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陆宏弟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地处欧洲中心,是一个多文化的世界大都市。1900年,柏林及其附近地区民众图书馆已增至28所,藏书量由3000册至10 000册不等,读者以工人为主。1907年建立的柏林市图书馆是民众图书馆的中心图书馆。2005年起,柏林州政府图书馆并入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柏林州政府图书馆与德国城市研究所等单位有密切合作关系。
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_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述略

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陆宏弟

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地处欧洲中心,是一个多文化的世界大都市。柏林共有12个区,总面积892平方公里(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38公里)[1]。截至2011年12月31日,人口3 501 872人。[2]

柏林是著名的欧洲古都,始建于1237年。建城人是勃兰登堡边疆伯爵阿伯特,因伯爵的绰号叫“熊”,后人就一直以一只站立的黑熊作为柏林城的城徽。1415年,柏林—科恩成为勃兰登堡邦国的首府。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定都柏林。1945年纳粹战败后,苏、美、英、法四个战胜国分区占领柏林。此后,随着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分别成立,柏林便分为东、西两个部分。196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修建了柏林墙,将东、西两区隔离。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柏林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次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决定,柏林为德国统一后的首都和政府所在地。1999年,在经过了一系列城市改造工程后,德国首都从波恩迁回柏林。柏林同汉堡、不来梅三个城市为德国的市州,因此,柏林市亦称柏林州

第一篇 历史与现状

一、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1.柏林公共图书馆的起源

(1)德国公共图书馆的起源

“1661年,勃兰登堡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Friedrich Wilhelm)把他建在柏林宫殿一翼的私人图书馆捐出,建成了选帝侯图书馆(Churfürstliche Bib-liothek zu C9lln an der Spree),每天对公众开放,由他本人直接过问领导,这便是德国公共图书馆的起源。”[3]昔日的选帝侯图书馆就是如今的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的前身。[4]

(2)柏林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包括柏林在内,德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是在1871年德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来的、主要是英美两国的影响和刺激。1841年,历史学家、政治家弗里德里克·冯·劳麦(Friedrich von Raumer,1781—1873)赴美访问,看到那里的公共图书馆,深受启发。回国后,他在柏林组织了一个“科学演讲俱乐部”(Verein für wissen-schaftliche Vortrage),用该俱乐部的收入,于1850年在柏林建立了4所公共图书馆。[5]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民众教育推广协会”的推动下,柏林等大城市兴起建立民众图书馆之风。19世纪末,已形成一个独立的公共图书馆系统。1900年,柏林及其附近地区民众图书馆已增至28所,藏书量由3000册至10 000册不等,读者以工人为主。1907年建立的柏林市图书馆是民众图书馆的中心图书馆。[6]

1954年在西柏林设立美国纪念图书馆(Amerika-Gedenkbibliothek)。

img116

ZLB柏林市图书馆馆区外景          (摄影/余辰杰)

2.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Zentral-und Landesbibliothek Berlin,ZLB;英文名称:Berlin Central and Regional Library),又译为“柏林州立中心图书馆”,此前,多直译为“柏林中央暨州立图书馆”、“柏林中央和地区图书馆”、“柏林中央暨地方图书馆”等。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现隶属于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基金会(Stiftung Zentral und Landesbibliothek Berlin)。截至2012年底,该馆共有3个组成部分,即:柏林市图书馆(Berliner Stadtbibliothek)、美国纪念图书馆、柏林州政府图书馆(Senatsbibliothek Berlin)。

1995年,前西柏林的美国纪念图书馆与前东柏林的柏林市图书馆合并为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并成立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基金会负责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运作。2005年起,柏林州政府图书馆并入柏林州中心图书馆。[7]

(1)柏林市图书馆

柏林市图书馆成立于1907年10月15日,坐落于东柏林的宫殿广场(Schlossplatz),馆址是曾作为皇家马厩的里贝克楼(Ribbeck-Haus)——该建筑建于1624年,是柏林最古老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1908年,市议会原定建设一所新馆,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搁浅。1953年,柏林医学图书馆并入柏林市图书馆。

(2)美国纪念图书馆

美国纪念图书馆建于1954年,坐落于西柏林的哈雷岸(Halleschen Ufer)。该馆建立时,“不仅为此一孤立的城市服务,并为全德国提供了一所西方型式图书馆的范例”[8]

img117

ZLB美国纪念图书馆馆区          (摄影/余辰杰)

(3)柏林州政府图书馆

柏林州政府图书馆建于1942年,由柏林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创建,是城市研究与法学专业图书馆。2005年起,柏林州政府图书馆并入柏林州中心图书馆。2011年5月30日起,该馆从位于夏洛滕堡—威默尔斯多夫区(Charlotten-burg-Wilmersdorf)的恩斯特路透楼(Ernst-Reuter-Haus)迁至位于米特区(Mit-te)的柏林市图书馆馆区的里贝克楼重新开放。柏林州政府图书馆与德国城市研究所(Deutschen Institut für Urbanistik)等单位有密切合作关系。

3.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的历史与现状

(1)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的历史沿革[9]

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又被译为“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基金会图书馆”、“柏林普鲁士文化财产国家图书馆”、“柏林国家图书馆”等。其渊源则可追溯到选帝侯图书馆。

选帝侯图书馆 1659年4月20日,勃兰登堡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在出征途中在丹麦的日德兰半岛(Jutland)命令枢密院在柏林创办一所图书馆。1661年,选帝侯图书馆建成开放。馆址位于柏林,在宫殿侧翼的御药房的顶楼。该馆的大藏书室长150尺、宽40尺,里面陈列着许多美术作品,装饰着不少的图画。此外,还有一个存放写本的圆形特藏室,以及一个阅览室。1688年,该馆已有图书20 600余册、手稿1618件。1699年起,该馆享受呈缴本的权利,普鲁士刊印的书籍因此而有所增加。

皇家图书馆 1701年,选帝侯图书馆更名为“皇家图书馆”(K9nigliche Bib-liothek)。1740年,弗里德里希大帝(Friedrich der Groe)即位时,皇家图书馆馆藏图书约72 000册、手稿3000件。1774年起,着手兴建位于俄泊拉拿兹(Opernalatz)俗名为“五斗柜”(Kommode)的新馆。1780年12月至1782年8月,御药房顶楼的馆藏被转移至“五斗柜”新馆。1784年,启用新馆。不过,新馆主体建筑直到1788年才全部封顶落成。在新馆洛可可式的正厅大门上,以拉丁文铭刻着——“精神食粮”(Nutrimentum Spiritus)。馆内有一座大厅和两个侧厅,还有一间冬天可以取暖的阅览室,内有8个座位。1786年,弗里德里希大帝去世时,该馆馆藏已增至15万册。1810年,皇家图书馆改属普鲁士内政部文化司。当时,洪堡(William Humboldt)任文化司司长。1840年,该馆馆藏已达32万册。1871年,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后,普鲁士皇家图书馆逐渐变成国家中心图书馆,承担多项全国性图书馆业务,诸如:制定统一编目规则;出版新书通报目录(即后来的柏林目录);编辑普鲁士联合目录(后为德意志联合目录);编辑摇篮本联合目录;设立“德国图书馆参考咨询部”;编纂期刊联合索引;制作外国期刊联合索引,等等。该馆1885年的工作条例规定,该馆应尽最大努力把德文书籍收藏齐全,同时,适当地收集外国图书。1887年制定的借书规则,允许把图书借出馆外。1902年,该馆馆藏图书120万册、手稿3万件。1909年,该馆馆藏图书已超过125万册。[10]

