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该议程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_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三、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1.我国可持续农业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模式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具有其他发达国家所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因而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

当前我国可持续农业面临着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我国未来众多人口及其消耗量的不断增长,要求有更多的食物与物质供应。二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效应,增温与气候热浪的频繁侵袭,以及灌溉水源的严重匮乏。三是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风沙化、盐渍化和土壤肥力丧失导致土壤表层的剥蚀和土地生产力的衰退。四是生物多样性减少与失调,动植物种的加速灭绝,森林、草地、湿地的退缩,以及病虫、杂草灾害的猖獗发生。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可持续农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但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应该走什么道路?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所以着重追求生态效益,较少考虑经济效益,过分强调农业生产的生物学过程的自我维持,主张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而我国的农业是以发展为首要目标的。因此我国的可持续农业应采取的模式,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前提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

1994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确定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该议程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且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农业”战略目际,就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2001年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中提出主要战略措施如下。

(1)实施农业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科技行动,推进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运用生物技术研制动植物新品种,大力开展动植物转基因和生物安全性研究,加速工厂化农业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在不同区域建立工厂化农业示范区。

(2)实施优质高效畜牧、水产科技行动,加速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大力加强淡水、海水养殖技术、海洋捕捞与水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

(3)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科技行动,开展天然林保护与恢复、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开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建立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标准。

(4)实施农业科技能力建设行动,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实力和后劲。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农业信息系统平台,促进市场、资源、技术、生产等信息的共享。

3.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任务

(1)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我国的生态农业实际上是生态经济农业,是按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实行多种经营,实行农、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相结合,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人工生态工程,协调经济与环境、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从而建立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农业生产体系。这个体系的技术核心是土壤肥力的长久保持和生物技术的使用。

生态农业所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和无污染。目前我国已经探索出一些各具特色的生态系统模式,主要有:①南方低湿地区的“桑基鱼塘系统”模式。桑基鱼塘模式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生态农业模式的典范,它将农、林、牧、副、渔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种水旱结合、动植物共存的人工复合生态工程系统,对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十分显著,能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一般适宜的基、塘比为4.5∶5.5。在桑基鱼塘模式的基础上,我国南方又发展了“果基鱼塘”、“花基鱼塘”等。②北方“庭院生态系统”模式。庭院生态系统模式以辽宁省推出的“四位一体”最典型。四位一体即太阳能、猪舍、地下沼气池和蔬菜集合于塑料大棚的日光温室内,全封闭在农户的庭院中,可以解决北方产沼气越冬的问题,其生态、经济、能源等综合效益很好。

所谓综合养殖生态工程,即采用生态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中的精华,以家养动物为中心,使动物、植物、微生物匹配组合起来,实现资源多重利用,防治环境污染,实现生态、经济、环境的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工程。

今后要提倡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生态经济农业,提倡农、工、商联合多种经营模式。这是一个种包含种植业、饲养业、鱼场、肉食和面粉加工厂、沼气厂等在内的大型综合性农、工、商联合企业。这不仅实现资源多重利用,实现生态、经济、环境的持续发展,而且走向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2)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所谓“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指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依靠科技,增加资源产出率;防止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提高素质;广辟门路,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合理利用、经营产业化、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非常广泛,主要有:①建立农业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参照WTO的相关规则和国际惯例,对已有的重大农业技术政策进行持续性评估,制定管理细则,提高持续发展的管理水平。②建立食物安全预警体系,制定配套的食物安全政策,确保人民食物供应。③建立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规程,有重点、分区域进行试验和示范,制定不同区域的三元结构工程体系,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并对资源开发、作物种植制度、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④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监测体系,制定相应的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⑤建立农业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和模拟运行系统以及动态监测系统。⑥建立高效和持续的农业科学创新和技术的推广体系,更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⑦建立持续性文化和农业知识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是个历史的渐进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即:从初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面的循序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多样化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原则;集约经营、持续发展原则;增收增效、共同富裕原则;防止环境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原则。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农业的集约性、高效性、持续性和多样性,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优,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