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长三角地区历史人口的阶段分析(下)

长三角地区历史人口的阶段分析(下)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前期的四五十年是长三角地区人口的快速发展期,至熙宁初年达到人口峰值。由此来看,安史之乱后,长三角地区的外来移民基本上抵消了这一时期由战乱等原因损失的人口。地狭人稠的局面严重制约了人口的发展。尽管宋元之际的战争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不大,但战事所及的地区,人口下降还是非常明显。
长三角地区历史人口的阶段分析(下)_转型中的亚洲文化社会

三、长三角地区历史人口的阶段分析(下)

1.中唐至北宋时期

“安史之乱”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浪潮,长三角地区由于远离战乱、社会稳定,再次成为主要移民迁入地之一,其人口发展也将转变为以外来移民补充为主要增长动力的移民型人口增长模式。

这一时期,长三角移民最集中的地区是苏州,其次为江宁,再次为杭、常、润、湖、越、明等州。苏州是长三角区域中心,安史之乱后,中原“衣冠南避,寓于兹土,叁编户之一”[29]五代十国时期,长三角地区先后处于吴、南唐及吴越的统治之下,为巩固统治,各国都采取了一些招抚移民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人口的恢复与发展。北宋前期的四五十年是长三角地区人口的快速发展期,至熙宁初年达到人口峰值。元丰、崇宁以后虽有所恢复,但宋末战乱人口损失较重,直到北宋灭亡再也没有恢复到熙宁初年的峰值人口数。

元和年间长三角著籍人口比天宝时减少了67%[30],经过近70年的发展,又吸纳了大批移民,著籍人口不增反降,可见唐末户口隐漏的现象比中前期更严重,五代时又没有留下任何户口统计数据,因此,我们无法对唐末五代长三角的人口规模作出合理的推算。熙宁年间,苏、杭及邻近地区发生严重水灾,仅杭州城死亡人口就超过50万,苏州也在30万以上。水退之后,“饥疫大作,苏、湖、秀三州人死过半”[31]。保守估计,熙宁至元丰间,长三角损失人口至少在200万以上[32]。元丰元年(1078年)长三角区域内有140余万户、750余万口[33],以此推算,熙宁初年长三角人口已接近1 000万,考虑到户口隐匿的因素,估计熙宁初年长三角实际人口可能已经超过1 000万了,约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10%强[34],人口密度113人/平方公里。元丰以后,长三角人口逐渐恢复并缓慢增长,崇宁元年(1102年)区域人口约有160万户[35]。元丰元年至崇宁元年的24年间人口增长率约为4.4‰,假如以这个人口增长率进行推算,至北宋末,长三角共有174万户,约有870余万人,尚没有恢复到熙宁初年的峰值人口数。

宋初至元丰年间长三角人口增长率一般都在10‰以上[36],过高的增长率是五代以来户口隐漏造成的假象,实际上,天宝年至元丰年间,长三角人口的绝对数量只增加了300余万,年均增长率仅1.1‰。偏低的人口增长率可能有如下三方面原因:其一,安史之乱后,涌入长三角移民真正定居下来的可能较少,除部分移民在社会稳定后回迁外,更多的可能选择了继续南下,中唐以后,长三角以南地区的开发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二,安史之乱后长三角地区割据政权间的战乱造成一定的人口损失,五代时吴越的沉重赋税,特别是按人头收取的“身丁钱”也严重制约了人口的发展。其三,五代后地狭人稠的局面开始出现,由于人口压力增大,“往往生子不举”[37],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了制约了人口的发展。

假设宋初的数十年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与元丰、崇宁间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相同,也为4.4‰,以此回溯,五代北宋之际,长三角人口总数约有680万口,基本与天宝年间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数持平。由此来看,安史之乱后,长三角地区的外来移民基本上抵消了这一时期由战乱等原因损失的人口。总体来讲,唐中后期至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内,长三江地区的人口发展徘徊不前,绝对人口数量基本没有增长。

2.宋元时期

“靖康之乱”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长三角地区在接纳大批移民的同时,也遭到战争的沉重打击,人口损失极为惨重。因此,这一时期区域人口波动极大。

长三角江北部分,饱受宋金、宋元战火蹂躏,人口损失最为惨烈,至元初,人口已降至谷底;江南部分战乱持续时间较短,建炎后,社会趋于稳定。随着移民入迁,人口逐步恢复。至绍兴末,已经达到或超过北宋熙宁初年的峰值人口了[38]。孝宗后,地狭人稠的情况再度出现,甚至比五代时更加严重,各州府“四郊无旷土,随高下悉为田”[39],就连方三百里的境湖也被围垦殆尽[40]。地狭人稠的局面严重制约了人口的发展。南宋后期,虽仍有一定数量的移民迁入,但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放缓。元宋战争,长三角地区的战事只持续了一年,部分城如镇江、金陵等甚至“兵不血刃,市不易肆”[41],因此,战争造成的影响较小,人口下降的幅度可能并不明显。