普鲁士国家图书馆 1914年3月22日,皇家图书馆由“五斗柜”馆舍正式迁至菩提树下大街现址。[11]菩提树下大街馆舍于1903年动工,1914年落成,馆舍总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1918年12月,皇家图书馆更名为“普鲁士国家图书馆”(Preuische Staatsbibliothek)。1922年,成立地图部(舆图部)和东亚部;1924年起,成立德国馆际互借服务中心。纳粹时期,普鲁士国家图书馆隶属于帝国科学、教育暨大众文化部,并承担负责编制德意志联合目录、统筹协调德国图书馆的国际馆际互借政策等多项国家图书馆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火燃及普鲁士国家图书馆。1941年4月9日,英国皇家空军轰炸该馆建筑。该馆300万册馆藏、7万件手稿、5万件原稿,以及其他特藏资料与目录分两阶段疏散至29处安全储藏地。1945年2月,菩提树下大街馆舍的穹形屋顶阅览厅建筑的40%毁于战火,穹形屋顶、门窗、电气设备和馆藏严重受损。由于盟军对柏林进行猛烈轰炸,致使该馆建筑受创严重,被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闭馆。

一分为二 二战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分裂,普鲁士国家图书馆馆藏亦被迫一分为二。东德政府在前普鲁士国家图书馆菩提树下大街原址设立德意志国家图书馆;西德政府则于西柏林成立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收藏过半前普鲁士国家图书馆馆藏。

德意志国家图书馆 二战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分别由英、法、美、苏四国占领。普鲁士国家图书馆位于苏联占领区内,苏联军政府下令恢复图书馆的运作。1946年2月6日,普鲁士国家图书馆再度对外开放。1946年10月1日,普鲁士国家图书馆被改名为“公共学术图书馆”(ffentliche Wissenschaftliche Bib-liothek)。《公共学术图书馆章程》将该馆定位为东德学术研究与提升所有阶层教育的中央学术暨文化机构。1950年3月16日,东德政府将科学文献总部(Zentralstelle für Wissenschaftliche Literatur)及图书馆学研究所(Zentralinsti-tut für Bibliothekswesen)设于该馆。1954年10月1日,再次更名为“德意志国家图书馆”(Deutsche Staatsbibliothek)。1955年,德意志国家图书馆制定新章程,明确规定该馆的建筑、组织机构、收藏范围与保存维护传统等职责,充分显示该馆跨区域功能的特色。1968年,东德通过法令,规定德意志国家图书馆为东德的中央学术图书馆,负责收藏东德境内重要学术文献,提供信息服务,并负责国内与国际图书馆联络事宜。德意志国家图书馆依法履行多项跨区域图书馆职责,成为东德的国家图书馆之一。

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 二战后,在西德境内发现170万册前普鲁士国家图书馆馆藏,1946年至1947年,这批资料被送往黑森州的马尔堡(Mar-burg),成立“黑森图书馆”(Hessische Bibliothek),并由黑森州政府拨经费负责维护。同时期,又发现22 000件前普鲁士国家图书馆馆藏,其中包括手稿、档案、摇篮本及珍善本资料;1948年,图宾根大学图书馆受托保管这批文献。1949年4月1日,黑森图书馆更名为“西德图书馆”(Westdeutsche Bibliothek)。1957年7月25日的联邦法与1959年的联邦宪法通过后,成立了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负责管理前普鲁士王国遗留的图书馆、档案馆及博物馆。1962年,联邦立法通过,西德图书馆隶属于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1968年,立法通过,西德图书馆更名为“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馆址由马尔堡迁至西柏林的波茨坦大街,并于1978年12月15日正式启用。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为跨区域的综合图书馆,其馆藏重点为人文科学、法学、中东研究、亚洲研究、地图、政府出版物及外国报纸。其跨区域性职能包括:与德意志图书馆研究所合作开发德境之期刊数据库;负责编辑柏林联合目录;负责出版会议论文总目录;编纂中东图书联合目录;等等。此外,负责西德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任务,并成为科学期刊与政府出版物收藏中心。

合二为一 1990年8月31日,两德政府共同签订统一条约。该条约第35条第5项规定:因战后事故遭受割裂之前普鲁士国家收藏文物,包括两所图书馆与柏林博物馆,应于柏林复合,而其管理权暂由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负责。依据该条约,德意志国家图书馆自1990年10月3日起,更名为“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德意志国家图书馆”(Deutsche Staatsbibliothek in der Stiftung Preuische Kulturbe-sitz)。1991年2月,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委员会决定,将东柏林的德意志国家图书馆与西柏林的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整合成“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并将普鲁士国家图书馆时代的馆藏重新整合在一起。1992年1月,两馆整合成“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整合后的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馆藏图书约800万册。其馆舍则分落两处:菩提树下大街馆舍为1号馆(又称“旧馆”),波茨坦大街馆舍为2号馆(又称“新馆”)。1号馆负责收藏普鲁士时期的资料、1955年及以前的出版物、手稿、音乐典藏、地图、儿童与青少年读物等。该馆区主要以典藏及学术研究为主,大部分馆藏仅供馆内阅览。2号馆负责收藏1956年后出版的文献、政府出版物与会议录、报纸,以及地区性特藏如东欧、中东与东亚各国的出版物等。该馆区以图书外借及信息服务为主。[12]

(2)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的现状

在整个德国乃至所有讲德语的国家,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是最大的综合性学术图书馆。[13]该馆隶属于普鲁士文化基金会,面向所有16岁以上人士开放。

img118

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菩提树下大街馆舍    (摄影/余辰杰)

硬件资源 截至2011年,该馆主要馆舍一座位于菩提树下大街,另一座位于波茨坦大街。其主建筑面积125 938平方米。此外,在西码头(Westhafen),设有报纸部和少儿图书部。菩提树下大街馆区现有大楼建于1903年至1914年。该建筑中心有穹形屋顶的阅览室曾在战争中严重受损,后毁于一旦[14],自2006年起,在原址重建。[15]波茨坦大街馆区于1977年建成,1978年12月投入使用。[16]

该馆设有信息与数据管理部、行政部、馆藏建设部、编目兼学术服务部、读者服务部、保存和数字化部、全国书目服务部。此外,还设有10个特藏部门:手稿部、音乐部、地图部、早期印刷书籍部、东欧部、东方部、东亚部、少年儿童图书部、报纸部、BPK图片社(全称:BPK艺术、文化和历史图片社)。[17]

在菩提树下大街馆区,设有普通阅读室(2个)、早期印刷书籍部特藏阅览室(古籍善本阅览室)、音乐部、地图部、古版书(Inkunabeln/Wiegendrucke)特藏阅览室,以及信息中心。在波茨坦大街馆区,设有普通阅览室(1个)、多个特藏阅览室——手稿部、地图部、东亚部、东方部、东欧部等特藏阅览室,以及书目信息(Bibliographische Auskunft)阅览室。此外,在西码头的临时性(intermistisch)馆区,设有报纸部阅览室,以及少年儿童图书部阅览室。[18]

菩提树下大街馆区的普通阅览室及特藏阅览室共有300张阅览桌;波茨坦大街馆区的普通阅览室及特藏阅览室共有810张阅览桌。[19]2009年至2011年,该馆共有1336个阅览座位[20],其中,包括189个设有计算机的阅览座位(又译为

img119

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波茨坦大街馆舍内景    (摄影/余辰杰)

工作站”)。[21]

人力资源 2008年至2011年,该馆正式编制员工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截至2011年,共有713名正式编制员工。

