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何为“新移民”

何为“新移民”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部门对新移民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新移民问题的重视,推动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所谓新移民,一般是指改革开放后移居国外的中国大陆公民。提出为避免“敏感”和引起新移民与老华侨的矛盾,应称呼为“新华侨”,等等。③身份构成,对原留学人员是否应纳入新移民或新华侨的范畴,有关部门一度有争议。根据我国国籍法规定,他们具有华侨华人身份,因此,学成后留居当地的留学人员应视为新移民。
何为“新移民”_跨越与转型:国际商务视野下的华侨华人与华商

“新移民”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华人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进行国际迁移的中国大陆人口。之后,国外及国内媒体开始使用这一概念。90年代以后,“新移民问题”引起国内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重视,也引起欧美有关国家的密切关注。有关部门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较早意识到新移民问题的存在及其重要性,把对新移民问题的调研及做好新移民工作调整为其工作的重点。外交部、国务院侨办等部门从1995年起都明确了做好新移民工作的重要性,并开展了新移民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全国政协港澳台侨联络委员会于1995年11月至1996年5月组织了新移民专题调查,并于1997年5月召开了“新移民专题研讨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关部门对新移民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新移民问题的重视,推动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移民问题也成为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个热点。所谓新移民,一般是指改革开放后移居国外的中国大陆公民。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有关部门,起初对新移民这一提法都存在争议。

(一)新移民概念的界定

有关新移民概念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①时间界限。有人主张应界定为“二战以后”或“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有人主张采用“20世纪后期”或“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时限的界定。②地域范围。有人主张新移民不仅包括大陆,还应包括港澳台的移民及东南亚等地的华人再移民。③身份构成。有人主张新移民不应包括以留学名义出国、学成后留居当地的原留学人员,特别是公派留学人员,因为他们是以求学为目的而不是以移民为目的而出国,尤其是公派留学人员承担着报效祖国的责任和义务,承认其移民身份不利于鼓励他们学成回国服务。④还有人对新移民这一称谓提出异议。提出为避免“敏感”和引起新移民与老华侨的矛盾,应称呼为“新华侨”,等等。

虽然有种种争议,但大多数人认为,用新移民这一概念指代改革开放后移居国外的中国大陆公民还是较为科学的。这是因为:①从时间上讲,改革开放是大陆公民移民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水岭。1949—1978年,因私出国者只有21万人,1978年至2000年左右,因私出国人数已达400万人,属永久性迁移的已有200万人以上,这种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显然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因此,以改革开放划定时间界限是合理的。②从地域上来看,不主张包括港台移民,因为港台地区的移民与大陆移民虽然同属中国移民的范畴,具有文化和种族上的共性,但前者移民的背景、动机和类型都不同于后者,也就是说前者具有不同于后者的特点,因此不主张将其纳入新移民的范畴。至于东南亚等地的再移民更不宜包括在中国新移民的范畴之中,因为他们是属于第三国的移民活动。③身份构成,对原留学人员是否应纳入新移民或新华侨的范畴,有关部门一度有争议。实际上,将留学作为移民手段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而非中国所独有;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少以留学始、以居留终的留学人员已取得所在国居留权或已加入所在国国籍。根据我国国籍法规定,他们具有华侨华人身份,因此,学成后留居当地的留学人员应视为新移民。④对于是采用新华侨华人还是新移民这一称谓,多数人主张采用新移民而不是新华侨华人的称谓,理由为移民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十分广泛,是国际通用的概念。因此,用移民的称谓更科学、贴切。

(二)新移民的产生背景

1.国内因素

改革开放是新移民产生的一大背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新移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对公民出国限制较严,再加上二战后形成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中国与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这就使中国公民的出境实际上处于中断状态。从1949年至1978年间批准的因私出国者仅21万人,且多为归侨侨眷出国探亲。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情况大为改观。改革开放对新移民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方面,二是观念方面。一方面,国家的出入境政策放宽,特别是1985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的颁布及随后有关细则的制订,简化了出国手续,极大地便利了中国公民的移居活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海外关系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有海外关系的归侨侨眷成为与海外联系最积极活跃的一部分,封闭已久,国门洞开,人们迫切希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走向外面的世界,于是纷纷寻找机会出国。在这种现实可能和主观要求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的“出国热”,从而形成了目前颇具规模和影响的新移民群体。

2.国际因素

一些国际性的背景及因素也对新移民的产生起着较大的作用。①有些国家放宽了接纳移民的政策,特别是废除了对华人的歧视性法令,放宽了中国公民的入境限制。②有些国家出于招揽优秀人才等需要,特别欢迎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些都成为吸引大陆新移民的拉动力。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移民活动发生的原动力。二战后国际移民活动的主流就是从经济欠发达国家移民到经济发达国家。谋求经济地位的改善,追求更好的生活一直是移民最主要的动因,这也成为大陆新移民的主要移民动机。

(三)新移民的特点

与老一辈华侨华人相比,新移民在移民类型、来源与流向、职业选择等方面都表现出新的特点。

1.类型

新移民主要包括家庭团聚移民、留学移民、投资与技术移民、劳工移民及非正常渠道移民等几种类型。其中以家庭团聚移民、留学移民数量居多,尤其是留学移民,伴随20世纪80年代政策的宽松及留学热的出现而急剧增加,以其群体庞大、素质高、适应性及活跃度强而引人注目;投资和技术移民的数量则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吸引此类移民力度的加强而呈上升势头;非正常渠道移民也表现出多发的态势,数量庞大,并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引人关注。

2.来源与流向

比起老一辈华侨华人主要源自传统侨乡,新移民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尤其是留学移民,主要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大中型城市;非正常渠道移民则主要来自边境省份及受移民文化影响的传统侨乡的周边地区。据流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流向西方发达国家,以美欧日澳等为主,这类人数较多,是新移民的主体,且以留学移民为主、家属团聚移民次之;另一类流向传统的华人移民目的地,如东南亚、美洲,人数相对较少,早期移民多为家庭团聚,后期主要为事业发展,人员主要来自侨务大省福建、广东、浙江的重点侨乡周边地区。

3.职业选择

新移民突破了老一辈华侨华人以“三把刀”为主的传统行业的取向,职业选择日趋多元化。但北美与欧洲新移民的职业选择各有特点:在北美,以留学生和技术移民为主体的新移民具有知识层次高、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贡献大;在欧洲,中餐业仍是华人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西欧尤为突出,与此不同的是在南欧特别是在法国、意大利及西班牙,不少新移民涉足皮革业和服装业。此外还有一部分新移民借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机遇,利用中国商品价格的优势,涉足商品的批发、零售与进口贸易、超级市场、房地产及金融业

此外,新移民还普遍具有文化层次较高、年轻人占有相当比例、适应性强、与祖(籍)国联系密切、有较强的认同感、融入当地社会较主动积极等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