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如何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品牌宣传
陈 钢
(《浙江预防医学》杂志社浙江杭州310051)
作者简介:陈钢,《浙江预防医学》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
摘 要:品牌宣传是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学术期刊编辑部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挥编委会的学术影响力、编辑人员的主体作用和互联网媒体传播优势宣传期刊学术价值、期刊文化、期刊个性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学术期刊;刊物资源;品牌宣传
提高学术质量,实施期刊品牌战略已成为学术期刊社(编辑部)的共识。品牌的整体含义包括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用户等六个层次,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1]。学术性期刊以刊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综合评述等为主,是科技成果的记录和传播载体,科学价值、学术价值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社会价值是科技期刊品牌的核心价值[2];期刊名称、期刊标志、封面、版式设计以及其他视觉识别元素体现了期刊个性;期刊文化则是期刊办刊宗旨、出版方针、编辑理念在期刊发展过程中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一种能反映读者对其在精神上产生认同、共鸣,并使之持久信仰该品牌的理念追求,能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度的文化。
我国出版的科技期刊有4800多种,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期刊却为数不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科技期刊社(编辑部)不重视品牌宣传,没有在市场中与其他相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区别开来。品牌营销宣传是期刊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期刊品牌建设和品牌培育的重要环节[3],有的学术期刊在品牌建设过程中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媒体宣传期刊品牌,以提高整个社会对期刊的知名度,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4]。但大多数学术类期刊市场化程度较低,编辑部既没有专项广告经费投入,也没有广告策划、市场营销部门和专职人员,品牌宣传显得力不从心。笔者以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充分挖掘自身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根据不同资源特点,对期刊的学术价值、品牌个性和期刊文化进行宣传,既不需要投入广告经费,又可以达到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塑造期刊品牌形象的目的。
1 发挥编委会学术影响力,宣传期刊学术价值
1.1 编委会宣传期刊学术价值更有说服力
编委会是学术期刊的学术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学术指导,如制定期刊编辑方针、编辑计划、报道重点和学术把关等,有的学术期刊编委还负责组稿、审稿、定稿工作。不同学术期刊编委会的任务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如《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的编委负责给期刊推荐优秀稿件或撰写学术论文,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5];《天津大学学报》发挥编委作用,扩大学报对外影响[6]。学术期刊的编委会一般由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科带头人组成,有的还是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著名科学家,在国内或国际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编委会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水平进行评价,宣传期刊的学术价值比其他形式的宣传更客观、更有说服力和公信力。
1.2 提高主人翁意识,请编委做义务“宣传员”
编委会是兼职机构,编委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科研、教学、行政管理任务,有的学者还是多家期刊的编委,参与期刊工作的精力和时间都很有限,如何才能让编委们把期刊品牌宣传“记在心里、挂在嘴边”呢?笔者以为可以建立制度,确保期刊品牌宣传工作。编委会应将期刊品牌宣传工作的要求和任务写入编委会章程,明确编委在期刊品牌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要求编委在本专业领域或参加的协会、学会、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学术报告、学术论坛、讲座等学术相关活动积极宣传期刊的学术价值。让编委为自己宣传,成为期刊品牌的“义务宣传员”。学术期刊要重视编委会的作用,在编委会的指导下做好编辑出版工作,提高学术质量,让编委们了解期刊在学术研究、科研信息积累和传播中的作用,参与期刊发展的重大决定,提高编委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成为期刊学术品牌的“义务宣传员”。
1.3 编辑部应积极做好编委服务工作
要让编委成为期刊品牌的“义务宣传员”,编辑部还要为编委们做好服务工作:①编辑部应客观分析和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学术质量,在编委会指导下,提出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宣传的重点。②为加深编委们对期刊的了解,编辑部应与编委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将期刊出版计划、组稿计划、重点选题、栏目变化信息以及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例等评价指标等以编委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定期提供给编委。③编辑部要帮助编委提高宣传能力和技巧,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为编委提供一些成功的宣传案例、技巧等。
2 发挥编辑人员主体作用,宣传期刊文化
2.1 编辑人员是期刊文化代言人