表1 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员工人数统计(2008—2011)

img120

资料来源:SBB-PK各年的《年度报告》。

文献资源 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的馆藏着重于人文社会科学,主要包括:图书1000余万册,其中包括20万余册珍本;古籍4442册;订阅现刊与专题论文丛书25 000种、电子报刊22 000种、订阅报纸350份;西方人的手稿18 500件;东方人的手稿42 170件;亲笔签名321 000份,其中包括莱辛、歌德、克莱斯特的亲笔签名;乐谱手稿66 700件,其中包括巴赫的全部手稿、莫扎特存世手稿的80%、贝多芬的第4、5、8、9交响曲手稿;乐谱印刷本46万册;名人遗物(Nachl-sse)1600件,其中包括赫尔德、艾辛多夫、豪普特曼、潘霍华、格林德根斯、富特文格勒等名人的遗物;门德尔松家族档案;地图和地图集110万份;缩微胶片270万件;图片文件1350万张。[22]此外,还有4300个数据库。[23]

该馆97%的馆藏为闭架书库;只有3%的馆藏供开架阅览。[24]

服务时间与业务统计数据 该馆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周日及公众假期闭馆),每周开放约70小时,其全年开放时间属于“工作日+周末”一类。详见该馆开放时间统计表(见表2)及各馆区开放时间表(见表3、表4、表5)。此外,该馆网站24小时均可在线访问。该馆2008年至2011年度的业务统计数据见表6。

表2 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开放时间统计(2008—2011)

img121

资料来源:SBB-PK各年的《年度报告》。

表3 波茨坦大街馆区开放时间[25]

img122

表4 西码头馆区开放时间[26]

img123

表5 菩提树下大街馆区原开放时间[27]

img124

注:菩提树下大街馆区自2012年8月12日至2013年3月中旬闭馆。[28]

表6 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服务数据统计(2008—2011)

img125

img126参见:1.hbz.DBS 2009-Wissenschaftliche Bibliotheken-Gesamtstatistik[R/OL].[2012-12-30].http://www.hbz-nrw.de/dokumentencenter/produkte/dbs/archiv/auswertungen/wb_gesamt_inkl_151_09.pdf.2.hbz.DBS 2010-Wissenschaftliche Bibliotheken-Gesamtstatistik[R/OL].[2012-12-30].http://www.hbz-nrw.de/dokumentencenter/produkte/dbs/archiv/auswertungen/wb_gesamt_10.pdf.3.hbz.DBS 2011-Wissenschaftliche Bibliotheken-Gesamtstatistik[R/OL].[2012-12-30].http://www.hbznrw.de/dokumentencenter/produkte/dbs/aktuell/auswertungen/wb_gesamt_11.pdf.

img127按: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联机书目检索系统(Online-Katalog der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网址:http://www.stabikat.de/)可查询该馆馆藏之图书、期刊和电子文献。

二、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层级架构

1.德国图书馆的体系结构

德国的图书馆服务体系由4个层级组成,分别满足公众不同层次的文献信息需求。

第一级:乡村或小镇的公共图书馆、分馆或流动图书馆之类的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满足读者对于文献信息的基本需求。第二级:市立公共图书馆,尤其是中心图书馆,满足读者较广泛的文献信息需求。第三级:通过州立图书馆、大都市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区域性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的协作,满足读者的专业文献信息需求。第四级:国家级图书馆、专业图书馆、设有专藏的大学图书馆以及3所中央专业图书馆,满足读者高度专业化的文献信息需求。其中,第三级图书馆所提供的专业文献信息包括:科研与教学、专业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娱乐[29]

在市中心图书馆之下是区图书馆及其分馆;有些中心图书馆之下只有分馆,没有区图书馆。有些公共图书馆附设音乐图书馆,可借阅乐谱、音乐类图书及激光唱片等。[30]

德国大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层级架构的大致情况见《德国大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结构模型》(图1)。

img128

图1 德国大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结构模型[31]

2.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层级架构

(1)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层级架构概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柏林,有一所属于第四级的图书馆,即德国最大的综合性学术图书馆——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该馆虽然也对公众开放,通常被归类于以科研工作者和大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学术图书馆”(Wissen-schaftliche Bibliotheken,又译“科学图书馆”),而不被归类于“公共图书馆”。该馆与德国国家图书馆(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位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Bayerische Staatsbibliothek)以及3所分别位于汉诺威、科隆和基尔的中央专业图书馆同属国家级图书馆(Bibliotheken von nationaler Bedeutung,即Libraries at National Level)。[32]德国国家图书馆是德国最大的图书馆(馆藏文献2600万件),它由以下几个机构合并而成:建于1912年坐落于莱比锡的德意志图书馆(Deutsche Bücherei)、建于1946年坐落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德意志图书馆(Deutsche Bibliothek)、原坐落于柏林的德国音乐档案馆(Deutsches Musikarchiv)。[33]事实上,德国音乐档案馆从1970年起就已成为德国国家图书馆的一部分;2010年12月起,已从柏林迁至莱比锡。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德文名(Zentral-und Landesbibliothek Berlin)和英文名(Berlin Central and Regional Library)明确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它既是柏林州的中心图书馆,又是一所州立图书馆,并且是区域性(地方性)的图书馆。该馆是柏林州最大的以普通民众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公共图书馆,属于第三级图书馆。

柏林共有12个区,各个区均有1所含有区名的城市公共图书馆(stadtbib-liothek)。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为这些区馆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使其能顺利运作。[34]此外,柏林各区分别有若干所中小型公共图书馆(ffentliche Bibliothek-en),其中包括教育培训中心的多媒体中心或视听资料馆[35],详见表7(柏林公共图书馆数量统计表)。

表7 柏林公共图书馆数量统计(2008—2010)

img129

资料来源:柏林州政府文化事务办公厅(Senatskanalei-Kulturelle Angelegenheiten)。

img130按:各区城市公共图书馆包括教育培训中心的多媒体中心或视听资料馆(Mediotheken)。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还负责将柏林各公共图书馆组织成为一个联合体,并把联合体的检索系统电子化。作为柏林地区以及柏林与其他地区馆际互借系统的中心,柏林州中心图书馆负责给柏林各区图书馆提供馆藏,或者替它们办理向其他州借用图书的手续。[36]

简而言之,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层级架构的定量描述见表8。

img131

图2 柏林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趋势(2000—2011)

表8 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结构统计

img132

注:此处的“公共图书馆”(Offentliche Bibliotheken)包含ZLB,但不含SBB-PK。

资料来源:2007年至2009年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数据和业务数据(Data of the public libraries for the basic- and performance data 2007 to 2009)。

img133ZLB属于第三级图书馆。这些独立的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则属于第一级、第二级图书馆。

img134按:流动图书馆(Mobile Bibliotheken)也叫“汽车图书馆”(Autobüchereien)或“图书巴士”(Bücherbusse),由公共汽车或拖车(Sattelschlepper)专门改装而成,一般配有计算机设备供订阅或查找文献。在德国,大约5%的区县及3%的大城市都有流动图书馆。

img135 Redaktion Christiane Bierend.Die Berlinerffentlichen Bibliotheken 2009 in Zahlen[R/OL].[2013-01-01].http://www.berlin.de/imperia/md/content/sen-kultur/bibliotheken/jahresbericht___b_2009.pdf?start&ts=1301571557&file=jahresbericht___b_2009.pdf.

