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审稿科学管理,切实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水平

加强审稿科学管理,切实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水平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结果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本刊的审稿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机电工程》是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机电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如何选聘科技论文审稿专家将直接影响到审稿的质量。这便导致审稿出现时滞,使编辑部不能及时给出对稿件的处理意见,并给作者以满意的答复[4]。有的审稿人还担任行政职务、或是学科带头人
加强审稿科学管理,切实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水平&;;_论文

加强审稿科学管理,切实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水平
——《机电工程》杂志探索提高审稿质量的方法

罗向阳,李 辉

(《机电工程》杂志社,杭州 310009)

摘 要:本文总结了《机电工程》杂志审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部分审稿人审稿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审稿不及时,审稿意见简单、模糊、意见空洞;还有些审稿意见虽有学术评价,却无具体修改内容,缺乏参考价值;审稿意见不能突出重点,针对性不强,等等。以上问题曾经使杂志社处于无法依据审稿专家的意见来判定稿件取舍的尴尬境地。针对上述问题,本刊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系列措施,主要包括:重视量化审稿和规范稿件评估;建立动态的审稿人数据库,对审稿质量、审稿快慢等情况进行定量评价、档案登记;不断扩大审稿人队伍;适当提高审稿费,加大刊物宣传力度,让审稿人乐于审稿;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审稿人的积极性,等等。实践结果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本刊的审稿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会;科技期刊;审稿质量;审稿人

Title:Strengthen the Peer Review of Scientific Journal Management,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Journal Quality and Level—Journal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Journal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including part of the manuscripts examiners are half-hearted with no responsibility,not examining the manuscripts in time,and suggestions of the examination are simple,vague and blank etc.The questions mentioned above,make the publisher hard to decide the reception of the manuscripts.To solve the problems,this periodical analyzes a series of measures,mainly including quantifying manuscript examination;building dynamic referee database;expanding the referee team;rising the referee’s salary etc.Practice shows that these measures have obvious positive func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nuscripts.

Key Words:understand;science journal;manuscript examination quality;manuscript examiner

1 引言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一般实行编辑初审、专家评审和主编(或编委会)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责任编辑的初审稿主要是对稿件进行大体上的浏览,审查其形式是否符合本刊的发表要求,如论文的写作格式、大小标题、图表设计是否符合规范,使用的参考文献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文字表达、逻辑结构是否严谨,内容是否有剽窃抄袭或重复发表的现象等[1]。而稿件学术水平、创新性、实用性的评价则主要由专家来审查,因此选择合适的审稿人尤为重要。《机电工程》是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机电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近年来,本刊针对以往外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本刊认定的审稿人应该有的综合素质[2],科学有效地选聘审稿人,并加强了审稿过程中的管理。

如何选聘科技论文审稿专家将直接影响到审稿的质量。这里,结合本刊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遴选审稿人的体会,和大家作交流。

2 审稿中经常出现的普遍问题

我们对本刊近年来收到的约500篇抽样外审审稿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显示:稿件的审稿时间平均为16天;其中审稿质量较高的占60%;另外40%的审稿意见,不是评语照抄或泛泛而谈文中观点,就是评语寥寥无几,不能提出可供编辑部参考的意见,使杂志主编很难根据其审稿意见对稿件作出正确判断,审稿的意义不大。本刊在审稿工作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如下。

(1)审稿人虽然研究领域与送审稿件相同,但由于大学科、小分支的原因,因研究方向不太对口而无法审稿的现象比较多[3]

(2)审稿意见空洞,以正面肯定、八股文式的评语较多;还有些审稿意见只有学术评价,却无具体修改内容,没有指导作者对文章进行实质性的修改;有些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很多,却不能突出重点,评审时修改意见提得不全面,针对性不强,等等。

(3)审稿人未予回复。由于审稿人调离原单位,或出差、出国,或是社会活动较多无暇审稿,许多稿件一旦寄出,便杳无音信,或者长时间之后才知道是什么原因审稿未成。这便导致审稿出现时滞,使编辑部不能及时给出对稿件的处理意见,并给作者以满意的答复[4]。相对来说,国外专家比较“诚信”,如果答应审稿,他们便会认真去做并确保及时完成,否则会推迟审稿邀请。

(4)审稿人由于身体健康原因,或者对稿件内容不熟悉而将稿件退回,编辑部必须重新选择合适的审稿人,使审稿时间延长。

(5)由于受杂志社经济状况的限制,审稿费相对偏低,再加上有些审稿人工作繁忙,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审稿,草率从事;部分审稿人审稿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审稿意见简单、模糊,审稿不及时。

(6)资深专家、学者审稿时间长。资深专家、学者知名度高,担任社会职务多,社会活动多,难以有足够的精力确保审稿工作的质量。有的审稿人还担任行政职务、或是学科带头人,日常工作忙,缺乏审稿的投入意识,往往不能及时审阅稿件,编辑部催了,就笼统地写几句套话敷衍了事[5]