入元之后,战事停息,社会趋于稳定,人口开始恢复增长。江北地区因地广人稀,发展尤快。至大德年间,淮南一带已经“编户益滋,闲田无有也”[42]。江南部分人口增长也非常显著。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因户口繁多,松江府析置上海县。元贞以后,将全国有43个户数超过4万的县升为州,长三角地区占了1/3[43]。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兵进江宁,长三角战乱再起,人口增长的势头被打断。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长三角江南地区的人口已恢复到北宋熙宁初年的水平,但江北部分仅及熙宁人口峰值的1/5[44],据此估算,该年长三角人口总数大约有940万口[45]。绍兴末年,临安、平江、建康、镇江及扬州五府移民有40多万户[46],合其他各府移民,估计至少在50万户左右,约250余万口。去除移民人口,宋金之际,长三角实有人口约690万,这与五代北宋之际的谷底数大致相当,也与天宝年间的峰值人口数相当。从天宝中叶至宋金之际,经过近400年的发展,长三角人口数次起落,最终又返回到了起点。

绍兴以后长三角地狭人稠的问题比较突出,人口发展受此制约,增长率较低,江南东、淮南东、江南西及福建等四路绍兴至嘉定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仅有2.4‰[47]。假设我们以绍兴三十二年人口数为基数,按2.4‰的年均增长率计算,至德祐元年,长三角峰值人口数有1 220余万,约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10%弱[48],人口密度138人/平方公里。

尽管宋元之际的战争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不大,但战事所及的地区,人口下降还是非常明显。如松江南宋末有23万余户,战后“实管仅一十二万余户”,至元末才上升到16万户[49]。因此,宋元之际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可能要低于2.4‰。假定这一时期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0‰,以此推算,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代长三角峰值人口数接近1 440万,约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16%强[50],人口密度为161.5人/平方公里。

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长三角地区人口快速增长期,人口的绝对数量有显著增加,两代的峰值人口数都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元明之际的战乱及瘟疫给长三角人口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人口下降的趋势自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发生逆转。此后,人口开始稳步增长,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万历末年,时间长达两个半世纪。万历以后,长三角地区天灾人祸不断,尤其是崇祯朝旱灾、蝗灾以及鼠疫给区域人口造成了沉重打击。1645年,清兵南下,长三角地区再遭重创,人口损失惨重。直到平定三藩后,社会才趋于稳定,人口逐渐恢复,上升的势头一直持续到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时为止。

根据曹树基修正后的明代分府户口数据统计,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长三角人口总数约为1 425万[51]。李伯重认为,明初人口比元代后期盛时大约少了1/10或略多于1/10[52]。尽管本文对于元代江南峰值人口数及明初人口数的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果与李先生存在很大分歧,但我们认为,元明之际10%的人口损失比例还是比较恰当的。以元代峰值人口1 436万为基数推算,元、明之际的谷底人口数约为1292万,洪武元年至二十六年的人口平均增长率约为3.8‰。五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发展一直受到地狭人稠因素的制约,因此,洪武至万历年间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应该低于洪武年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假定洪武至万历年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4‰[53],以此计算,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长三角的峰值人口数大约有3 351万口,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18%弱[54],人口密度约377人/平方公里。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长三角人口约3 913万,1776年至1820年、1851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7‰、4.5‰[55]。出于安全考虑,以4.5‰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进行回溯,可知康熙十七年(1678年)长三角人口总数约为2 520万。与明末峰值人口数相比较,短短数十年间,人口损失1/4,总数高达830余万。鼠疫、战乱及水旱灾害是造成人口损失的主要原因。曹树基的研究表明,明末苏、松、杭、嘉、湖五府因鼠疫造成的人口损失约有600万口[56];清兵南下时,扬州、嘉定、昆山、舟山及苏州等地惨遭屠杀的人口超过110万口[57]。两项合计已有710万口,其他120余万口则死于迁海、三藩之乱及其他无法统计的灾乱。

清代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峰值出现在1851年,总数接近5 500万,约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12.6%,人口密度618人/平方公里,至此,在我们研究的时段内,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已经发展至极致。1853年,太平军占领金陵,此后直至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十余年间,长三江饱受战争蹂躏,人口损失超过2 900万,损失比例高达53%,此实为长三角人口发展史上的千古浩劫[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