2000年至2008年,柏林的公共图书馆数量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73所锐减到2008年的86所;2008年至2011年,柏林的公共图书馆数量略有变化,但基本保持稳定。截至2011年,柏林的公共图书馆共有近90所。(详见表9)

表9 2000—2011年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业务统计

img136

注:统计数据包含ZLB,但不含SBB-PK。

资料来源:2009-2012各年度《柏林统计》(小型版)

网络版“德国柏林图书馆分布地图”(Map of Libraries:Berlin,Germany)展现了柏林的图书馆的大致分布情况。(见图3)

img137

图3 德国柏林图书馆分布地图

(2)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之业务统计

2008—2010年柏林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按区统计[37]见表10。

表10 柏林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按区统计(2008—2010)

img138

资料来源:柏林州政府文化事务办公厅

img139按:统计数据中包括教育培训中心的多媒体中心或视听资料馆(Mediotheken),但不包括在德国通常被划入“学术图书馆”大类的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另据《柏林统计2011》(小型版)记载,柏林公共图书馆(Offentliche Bibliotheken)2002年、2006年、2010年的馆藏文献总量分别为:7594千件、7622千件、7490千件;2002年、2006年、2010年的馆藏外借量分别为:18 757千件、21 483千件、23 579千件。参见Amt für Statistik Berlin-Brandenburg.Die kleine Berlin—Statistik 2011[R/OL].[2013-02-02].http://www.statistik-berlin-brandenburg.de/produkte/kleinestatistik/AP_KleineStatistik_DE_2011_BE.pdf.

表11 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业务数据统计(2007—2009)

img140

资料来源:2007-2009年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数据和业务数据(Data of the public libraries for the basic- and performance data 2007 to 2009)。

第二篇 个案与分析:柏林州中心图书馆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案例,主要依据《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指标体系》的定义、方法及“关于指标体系的说明”进行统计与计算;从时效性和可获得性出发,主要统计了2008年至2010年的数据;原始数据来自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相关网页、国际图联大都会图书馆专业组(Metropolitan Libraries Section of IFLA)公布的年度统计调查报告[38](以下简称“IFL A年报”)、《柏林统计年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网站所公布的《年度报告》,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文献。

三、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服务资源

1.硬件资源

(1)馆舍面积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是德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39]该馆拥有2处馆舍:位于柏林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克罗伊茨贝格区的美国纪念图书馆和位于米特区的柏林市图书馆。

2007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总面积为4.2万平方米,当时,柏林州政府图书馆尚未迁至柏林市图书馆馆区。[40]

(2)分馆数量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不设分馆,但是,该馆包括3个组成部分:美国纪念图书馆、柏林市图书馆、柏林州政府图书馆。2011年5月30日起,柏林州政府图书馆已迁至柏林市图书馆馆区。[41]

美国纪念图书馆馆区 位于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克罗伊茨贝格区,该馆区包括:信息服务区、音乐区、影视资料区与艺术品借阅区(Artothek)、人文与社会科学区、语言文学及地理区以及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区域。

柏林市图书馆馆区 位于米特区,该馆区包括:信息服务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区、科学技术与体育区、医学区、经济学区、法学区、柏林研究中心、历史特藏部、多媒体学习中心(E-LearnBar),以及柏林州政府图书馆。

柏林州政府图书馆 包括:地方政府研究、城市化(城市发展)、管理学、区域规划、空间规划、公法等区域。

(3)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

截至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共有603台,其中171台可以上网。

读者凭借书证即可免费借用图书馆的电脑,或者上网。使用时间有限制:办公用个人电脑(使用Word、Excel等,仅在柏林市立图书馆)每天限3小时以内;上网电脑(在美国纪念图书馆和柏林市立图书馆),每台每次限30分钟以内。

表12 2008—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统计

img141

资料来源:IFLA年报。

2.人力资源

(1)员工总数

截至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有325名员工,其中,专业人员319名。[42]

(2)员工培训

德国的图书馆十分重视在职培训。图书馆管理人员经常参加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培训。在职人员的专业培训有脱产、业余和自学三种方式。“如果是参加一些直接跟该工作人员在图书馆的工作有关的培训,图书馆是会让工作人员脱产去参加培训的。有时候,培训班的费用是由图书馆来负责的。不少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工余时间去接受培训,尤其是参加一些与自己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培训;也有一些德国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会用自学的方式来加强自己的学识。近年来,因为在互联网上关系到图书馆学的网页已越来越多,自学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43]

在德国,每年举办的图书馆员进修班约有800个,内容丰富多彩。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底,汉堡应用科学大学在“图书馆竞争力网”的帮助下,创办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门户网站“Wissen-bringt-weiter”(知识帮助您走得更远)。该网站为图书馆员广泛提供相关在线培训课程信息。[44]

(3)薪酬职级

在德国,在公共机构经营的图书馆中,图书馆专业人员分公务员和职员两类。

在所有公共服务机构中,公务员有4种不同级别:普通级、中级、高级、更高级。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薪酬也依照这4个级别确定。级别与学历、职业培训和工作性质有关。

在大多数学术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员工分4种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

1级:学术馆员;

2级:大专或本科馆员或者大专或本科信息管理师;

3级:文献信息服务技术员或助理馆员;

4级:半熟练的从事基础工作的图书管理员。[45]

3.文献资源

(1)馆藏总量

据各年度的报告,柏林州中心图书馆馆藏情况见表13、表14。

表13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馆藏分类统计

img142

注:原始数据来自IFLA年报。

表14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馆藏总量统计

img143

注:2008-2010年数据来自IFLA年报;IFLA年报未提供2007年馆藏总量数据,该年度数据来源为《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基金会董事会2008年度报告》[46]

(2)馆藏年增长率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馆藏年增长率见表15。

计算公式:馆藏年增长率=(当年馆藏总量-前一年馆藏总量)/前一年馆藏总量

表15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馆藏年增长率统计

img144

由此可见,2008年至2011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馆藏平均年增长率按件数计算约为0.64%左右。

4.经费保障

(1)年经费预算总量

表16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年经费预算总量统计

img145

注:原始数据来自IFLA年报。

从2008年至2010年来看,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年经费预算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2)千人年均购书经费

据IFL A年报中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年书刊采购经费和《柏林统计年鉴》中的常住人口数量,测算出千人年均购书经费。(见表17)

表17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千人年均购书经费统计

img146

(3)人力资源投入

据IFL A年报数据,经测算,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人力资源投入情况见表18。

表18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人力资源投入统计分析

img147

由此可见,2008年至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用于人力资源上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平均高达46.7%,很显然,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每年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所达到的程度颇高。

四、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1.服务数据统计(2008—2010)

(1)千人年均注册读者数

表19 2008—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注册读者数统计

img148

注:注册读者数来自IFLA年报;人口数据来自《柏林统计年鉴》。

2008—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千人年均注册读者数3年平均约为26。统计表明,3年来,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千人年均注册读者数略呈下降趋势。

(2)千人年均到馆次数

经测算,2008年至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到馆人次统计见表20。

表20 2008—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到馆人次统计

img149

注:到馆人次数据来自IFLA年报。

计算表明,2008年至2010年,柏林常住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到馆约4.1次,可见,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对当地常住读者的服务效率是相当高的。

(3)图书馆主页点击率

据IFL A年报提供的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每年的“虚拟到馆人次”,经测算,2008年至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主页点击率见表21。

表21 2008—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主页点击率统计

img150

统计表明,2008年至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主页点击率有逐年下降趋势。

此外,该馆每位持卡读者均可在家中电脑上查阅图书馆的网上资料。该馆整理完成的1799年至1995年柏林地区居民地址及电话数据库成为网页上点击人数最多的内容。[47]

(4)外借馆藏的流通量

据IFL A年报数据,经测算,2008年至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外借流通情况见表22。

表22 2008—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外借统计

img151

由此可见,2008年至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年均外借馆藏数量为4 006 586册次(件次),馆藏文献每年的平均流通次数为1.2次左右,其流通馆藏的使用情况略呈逐年下降趋势。

