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教堂

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教堂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由中堂和左右两侧堂组成的教堂,称之为三堂式巴雪利卡。还有中堂左右各有两个侧堂的,称之为五堂式巴雪利卡。霍诺留斯于公元402年将它确定为西罗马帝国的新首都。
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教堂_欢娱与城市———古代和中世纪西方城市游憩场所的历史演变

5.1.1 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教堂

基督教取得胜利有多种原因,其中最明显的原因在于,基督教认定最大邪恶是罪恶、痛苦、疾病、衰弱和死亡;这种教义较之基于“生命、繁荣、健康”这一古老模式的任何信条都更接近于当时正处于瓦解过程中的社会现实。随着日常生活日益恶化,随着恐怖、受罪和死亡日益冲出斗技场的局限而危及更多的人,那些认清生活现实或痛感其腐朽邪恶的人们,必定会对这些丑恶的娱乐畏而远之。他们使一度座无虚席的斗技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坐位,随着人口本身数量的减少,这些空缺越来越大(13)

因此,不仅古罗马种种建筑物连同其中那些异教(14)形象和象征物开始变得令人从精神上感到厌恶,而且其中许多形式,如剧场、斗技场、浴场等,也开始失去其功能价值,原因是这类形式同基督教的整个生活方式是背道而驰的。唯有那些古老的庙宇和长方形会堂,因为能够容纳很多人,因而很容易改作基督徒的集会场所(15)

不过,当圆形大剧场仅剩下空空的建筑躯壳时,原来的表演者们却未突然消失。你会发现他们流浪在这古老罗马世界的条条大路上,在每一处异族人的街巷中停下来,吸引人群,围场卖艺:有举重的,有杂耍儿的,有马戏,还有耍狗熊的。这些古老的马戏团游民,作为欧洲人心目中的一种残留印象,或通过牢固的血缘联系,他们把这些技艺一代代传袭下来,这些技艺有些是相当惊险的,但已不再是把自己交付给死神,他们也许就这样一代代度过自己的卖艺生涯(16)

早期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建立在基督的救世,基督的复活及基督的再来,虽然有了这些教义,但是使徒们仍然不断地接受犹太教的仪式,“他们每天都到圣殿中”;他们遵守《律法》上对饮食及仪式的规定;起初他们只向犹太人传道,且往往是在圣殿中传道(17)。一直到公元70年,基督教主要还是在犹太人的会堂(基督徒在私人的房子或小教堂集合,组织成犹太人会堂(Synagogue)的形式(18)。或犹太人中被传讲。希伯来崇拜神的仪式、典礼及祭袍都为基督徒各种仪式典礼中所采用。许多犹太人的节期,如逾越节、五旬节都被列入基督教的年历中,只是在日期及内容上稍为改变(19)

早期的基督徒,通常在安息日的晚间,聚集在一起享有“爱宴”(Agapé)。这种“爱宴”是祷告和读经开始,然后由牧师将酒与面包祝谢了,才分给大家吃,最后仍以祷告和读经结束。信徒们相信面包与酒代表了基督的身体和血。“爱宴”最后的仪式是“爱的亲吻”,在某些会众中,这个仪式只限于男与男、女与女,而在另外一些会众中,这个严格的限制也没有强迫执行。3世纪以后,“爱宴”渐渐消失(20)

在其他方面,教会禁止教友们涉足戏院或公共娱乐场所,并且禁止基督徒参与异教节期的庆祝典礼(21)。一般基督徒认为他们的生活比他们以往信仰异教之神时更郁闷,唯有当他们偶尔秘密地去拜他们以往的神时,生活才有乐趣。到了2世纪,犹太人安息日的严肃气氛,才被基督徒的主日崇拜所取代。在主日(Lord’s Day)即星期日,基督徒聚集在一起,开始他们每星期一次的敬拜仪式。牧师(clergy)先读一段经文,然后领会众一起祷告,最后由牧师讲道;内容不外乎是一些教条式的教训、道德生活的勉励以及宗派间的争辩(22)

