾病或年龄原因身体不佳时,应减少或避免选择此专家。记此因子为H,H=1表示专家身体状况良好,H=0表示专家身体状况不适宜评议工作。

(2)既往平均评议时长。假设某专家已审稿件N篇,所花的评议时间分别为T1、T2,…,TN,则既往平均评议时长T=(T1+T2+…+TN)/N。一般倾向于选择T值较小的评议专家。

(3)既往评议结果分布。记编辑部送审某专家稿件数为M,返回稿件数为N,返回的稿件中通过的稿件数为a,再审的稿件数为b,退稿的稿件数为c,一篇稿件与别的评议专家评议结果一致的稿件数为d。则返回率F=N/M,通过率P=a/N,再审率Z=b/N,退稿率K=c/N,与别的专家相同率G=d/N。考察评议专家给稿件所打分数的分布区间。倾向于选择稿件返回率高且分数分布呈正态分布、与别的专家相同率高、审稿通过率与期刊总体稿件通过率基本一致的专家。

(4)专家已有稿件数,指评议专家手头已有的、编辑部送审的、尚未评议完返回编辑部的稿件数,记为Y,Y为实整数,Y越大表明专家手头积压的稿件越多,越倾向于不选择此评议专家。

(5)社会关系。即使是在双盲审稿的情况下,评议专家也有可能根据学术观点倾向和行文习惯猜测出稿件作者。评议专家和稿件作者的角色并不固定,某些作者同时也是评议专家,评议专家也常常是稿件作者。他们可能之间存在亲友、合作关系,或是竞争关系,又或因为某些原因关系不佳、学术观点不合。这些社会关系会影响稿件评议结果的客观性,是编辑选择评议专家时应注意避开的情况。将此因子记为S,评议专家与稿件作者之间存在需要回避的社会关系时,S取值为0;否则,S取值为1。

(6)个人习惯。这个因子针对评议专家一些不具有普遍性的带个人倾向的行为,具体考虑以下两种情况。①由学生代为评议稿件。由熟悉某具体研究领域的博士生承担评议工作,在国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是较为普遍的做法,有其优点(如评议较快、较认真)(缺点是博士生视野可能较窄,也存在评议稿件被泄密和抄袭的可能),但在国内学术期刊界一般未见这种做法。编辑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考虑这个因子。这个因子记为X1,取值0或1,1表示此专家有学生代为评议稿件的情况;0表示无此情况。②评议意见简短,不具体。将此因子记为X2,取值0或1,0表示此专家评议意见太简单;1表示无此情况。

(7)其他工作任务。目前,国内的同行评议专家都并非专职,一般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有他们自己的工作任务。在他们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时,兼职的审稿工作自然会受到影响。编辑需要和评议专家们保持较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动态,在他们其他工作任务繁忙(如毕业生答辩和科研项目结题)时减少送审稿件数或不送审。可将此因子记为Q,Q=0或1,0表示现阶段此专家其他工作任务繁重,不适宜评议工作;1表示此专家其他工作任务情况正常,对评议工作影响不大。

3 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管理

分析上节所述评价因子对评议过程产生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是非型因子,具有一票否决权。这类因子包括研究领域因子J、所属单位因子D、身体状况因子H、社会关系因子S、个人习惯因子X1、X2、其他工作任务因子Q;另一类是数值型因子,可用数值来描述其对评议过程的影响程度。这类因子包括既往平均评议时长T、返回率F、通过率P、与别的专家相同率G、专家已有稿件数Y。

对第一类因子,可进行逻辑“与”运算来判断某个专家是否适宜被选作某篇稿件的评议专家。例如,假设编辑部倾向于选择与作者不同单位的评议专家、能接受学生代为评议、不接受太简短的评议,则某位与作者不同单位、相同研究领域的专家,身体状况良好、与作者无竞争或合作关系、其他工作任务一般,其是非型因子“与”运算的结果为

J∧D∧H∧S∧X1∧X1∧Q=1∧1∧1∧1∧1∧1∧1=1

编辑部可选择此专家作为这篇稿件的评议专家。如果编辑部在专家所属单位、个人习惯上倾向性不同,则可改变相应因子的赋值,是非型因子“与”运算的结果也会相应改变。

对经过第一类因子考察为合格的候选专家,可进一步进行第二类因子考察。对第二类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求他们的加权和,作为选择评议专家的依据。各因子的权重由编辑部根据实际情况(更重视哪一方面)来决定,例如,某些时效性要求高的稿件需要加重评议时长的权重。需要对第二类因子进行一些数学处理,使他们的数值大小与反映评议专家适宜性的方向一致。对既往平均评议时长T、专家已有稿件数Y取倒数(Y为0时,取值1);对通过率P,计算其与期刊总体稿件通过率的相符程度,稿件通过率相符程度高的专家得分高。返回率F、与别的专家相同率G高的专家得分较高。

4 结语

本文归纳、设计的评价因子考虑了科技期刊编辑选择论文同行评价专家时涉及的部分影响因素,但并不全面,编辑部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另作增减。本文仅是抛砖引玉,提供一种思路,为科技论文同行评议专家管理的信息化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锋,梁樑,苟清龙,等.同行评议制度缺陷的根源及完善机制[J].科学学研究,2008,26(3):569-572.

[2]吴锦雅.同行评议面临的问题与可行性措施[J].编辑学报,2011,23(3):238-240.

[3]李芬,朱紫阳,丁枝秀.关于中国同行评议研究状况的分析报告:基于CNKI核心期刊的文献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09(3):177-182.

[4]聂兰英,王钢,金丹,等。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J].编辑学报,2008,20(3):241-243.

[5]徐彩荣,李晓轩.国内外同行评议的不同模式与共同趋势[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5(2):28-33.

[6]杨正,梁樑,杨锋.同行评议结果的可信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4):58-61.

[7]郑称德.同行评议专家工作业绩测评及其指标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2(4):10-13.

[8]朱美香.审稿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J].编辑学报,2005,17(2):99-100.

作者简介

吴芬芳(1979—),女,硕士,《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辑部,编辑。通信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29号《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辑部(邮编:430079)。电话:027-68778465,15391539072。电子邮箱:00008225@whu.ed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