编辑工作是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人员是期刊办刊宗旨、编辑理念的直接践行者;编辑人员通过组织、导引、选择和加工作者论文制作科技信息,通过期刊进行传播,推动科技发展。因此,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专职编辑队伍是期刊品牌建设的关键[3]。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文化的代言人[7],当然也是期刊在出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期刊文化的代言人,比如我们谈到《自然》杂志编辑团队时,便会与国际一流期刊的权威性、国际化、超强的学术判断力、洞察力等联系起来。编辑人员更应该成为期刊文化的传播者,让受众了解期刊。
2.2 加强作者沟通,努力宣传期刊文化
编辑人员与作者的联系最密切,学术期刊的作者、读者是某一门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既是学术论文的创作者,也是科技成果、科研信息的使用者,因此学术期刊编辑面对的作者和读者是同一个群体。编辑人员在审稿、编辑加工和退稿等环节都可能与作者联系,编辑人员的素质、能力及沟通方式等都展现了期刊文化;同时,也是向作者(读者)宣传办刊宗旨、编辑理念、学术地位和发展方向等期刊文化的有利时机。
2.3 编辑人员应努力提高沟通能力
编辑人员要把品牌化经营意识引入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使之变成全体编辑的自觉行为[8]。编辑人员通过人际传播宣传期刊品牌,可以让作者、读者产生亲切感,具有更强的传播效果和感染力。虽然由于地域、时间等原因,编辑与作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多,但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网络社交媒体与作者交流,同样要求编辑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传播能力。编辑人员要经常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引导作者科技创新;要及时了解作者、读者需求,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在与作者的交流过程中,编辑人员要善于抓住机会宣传期刊文化,通过文化宣传,展现期刊核心价值,提升期刊的美誉度和作者的忠诚度,壮大优秀作者队伍,丰富高质量的稿源,促进期刊良性发展。
3 发挥互联网媒体优势,广泛宣传期刊品牌形象
3.1 互联网是受众了解学术期刊的主要方式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主要选择国际互联网了解期刊信息,检索、下载文献资料,在线阅读和网络投稿;学术期刊编辑部则广泛应用网络采编系统收稿、审稿、编辑加工、进行排版印制,网络优先发表或出版电子期刊,互联网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和受众最便捷、最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平台。互联网也是发展最快的大众传媒媒体和最有竞争力的广告媒体,互联网媒体具有信息保留时间长、多媒体、成本低、良好的互动性和信息传播精准性等特点[9],通过网络媒体可以真实展示期刊名称、封面、版式设计、期刊标志等视觉识别元素,让读者如卷在手,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广泛传播,吸引受众关注。
3.2 在不同网络媒体发布期刊信息
建立自己的网站能更全面更好地宣传期刊品牌个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科技期刊54.4%建有自己的网站,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促进期刊品牌培育和建设的重要措施[3]。没有独立网站的编辑部则可以利用主办单位、主管单位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学会、协会网站资源或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发布旗帜广告、图标信息、文字链接、游动浮标等展示期刊品牌视觉元素。如《浙江预防医学》杂志在浙江省预防医学会(http://www.zpma.org.cn)设置专栏,宣传办刊宗旨、特色和每期的目次等,通过链接进入期刊的远程采编系统,作者可以在线完成投稿。
3.3 编辑部应加强网络信息维护
网络资源极其丰富,编辑部在期刊品牌宣传时,应精心策划,加强网络信息维护,做好下列工作:①宁缺毋滥,选择合适的网络媒体。编辑部最好选择与期刊相关的、权威性较高、访问量大的网站开展品牌宣传。②发布的期刊品牌信息应正确、一致、稳定。如期刊的封面设计、刊名、期刊标志、办刊宗旨、编辑理念、主办单位、主管单位以及栏目设置、网址链接等期刊品牌识别的内容。③信息要及时更新。编辑部应加强网络媒体品牌宣传信息的维护,如栏目、电子邮件、在线咨询、编辑部地址变更等应及时更新;编辑部应及时发布与期刊相关的信息,以吸引更多作者、读者关注,达到宣传期刊品牌的目的。④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宣传效果。编辑部应及时收集、了解网络媒体的宣传效果,如网站的访问量、受众对宣传内容、媒体的需求等。
4 结语
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品牌宣传既是期刊品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术期刊对自身资源的挖掘、整合、利用的探索。学术期刊具有丰富的资源,如主编的影响力、学术资源、自办发行网络资源和媒体资源等,并且随着期刊品牌延伸,可以挖掘和利用的资源不断拓展,学术期刊编辑部应根据期刊发展和受众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宣传策略,精心策划宣传方案,整合资源优势,加强宣传效果,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袁桂清,游苏宁,蔡丽枫,等.论中国科技期刊品牌评价与培育方法[J].编辑学报,2009,21(4):283.
[3]袁桂清,杜杏叶,刘培一.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建设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编辑学报,2010,22(5):378.
[4]魏秀菊,王柳.新闻媒体宣传是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内容——农业工程学报参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工作的体会[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4):313-315.
[5]李军纪,张策,段志光.《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的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6):916-918.
[6]王新英,谨玉梅.发挥编委会作用办“品牌”科技期刊[J].编辑学报,2001,13(S):85-86.
[7]吴成福.论科技期刊编辑的文化价值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337-339.
[8]王维朗,吕赛英,张苹,等.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品牌打造的策略[J].编辑辑学报,2011,23(3):198-200.
[9]苗杰.现代广告学[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46-3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