到了2世纪末期,主日崇拜仪式渐渐采取天主教弥撒的形式。这种仪式,一部分是取自希腊神秘宗教中的洁净仪式、圣餐仪式,一部分是取自犹太圣殿中的敬拜仪式。借着圣餐仪式以及借着神的胜过死亡的权能,弥撒的内容渐渐丰富,其中包括了祷告、读诗篇、读经文、讲道以及诗歌的背诵,尤其最特别的就是以象征性的“神的羔羊”代替古老基督教中“有血的祭牲”。以往基督徒把酒和面包当作献给神的礼物,而现在他们把面包和酒想象成,经由牧师把它献给神变成基督的身体和血,再一次地表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因此在聚会当中,借着圣餐的仪式,许多信徒分享了他们救主的生命(23)

公元313年基督教作为平等的宗教为官方所承认,在此期间在罗马城郊建造了一些基督教的巴雪利卡,如圣保罗(S.Paolo)、圣洛伦佐(S.Lorenzo)、圣乔万尼(S.Giovanni)和圣玛利亚等(24)

img57

图5-2 圣洛伦佐教堂平面图

(图片来源:《外国建筑史:从远古至19世纪》,第146页)

基督教巴雪利卡的平面为长方形,入口一般位于西面,室内的主空间称为中堂(nave),是容纳大量信徒的地方;为了增加空间,在中堂的两侧开辟侧堂(aisle),并以柱廊来划分;中堂两侧的上部开有高侧窗(clerestory)以供室内采光;屋顶覆盖着木结构平顶。沿教堂中轴线向前至教堂的东端,有一个半圆形凹龛,称为半圆室(apse),设有祭坛和主教席位,后来这一区域扩大了,包含了唱诗堂(choir)。半圆室的左右两侧向南北伸出去,形同双耳,故称为耳堂(transept)。在早期的基督教教堂西入口处,还建有前廊(narthex),室外有一个由柱廊环绕的庭院,称为中庭(atrium)。这种由中堂和左右两侧堂组成的教堂,称之为三堂式巴雪利卡。还有中堂左右各有两个侧堂的,称之为五堂式巴雪利卡。由于有了耳堂,使巴雪利卡的平面呈现出十字形状。而这种十字形的纵臂比横臂长,所以巴雪利卡式教堂又被称为拉丁十字式教堂,它的平面象征着基督受难的十字架(25)

img58

图5-3 拉韦纳圣维塔尔教堂外景

(图片来源:《世界城市史)》,第268页)

位于罗马尼阿海岸边、被沼泽环绕的拉韦纳很久以来一直是古罗马的第二大城市。霍诺留斯于公元402年将它确定为西罗马帝国的新首都。此后,拉韦纳成了东哥特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意大利诸行省的首府。在这时期(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拉韦纳达到了其发展的顶点。皇帝和国王们的宫殿早已茫然无存,保留至今的仅有克拉希码头的圣阿波利教堂,圣阿波利纳巴雪利卡和圣维塔尔巴雪利卡及两座浸礼会教堂———这些都是意大利在古罗马后期最有价值的建筑。教堂的外表给人以质朴的印象,而内部则用华丽的装潢及绚丽多彩的大理石镶嵌,布置得富丽堂皇,所有的建筑元素,柱、墙和顶装饰得如此巧妙,使它本身就成为一件非凡的艺术品(26)

其实,到了6世纪,整个西欧世界唯一强大而广泛的社会组织便是教会(27)。参加这种组织,从道理上说是自愿的,而实际上则是非参加不可的。被清除出教会,当时是一种极严厉的处罚。当时连最小的村落也有自己教区的小教堂,最大的城市则有大教堂,许多地区教堂、修道院,还有许多圣祠。总之,从乡村到城镇,教会是无所不在的:旅途中人们从地平线上见到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教堂的尖顶,临终前人们见到的最后一个象征物又是举到眼前的十字架(28)。可以说,基督教会主宰着全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教育,其影响深入到西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时城市的整体结构、城市的分片区空间组织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种种社会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大大小小的教堂而展开的(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