(5)注册读者数字化文献合法下载次数

据IFL A年报数据,2010年度,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注册读者数字化文献合法下载次数为人均0.133次,无其他年度数据。(详见表23)

表23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注册读者数字化文献合法下载次数

img152

(6)参考率

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电子信息咨询2112次,这些咨询全部通过电子邮件或网上填表进行。

2.投入产出效能分析

(1)注册读者年均进馆次数

据IFLA年报数据,2008年至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注册读者年均进馆次数约为15.8次。这个数字表明,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服务确实比较能够吸引读者。

表24 2008—2011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注册读者进馆统计

img153

img154

ZLB-柏林市图书馆阅览区 (摄影/余辰杰)

(2)注册读者年均图书资料外借量

据IFL A年报数据,经测算,2008年至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注册读者年均图书资料外借量见表25。

表25 2008—2010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注册读者年均图书资料外借量统计

img155

注:外借图书资料总数含电子文献下载量。

五、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服务政策

1.服务规章与服务标准

(1)读者注册

注册 读者注册需持一张有效的身份证、护照或警方登记证明;如果符合优惠条件,须持相关证明。15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要有父母或监护人的签名。学校、幼儿园或托儿所等机构的员工为所在机构办理机构用户卡,须持机构介绍信,并携带员工本人的身份证、护照或警方登记证明。读者可在美国纪念图书馆馆区和柏林市图书馆馆区的外借处登记办证。读者须同意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使用条款,方可通过注册。注册后的读者证可在柏林公共图书馆网通用,自签发之日起1年内有效。

借书证 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办证及补发新证的收费情况有明显区别,详见表26。

表26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读者注册、办证收费标准一览

img156

阅览证 阅览证免费,有效期为一年。办理阅览证须持有一张官方颁发的照片和地址齐全的有效身份证件,注册地址不必是德国。凭阅览证可以在阅览室阅览杂志,但不能外借。

(2)外借量

读者凭一张有效借书证最多可借60件文献。不同类型的文献的外借期限并不相同[48],详见表27。普通文献均可续借。专业文献借阅期限仅限1个星期,不可续借。彩印美术作品与雕塑、摄影、版画、油画等艺术品的外借期限有所不同,可续借,但续借期限为28天。

表27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流通规则

img157

(3)其他借阅规则[49]

归还 读者可通过还书机归还文献。在柏林市图书馆馆区有两台还书机;在美国纪念图书馆馆区,则有4台机器可供选择。设于图书馆外墙的自动还书机,可提供全天候自助服务。

有的文献上贴有不适合在自动还书机上归还的标签。读者应在相关服务区域的开放时间内,将其还到相关服务区域。从设在美国纪念图书馆馆区的艺术品借阅图书馆借来的艺术品,须在美国纪念图书馆馆区归还。

如果读者要在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归还从其他成员馆借阅的文献,每件文献需收取0.75欧元的运输成本,反之亦然。不过,从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借阅的文献,在美国纪念图书馆馆区归还,或在柏林市图书馆馆区归还,都是免费的。文献归还后会有收据,建议读者保留3个月左右。

罚款 对于所借文献逾期归还或者续期后过期归还的,需按每天每件计算收取罚款,罚款标准:儿童和学生每天每件0.10欧元;其他读者每天每件0.25欧元。

2.服务时间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包括美国纪念图书馆馆区、柏林市图书馆馆区2个馆区,各馆区分别包括若干区域或部门,其开放时间分别见表28、表29。[50]

值得一提的是,该馆的网站24小时均可访问;网站上供读者“外借”的电子文献24小时均可“借阅”。此外,设于图书馆外墙的自动还书机,可提供全天候24小时自助服务。

表28 美国纪念图书馆馆区开放时间

img158

表29 柏林市图书馆区开放时间

3.物流体系

柏林12个区的所有读者都可借阅从柏林公共图书馆网(Verbund derffentlichen Bibliotheken Berlins,VBB)书目系统中检索到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图书或其他文献。读者通过互联网在线发出定单,图书馆通过邮局将图书或其他文献邮寄给读者。归还时,读者同样可将图书或文献寄给图书馆。[51]

从2008年夏季起,VBB增加了新的功能,读者每天24小时都可通过网络“借阅”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和区图书馆的电子文献。

第三篇 技术与互动

六、技术引擎对服务体系的重组再造

截至2012年11月,以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得到全面应用。

1.网络数字服务

(1)在线书目查询与续借

截至2012年11月,通过VBB,可以在线查询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2700万件馆藏文献,其中包括柏林州政府图书馆的馆藏。持证读者可以在线查看借阅期限,并办理续借手续;还可免费使用“蒙青格尔档案”(Munzinger Archiv),检索、浏览有关时事、国家、人民、纪念日、体育、电影和音乐等信息。

此外,持证读者享受“一卡通”服务,即,持有一张借书证,可在VBB的所有成员馆内使用。

(2)图片式公共检索目录(IPAC)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图片式公共检索目录(Imag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IPAC)数据库收录了柏林市图书馆馆区收藏的1994年及以前出版图书的扫描卡片目录。这些书3天之内可以拿到。1956年之前出版的文献,仅供阅览,不外借。

图片式目录IPAC收录了西柏林图书馆1990年前的700万张卡片目录的数字化图片,其中大部分尚未输入数据库。

(3)在线文献荐购

读者可在线填写表格,向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提交推荐购买书籍、电影或CD的建议。荐购建议无论采纳与否,图书馆均会告知读者。

(4)电子文献借阅

通过柏林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借阅门户网站VOeBB24平台,读者可以下载并借阅(或借用)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电子音频和电子视频等各种数字化文献。[52]

截至2013年3月5日,VOeBB24平台列出的电子文献包括:儿童读物418种、青年读物515种、学校与学习类2459种、非小说类与指南类8179种、文学和娱乐类980种、音乐类172种。

(5)电子邮件提醒服务

从2012年11月1日起,柏林公共图书馆网VBB开始提供一项新的服务:只要在柏林公共图书馆网的账号中填写了e-mail地址,就能在借阅期限到期前提前2天自动收到一封提醒归还的电子邮件。[53]

2.历史特藏数字化

在柏林市立图书馆,读者可以看到各种珍贵的私人藏书、手稿、古籍以及罕见的印刷品。该馆收藏有40万卷历史特藏,包括12 000册签名本、39册古版书(Wiegendrucke),以及许多艺术书籍和画册。截至2012年11月底,该馆已经完成的历史特藏数字化项目有:亚历山大·邓克尔(1813—1897,出版家):“乡村住宅、城堡和公寓……”(Alexander Duncker:“Die l-ndlichen Wohnsitze,Schl9sser und Residenzen...”);乔治·弗里德伦德尔(George Friedlaender,1829—1892)。

3.多语种在线参考咨询服务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多语种在线参考咨询服务提供包括丹麦语、德语、希腊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汉语、韩语等23种语言的在线参考咨询服务。

4.自助服务

通过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从2010年起,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以及所有柏林公共图书馆,均实现了自助服务,读者可以利用自动还书机归还所借阅的文献。

5.文献提供服务

文献提供亦称“文献传递”。在德国,此项服务主要由第三级、第四级图书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充分利用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能很好地解决非本地电子的或传统的文献资源的利用问题。这种服务模式既便宜,又快捷。报刊文章、论文可通过E-mail、FTP或传真方式传递给用户,或者将打印件邮寄到所要求的地点;图书则通过邮递方式寄送,须在4周内寄还。[54]