(7)审稿专家人数少,送审文章多,也使稿件评审质量下降,时间延长,很难达到理想的审稿质量要求。

(8)部分审稿人不太熟悉送审稿件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其审稿质量可想而知。

(9)个别审稿人门派观念较重,会对不符合自身研究兴趣的研究方法及成果轻易地进行否定。反过来,对较符合自身研究喜好的文章则有些心存偏袒,不自觉地降低审稿标准。

(10)个别审稿人在评审时较注意作者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力,对名作者和小人物作品区别对待,殊不知名家也有随手凑数的低水平文章,难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3 加强审稿管理

审稿工作是评价论文学术水平和控制期刊质量的手段,是维护刊物专业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保证。审稿工作在整个编辑出版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6]。当前各学科不断涌现出新技术和新成果,众多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从而使审稿工作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近年来,我刊对审稿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审稿方法、审稿项目和总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笔者参考其他杂志的经验,结合本刊实际工作,得出一些加强审稿管理工作的对策及体会,供大家参考。

3.1 了解和尊重审稿人的意愿,把握审稿人的心态

通常编辑人员对评审专家了解不够,本刊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审稿人[7]。实践中我们经常到高校院系了解其在研课题和研究进展。送审时特别注意:第一次都与审稿人进行电话联系,确定审稿人近期工作安排,将待审稿件与审稿人进行交流[8]。对于初次审稿者,本刊在送审时附上便条,提请审稿人仔细阅读审稿要求;对于有争议的文章,则告知侧重评审部分,并请审稿人尽量提供具体意见。在得到审稿人首肯后,再用电子邮件的形式请审稿人审稿,尽量做到送审前心中有数。另外,编辑注意每次都要将作者对于审稿意见的回复甚至申诉及时告知审稿人,并对其审稿表示感谢。我们曾经接触一些年轻的审稿人,他们反映说审稿后看到作者的回复,心里有一种考试通过的感觉。毕竟审稿人在品评作者稿件的同时,自己的学术水平也摆在作者的面前,接受作者的品评。

3.2 重视量化审稿和规范稿件评估

本刊参考其他高水平的杂志的审稿单,科学合理地修订本刊的审稿单。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审稿单中相对来说是一份标注清晰、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的量化审稿单,至今已修订了八版。本刊的审稿单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1)本文是否存在抄袭?

(2)文题是否确切、精炼,并与正文内容相符?

(3)摘要是否满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要素?英文时态、语态是否准确?

(4)前言是否开门见山道出本文的背景与目的?

(5)正文审核:①结构是否恰当?②层次是否清楚?③重点是否突出?④论点是否明确?⑤叙述是否通顺?⑥讨论是否符合逻辑?⑦是否有对该研究领域他人已有成果、水平的表述?⑧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缩写是否合乎标准?

(6)该文是否提供了丰富、重要和最新的参考文献?

(7)该文创新性如何?实用性如何?学术水平如何?

(8)您对该文的熟悉程度?

(9)该文质量综合评价如何?

(10)该文详细修改建议如何?

(11)您对该文的总体评价意见如何?您的最终审稿处理结果如何?

(12)送审日期/审毕日期(以便杂志社对审稿是否及时进行评价)。

这样的审稿单便于审稿人了解我们杂志对审稿的具体要求,可以对论文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我们杂志的审稿质量。

3.3 建立动态的审稿人库,对审稿质量、审稿周期等进行定量评价、档案登记

早在5年前本刊就建立起了审稿专家库(审稿专家登记表),项目包括:单位/部门/职务/职称(硕、博导)/学历,照片,出生年月,通信地址/邮编/邮箱,手机/QQ,您能够提供审稿服务的学科领域/您的研究领域或能够撰稿的专业方向,个人简介(简历),您适合的每月审稿数量,您对提高咱们办刊水平的建议,您是否可以推荐其他审稿人,您的填表日期,等等。对每一位审稿人都建立:审稿周期/审稿质量的评价。其中,审稿质量评价项目主要有:审稿意见是否详尽而明确?有无具体的修改内容?有无论文修订稿?审稿意见针对性强不强?审稿意见对编辑部取舍稿件是否有参考价值?等等。由专人负责定期对审稿人的工作进行定量评定。

一般经过2~3次的审稿,就可以断定该审稿人是否胜任。对因各种原因不能继续承担审稿任务的专家进行调整,如对于出现两次以上审稿意见简单、模糊,审稿不及时的审稿人,我们会将其排除在本刊的审稿人队伍之外[9]