七、柏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市的互动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是柏林人光顾最多的文化机构之一,平均每天到馆读者高达四五千人次。图书馆设有柏林研究中心、柏林学习中心等机构,可见,该馆作为柏林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与柏林这座城市的互动关系。

该馆的小说专区、音乐、影视资料专区对于少年儿童和成人充满着吸引力,相关专区配备有多媒体设备。该馆还提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专业数据库。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还负有依法接受柏林地区出版机构呈缴出版物和保存地方文献的职能,收藏在柏林出版的一切文本、数据和录音文献。该馆的柏林研究中心收藏着约45万册19世纪与20世纪柏林名人的私人藏书,其中不乏签名本。

此外,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不乏独特之处,如:艺术品借阅图书馆有1600件油画、版画、雕塑、摄影艺术作品可供外借,多媒体学习中心,柏林州政府图书馆的市政和管理科学特藏,以及柏林学习中心的大型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

1.重视文化活动的理念

2007年,柏林州中心图书馆馆长卢克斯博士在接待中国访问团时谈到,作为一个产生诗人与哲学家的传统国度,德国社会的全民阅读氛围得以形成。她认为,文化水平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水平,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设施,要重视馆藏文献的征集、保护、利用和数字化建设工作,重视文献载体变化而引起的图书馆业务工作变化。要举办文化活动,要利用多媒体功能提供音像和网上数字化信息服务。[55]

2.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1)大大小小的展览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常年举办为数众多、各种各样的小型或大型展览。该馆的德文版网站以及每月印发的传单均为读者提供最新举办的活动和展览的信息以及相关开幕式的详情。在美国纪念图书馆、柏林市立图书馆、柏林州政府图书馆均提供那种传单。在图书馆开放时间,读者可参观那些展览。要参观在柏林研究中心的历史特藏部或者柏林学习中心举办的展览,务须关注(核查)相关部门的特别开放时间。参观所有展览一概免费。

(2)朗诵会、音乐会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公共关系部每月举办朗诵会、音乐会等文化活动。读者可从该馆的德文版网站上获取该馆正在举办的有关文化活动、展览的所有信息,亦可从该馆每月印发的传单上获取相关信息。除另有说明之外,读者可以免费参与这些文化活动。

3.培训课程量体裁衣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为读者开设软件编程、数据库、图书馆目录、互联网使用等方面的课程。其中包括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层次的网民开设的互联网使用课程,OPAC书目检索系统的检索课程,以及专门为弱视读者开设的课程。此外,图书馆还为读者免费提供相当数量的个人电脑(PC工作站)及上网条件。

该馆提供的培训课程涉及各个领域,包括:语言,含德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MS Office的Word、Excel、Access、Power Point;图像处理,如Photoshop CS;互联网,如JavaScript、H T M L;Windows 7、Windows Vista和Windows XP;计算机信息技术。

4.艺术品借阅图书馆“借画如借书”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艺术品借阅区,读者可以从书目检索系统查询绘画、雕塑等艺术品,可从屏幕上看到有关艺术品的图片和介绍,并且,可以像借阅图书那样,把这类艺术品借回家研究、欣赏。仅凭一张有效的借书证,读者即可免费借阅10幅版画、10幅油画和5件雕塑,借阅期限为3个月,并可续借。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艺术品借阅区共有1600件油画、版画、摄影和雕塑等当代原创艺术作品供读者选择。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主要是生活在柏林的国内外艺术家。“借画如借书”(Bilder leihen wie Bücher)的口号颇受欢迎。[56]

img159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艺术品借阅区 (摄影/余辰杰)

5.视频、DVD让市民“天天过电影节”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视频和DVD服务口号:“天天过电影节”(Filmfestival Tag für Tag)。该服务可为读者提供大约2万部、涉及40种语言、跨越100年电影史的国内外影片,影片以国外原版片为主,包括科技领域的纪录片和视频在内,还有大约3500部歌剧、戏剧、舞蹈以及歌舞表演的纪录片。

在该馆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收藏约7000部电影录像和DVD,是德国最大的少儿电影收藏馆。

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馆区主要分布于两座建筑物,因此,相关视频和影片被按主题或专题分为两大类,并与馆藏的图书文献相对应,分别存放在两处馆区。美国纪念图书馆馆区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影片为主,柏林市立图书馆馆区则以科技、体育和商业方面的影片为主。

在该馆网站的书目检索系统中,可以准确地检索到这些影片。[57]

6.支持从幼儿到成人的全民学习

(1)公共图书馆的ABC口号

柏林的公共图书馆分别提出了以A、B、C等字母开头的口号,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所有公共图书馆都是求职者的“充电”站;为所有中小学生免费办理借书证;分幼儿园组和中小学组以及上午组和下午组;免费辅导家庭作业;为家长提供有关家庭教育的建议;提供游戏、工作和研究的电脑;数据库全面提供各种知识;面向馆内从事教育、培训和导读工作的教师(馆员)定期举办实务培训;等等。[58]

(2)作为教育机构的合作伙伴

柏林的公共图书馆十分重视与幼儿园和中小学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例如,柏林市图书馆幼儿识字强化训练项目、利希滕贝格区图书馆的天马俱乐部、施潘道区图书馆的网络,以及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工作坊(Workshop Infor-mationskompetenz)等。[59]

参考文献

[1] Amt für Statistik Berlin-Brandenburg.Die kleine Berlin-Statistik 2011[R/OL].[2013-02-02].http://www.statistik-berlin-brandenburg.de/produkte/kleinestatistik/AP_KleineStatistik_DE_2011_BE.pdf.

[2] Amt für Statistik Berlin-Brandenburg.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09[R/OL].[2012-10-30].http://www.statistik-berlin-branden-burg.de/produkte/jahrbuch/jb2009/BE_Jahrbuch_2009.pdf.

[3] Amt für Statistik Berlin-Brandenburg.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10[R/OL].[2012-10-30].http://www.statistik-berlin-branden-burg.de/produkte/jahrbuch/jb2010/JB_2010_BE.pdf.

[4] Amt für Statistik Berlin-Brandenburg.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11[R/OL].[2012-10-30].http://www.statistik-berlin-branden-burg.de/PRODU K TE/jahrbuch/jb2011/JB_2011_BE.pdf.

[5] Claudia Lux.Berlinerffentliche Bibliotheken,-garantieren sie Viel-falt?[EB/OL].[2013-01-02].http://webdoc.sub.gwdg.de/ebook/aw/2003/ifla/vortraege/iv/ifla69/papers/035g-Lux.pdf.

[6] Claudia Lux.The German Library System:structure and new develop-ments[EB/OL].[2013-02-09].http://webdoc.gwdg.de/ebook/aw/2003/ifla/vortraege/iv/ifla69/article-lux.pdf.

[7] dbv.Bibliothek macht Schule:Die Berlinerffentlichen Bibliotheken als Bildungspartner für Kitas und Schulen[EB/OL].[2013-01-31].ht-tp://www.bibliotheksverband.de/fileadmin/user_upload/Landesver-baende/Berlin/Bibliothek_macht_Schule_Broschuere.pdf.

[8] DNB.The German National Library in brief[EB/OL].[2013-01-31].http://www.dnb.de/EN/Wir/wir_node.html.

[9] hbz.DBS 2009-Wissenschaftliche Bibliotheken-Gesamtstatistik[R/OL].[2012-12-30].http://www.hbz-nrw.de/dokumentencenter/produkte/dbs/archiv/auswertungen/wb_gesamt_inkl_151_09.pdf.

[10] hbz.DBS 2010-Wissenschaftliche Bibliotheken-Gesamtstatistik[R/OL].[2012-12-30].http://www.hbz-nrw.de/dokumentencenter/produkte/dbs/archiv/auswertungen/wb_gesamt_10.pdf.

[11] hbz.DBS 2011-Wissenschaftliche Bibliotheken-Gesamtstatistik[R/OL].[2012-12-30].http://www.hbz-nrw.de/dokumentencenter/produkte/dbs/aktuell/auswertungen/wb_gesamt_11.pdf.

[12] 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37-40.

[13] 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40-41.

[14] 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56.

[15] 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61-62.

[16] 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69-71.

[17] 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77.

[18] Redaktion Christiane Bierend.Die Berlinerffentlichen Bibliotheken 2009 in Zahlen[R/OL].[2013-01-01].http://www.berlin.de/impe-ria/md/content/sen-kultur/bibliotheken/jahresbericht b_2009.pdf?start&ts=1301571557&file=jahresbericht b_2009.pdf.

[19] SBB-PK.Das Leitbild der Bibliothek[EB/OL].[2013-01-30].http://

staatsbibliothek-berlin.de/die-staatsbibliothek/portraet/leitbild/.

[20] SBB-PK.The Library[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

[21] SBB-PK.Bericht für das Jahr 2009[R/OL].[2013-01-30].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fileadmin/user_upload/zentrale_Seiten/ueber_uns/pdf/Jahresbericht-2009.pdf.

[22] SBB-PK.Bericht für das Jahr 2010[R/OL].[2013-01-30].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fileadmin/user_upload/zentrale_Seiten/ueber_uns/pdf/Jahresbericht-2010.pdf.

[23] SBB-PK.Bericht für das Jahr 2011[R/OL].[2013-01-30].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fileadmin/user_upload/zentrale_Seiten/ueber_uns/pdf/Jahresbericht-2011.pdf.

[24] SBB-PK.Die früheren Standorte[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die-gebaeude/fruehere-standorte/.

[25] SBB-PK.Generaldirektion/Abteilungen[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die-staatsbibliothek/abteilungen/.

[26] SBB-PK.Geschichte des Geb-udes Unter den Linden[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die-ge-baeude/haus-unter-den-linden/baugeschichte/.

[27] SBB-PK.ffnungszeiten[EB/OL].[2013-02-01].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vor-ort/oeffnungszeiten/.

[28] SBB-PK.The Library[EB/OL].[2013-01-28].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

[29] SBB-PK.Zahlen,Daten und Fakten[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zahlen-und-fakten/.

[30] Statistisches Informations system Berlin-Brandenburg[EB/OL].[2012-10-30].http://www.statistik-berlin-brandenburg.de/statis/load Lo-cale.do;jsessionid=A48414D6A1FB05D8DBD00A89ACC9C5F4?lan-guage=en&country=.

[31] 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09,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10,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11.

[32] VBB.VOeBB24[EB/OL].[2013-03-05].http://www.voebb24.de/berlin/frontend/welcome,51-0-0-100-0-0-1-0-0-0-0.html.

[33] VBB.Neuer Service:E-Mail-Erinnerung[EB/OL].[2012-11-03].https://www.voebb.de/aDISWeb/app?service=direct/0/Home/$Direct Link&sp=Svb.srz.lit.verwalt-berlin.de% 3A4103.

[34] ZLB.Ausleihe[EB/OL].[2013-01-02].http://www.zlb.de/kunden_service/ausleihe.

[35] ZLB.Jahresbericht 2008 des Vorstands der Stiftung Zentral-und Land-esbibliothek Berlin[R/OL].[2012-12-07].http://opus.kobv.de/zlb/volltexte/2012/16704/pdf/jb_2008.pdf.

[36] ZLB.Video und DVD[EB/OL].[2012-11-16].http://www.zlb.de/buecher_medien/video_dvd.

[37] ZLB.Artothek[EB/OL].[2012-11-16].http://www.zlb.de/buecher_medien/artothek.

[38] ZLB.Artothek Unser Profil[EB/OL].[2012-11-16].http://www.zlb.de/wissensgebiete/kunst_buehne_medien/artothek.

[39] ZLB.Geschichte[EB/OL].[2013-02-06].http://www.zlb.de/ueber_uns/geschichte.

[40] ZLB.Kunden-Service[EB/OL].[2012-11-14].http://www.zlb.de/kunden_service.

[41] ZLB.Rückgabe[EB/OL].[2012-11-21].http://www.zlb.de/kunden_service/rueckgabe.

[42] ZLB.ber uns[EB/OL].[2013-02-06].http://www.zlb.de/ueber_uns.

[43] 程小澜.访问德国公共图书馆纪实[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1):70-75.

[44] 杭州大学中德翻译和信息中心.德中图书馆事业[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1.

[45] 金红仙.德国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5(3):357-360.

[46] 克劳迪娅·卢克斯.德国图书馆的结构、体系与发展新趋势[J/OL].[2005-07-01].http://www.goethe.de/os/pek/Luxch/chindex.htm.

[47] 刘蔷.世界著名图书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30-34.

[48] 沈国琴.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J].福建图书馆学刊,1996(4):47-48.

[49] 王世伟.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79-94.

[50] 严文郁,译.柏林普鲁士邦立图书馆[J].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季刊,1935,7(3/4):400-414.

[51] 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51-256.

[52] 杨子竞.外国图书馆史简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81-83.

[53] 约翰逊.西洋图书馆史[M].尹定国,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171-173.

[54] 张素祯.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之发展:1661年—1992年[J].大学图书馆,2001,5(1):190-205.

【注释】

[1]Amt für Statistik Berlin-Brandenburg.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2011[R/OL].[2012-10-30].http://www.statistik-berlin-brandenburg.de/PRODU K TE/jahrbuch/jb2011/JB_2011_BE.pdf.

[2]Statistisches Informationssystem Berlin-Brandenburg[EB/OL].[2012-10-30].http://www.statis-tik-berlin-brandenburg.de/statis/load Locale.do;jsessionid=A48414D6A1FB05D8DBD00A89ACC9C5F4?language=en&country=.

[3]刘蔷.世界著名图书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30-34.

[4]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Preuischer Kulturbesitz(SBB-PK),英文名称:Berlin State Library—Prussian Cultural Heritage,参见:SBB-PK.The Library[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

[5]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62-263.

[6]参见杨子竞.外国图书馆史简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81-83;约翰逊.西洋图书馆史[M].尹定国,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171-173.

[7]参见ZLB.ber uns[EB/OL].[2013-02-06].http://www.zlb.de/ueber_uns.

[8]参见约翰逊.西洋图书馆史[M].尹定国,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171-173.

[9]参见:1.SBB-PK.Die früheren Standorte[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die-gebaeude/fruehere-standorte/.2.SBB-PK.Geschichte des Geb-udes Unter den Linden[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die-gebae-ude/haus-unter-den-linden/baugeschichte/.3.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51-256.4.张素祯.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之发展:1661—1992年[J].大学图书馆,2001(民国90年),5(1):190-205.5.严文郁,译.柏林普鲁士邦立图书馆[J].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季刊,1935,7(3/4):400-414.

[10] 1893年,中国清政府出使英国大臣薛福成曾参观该馆,在其出使日记中说,该馆“陈列数千年前乐谱及各国古字,俱以羊皮为之。有掌书所,亦藏中国经史子集,并有梵文字汇、蒙古旧史、吐蕃记载。每日九点钟至四点钟,凡来领书抄读者二百余人”。参见杨子竞.外国图书馆史简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82.