3.4 注重审稿人队伍的培养,不断扩大审稿人队伍

对每一位审稿人审稿是否积极、是否认真负责、审稿意见是否具体,编辑部是最清楚的。许多人开始时并不熟悉审稿工作,但是对存在审稿经验不足的人,只要是其工作态度积极,具有奉献精神,我们都会在审稿互动沟通过程中有意加以指导,或者请优秀审稿人介绍审稿经验,争取将其培养成合格的审稿人。同时,我们还在杂志社网站上刊登启事,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荐为本刊审稿专家。

本刊每年都在不断增聘审稿人。在选聘审稿人时注意不只局限于知名专家,而是有意识地重点吸纳一些有专业造诣的中青年专家,这些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专家们年富力强,工作积极性高,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对本专业国内外最新进展的跟踪能力强;同时在选择中青年审稿人时,也不拘泥于学位、职称甚至年龄,选择的范围也不局限在省内高校,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约请专家。随着审稿队伍的发展壮大,审稿人的负担逐渐减轻,文稿审回的时间大大缩短,审稿质量不断提高。目前,《机电工程》杂志年收稿量近1300篇,审稿专家200多名,可较好地满足论文的严格评审需要。

3.5 重视发挥编辑审稿的作用

专家诚然是审稿的主要力量,但编辑本身的审稿力量也不可或缺,因为编辑在长期的稿件编辑、审查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的编辑在工作中有时会遇到,有些很有创新价值的论文可能因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被审稿人否定了;但却可能会被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责任编辑发现,把它发掘出来。在送审前,编辑要注意在初审基础上提出几条审阅建议供专家参考,这样专家的审阅意见也就越发具体而且富有针对性。

因为,审者因此可以这么说,专家的审稿是必要的,编辑对稿件的审查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审稿活动中,专家审稿和编辑审稿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3.6 适当提高审稿费,加大刊物宣传力度

随着国内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国内对中文期刊英文内容(如摘要)的要求也逐年提高。本刊的审稿要求中,对于英文摘要的评审,需要专家判断英文表达意思是否准确无误外,还要对英文表达是否纯正进行评价,因此其审稿工作量相对也更大。为此,本刊适当提高了外审的审稿费额度[10]

同时,我们还通过审稿老师的渠道,在他们所在高校或学术圈中,对本刊进行宣传和推荐,扩大了本刊在高校(尤其是外省重点高校)中的影响力。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稿人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7 充分尊重审稿人,调动审稿人的积极性

我们每期杂志印出来后要及时寄送给审稿人一份,并以此为契机保持与他们的经常性联系;对于他们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办法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同时,我们学习国外期刊审稿的工作做法,做到不管编辑部最后是否尊重专家意见,杂志社都会告知审稿人该稿件的最终结果。

本刊还注意倾听审稿人这一群体的想法与体会,适时地召开审稿人座谈会听取意见(倾听从审稿人角度出发如何改进审稿的意见),有意去了解审稿人的审稿经历、遇到的问题、对本刊的建议,以知己知彼更好地开展审稿工作;开展本刊优秀审稿人的评选表彰活动,等等。此外,我们还准备学习国际期刊的做法,在杂志每年最后一期上鸣谢审稿人。

4 结语

总之,我们充分认识到审稿工作对于一个期刊的重要性,加强审稿工作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多管齐下,千方百计地逐渐形成一支优秀的审稿队伍,来保证刊物的质量。

通过以上的举措,对提高我们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是期刊影响力扩大,稿源扩大,稿件质量提高,基金论文比增长;其次是审稿队伍扩大,审稿时滞缩短,审稿质量提高;尤其是影响因子近年来逐年提高,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机电工程》在国内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复合影响因子从2009版的0.306(在84种期刊中排名第24位),上升到2011版的0.748(在86种期刊中排名第8位)。

参考文献

[1]黎贞崇,唐莲英.网络审稿人的选择及实现方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5(1):68-70.

[2]张建荣.高校学报审稿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2):59-60.

[3]赵丽莹,冯树民,刘彤,等.如何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J].编辑学报,2007(1):92-93.

[4]王化伟.选准审稿人—学术期刊编辑的重要职责[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46-48.

[5]顾泉佩.应用中国知网查询论文审稿人的方法[J].学报编辑论丛,2007(0):94-97.

[6]陈翔,王昌栋.《广东药学院学报》多途径挑选审稿人的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6):670-671.

[7]夏爱红,是雅蓓,周广礼.如何选择审稿人[J].编辑学刊,2001(5):50-51.

[8]金伟.利用各单位的网页快速准确地选择审稿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505-506.

[9]吴云霞,侯旭光.科技学术期刊审稿人的遴选及其职责[J].华北农学报,2004,19(S1):186-188.

[10]肖静,陈银洲.选择合适审稿人提高刊物学术质量[J].编辑学报,2005,17(1):64-65.

作者简介

罗向阳(1970—),男,《机电工程》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科技期刊研究工作。通信地址:杭州市大学路高官弄9号(邮编:310009)。电话:0571-87239525。电子邮箱:luoxiangyang2010@163.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