[11]按:菩提树下大街馆舍于1909年春天完工,并费了14天时间搬迁书籍。但是,正式落成典礼在欧战爆发前不久才举行。

[12]参见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40-41;王世伟.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79-94.以及:刘蔷.世界著名图书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30-34.

[13]参见SBB-PK.Das Leitbild der Bibliothek[EB/OL].[2013-01-30].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die-staatsbibliothek/portraet/leitbild/.及:SBB-PK.Bericht für das Jahr 2011[R/OL].[2013-01-30].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fileadmin/user_upload/zentrale_Seiten/ueber_uns/pdf/Jahresbericht-2011.pdf.

[14]王世伟.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79-94.

[15]按:菩提树下大街馆区自2012年8月12日至2013年3月中旬闭馆。参见SBB-PK.ffnungszeiten[EB/OL].[2013-02-01].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vor-ort/oeffnungszeiten/.

[16]王世伟.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79-94.

[17]SBB-PK.Generaldirektion/Abteilungen[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die-staatsbibliothek/abteilungen/.

[18] SBB-PK.Bericht für das Jahr 2011[R/OL].[2013-01-30].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fileadmin/user_upload/zentrale_Seiten/ueber_uns/pdf/Jahresbericht-2011.pdf.

[19] SBB-PK.The Library[EB/OL].[2013-01-28].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

[20]按:2008年有1339个阅览座位,其中,包括189个设有计算机的阅览座位。

[21]参见:1.SBB-PK.Bericht für das Jahr 2009[R/OL].[2013-01-30].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fileadmin/user_upload/zentrale_Seiten/ueber_uns/pdf/Jahresbericht-2009.pdf.2.SBB-PK.Bericht für das Jahr 2010[R/OL].[2013-01-30].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fileadmin/user_upload/zen-trale_Seiten/ueber_uns/pdf/Jahresbericht-2010.pdf.3.SBB-PK.Bericht für das Jahr 2011[R/OL].[2013-01-30].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fileadmin/user_upload/zentrale_Seiten/ueber_uns/pdf/Jahresbericht-2011.pdf.

[22] SBB-PK.Zahlen,Daten und Fakten[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zahlen-und-fakten/.

[23] SBB-PK.The Library[EB/OL].[2013-01-29].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en/about-the-library/.

[24] SBB-PK.Bericht für das Jahr 2011[R/OL].[2013-01-30].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fileadmin/user_upload/zentrale_Seiten/ueber_uns/pdf/Jahresbericht-2011.pdf.

[25] SBB-PK.ffnungszeiten[EB/OL].[2013-02-01].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vor-ort/oeffnungszeiten/.

[26] SBB-PK.ffnungszeiten[EB/OL].[2013-02-01].http://staatsbibliothek-berlin.de/vor-ort/oeffnungszeiten/.

[27]王世伟.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79-94.

[28]古版书阅览室(Inkunabel-Lesesaal)须预约。预约电话:+49 30 266 435 154或+49 30 266 435 158。

[29] Claudia Lux.The German Library System:structure and new developments[J/OL].[2013-02-09].http://webdoc.gwdg.de/ebook/aw/2003/ifla/vortraege/iv/ifla69/article-lux.pdf.

[30]克劳迪娅·卢克斯.德国图书馆的结构、体系与发展新趋势[J/OL].[2005-07-01].http://www.goethe.de/os/pek/Luxch/chindex.htm.

[31] 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56.

[32]参见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37-44.

[33]参见DNB.The German National Library in brief[EB/OL].[2013-01-31].http://www.dnb.de/EN/Wir/wir_node.html.及: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37-40.

[34]克劳迪娅·卢克斯.德国图书馆的结构、体系与发展新趋势[J/OL].[2005-07-01].http://www.goethe.de/os/pek/Luxch/chindex.htm.

[35]参见2009—2011年的《柏林统计年鉴》(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09,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10,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11)。

[36]克劳迪娅·卢克斯.德国图书馆的结构、体系与发展新趋势[J/OL].[2005-07-01].http://www.goethe.de/os/pek/Luxch/chindex.htm.

[37]参见2009—2011年的《柏林统计年鉴》(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09,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10,Statistisches Jahrbuch Berlin 2011)。

[38]按:时任柏林州中心图书馆馆长克劳迪娅·卢克斯曾担任国际图联主席。IFL A报告关于柏林州中心图书馆的数据较为丰富。

[39] ZLB.ber uns[EB/OL].[2013-02-06].http://www.zlb.de/ueber_uns.

[40]程小澜.访问德国公共图书馆纪实[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1):70-75.

[41] ZLB.Geschichte[EB/OL].[2013-02-06].http://www.zlb.de/ueber_uns/geschichte.

[42]数据来源:IFLA年报。

[43]克劳迪娅·卢克斯.德国图书馆的结构、体系与发展新趋势[J/OL].[2005-07-01].http://www.goethe.de/os/pek/Luxch/chindex.htm.

[44]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77.

[45]Jürgen Seefeldt und Ludger Syré.Portale zu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Bibliotheken in Deutschland[M].Hildesheim:Georg Olms Verlag,2011:69-71.

[46]ZLB.Jahresbericht 2008 des Vorstands der Stiftung Zentral-und Landesbibliothek Berlin[R/OL].[2012-12-07].http://opus.kobv.de/zlb/volltexte/2012/16704/pdf/jb_2008.pdf.

[47]程小澜.访问德国公共图书馆纪实[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1):70-75.

[48] ZLB.Ausleihe[OL].[2013-01-02].http://www.zlb.de/kunden_service/ausleihe.

[49] ZLB.Rückgabe[OL].[2012-11-21].http://www.zlb.de/kunden_service/rueckgabe.

[50] ZLB.Kunden-Service[EB/OL].[2012-11-14].http://www.zlb.de/kunden_service.

[51] Claudia Lux.Berlinerffentliche Bibliotheken,-garantieren sie Vielfalt?[EB/OL].[2013-01-02].http://webdoc.sub.gwdg.de/ebook/aw/2003/ifla/vortraege/iv/ifla69/papers/035g-Lux.pdf.

[52] VBB.VOeBB24[EB/OL].[2013-03-05].http://www.voebb24.de/berlin/frontend/wel-come,51-0-0-100-0-0-1-0-0-0-0.html.

[53] VBB.Neuer Service:E-Mail-Erinnerung.[EB/OL].[2012-11-03].https://www.voebb.de/aDISWeb/app?service=direct/0/Home/$Direct Link&sp=Svb.srz.lit.verwalt-berlin.de% 3A4103.

[54]金红仙.德国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57-360.

[55]程小澜.访问德国公共图书馆纪实[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1):70-75.

[56]参见ZLB.Artothek.[2012-11-16].http://www.zlb.de/buecher_medien/artothek.ZLB.Arto-thek Unser Profil.[2012-11-16].http://www.zlb.de/wissensgebiete/kunst_buehne_medien/artothek.

[57]ZLB.VideoundDVD.[2012-11-16].http://www.zlb.de/buecher_medien/video_dvd.

[58]dbv.BibliothekmachtSchule:DieBerlinerf fentlichenBibliothekenalsBildungspartnerfür Kitas und Schulen[EB/OL].[2013-01-31].http://www.bibliotheksverband.de/fileadmin/user_upload/Landesverbaende/Berlin/Bibliothek_macht_Schule_Broschuere.pdf.

[59]dbv.BibliothekmachtSchule:DieBerlinerf fentlichenBibliothekenalsBildungspartnerfür Kitas und Schulen[EB/OL].[2013-01-31].http://www.bibliotheksverband.de/fileadmin/user_upload/Landesverbaende/Berlin/Bibliothek_macht_Schule_Broschuere.pd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