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我价值感功效

自我价值感功效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以每个人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为前提的。
自我价值感功效_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志愿者

三、自我价值感功效

1.志愿者个体自我价值感功效的内涵

关于自我价值感,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黄希庭教授认为,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具有一种弥漫性的影响,也影响着个体的心身健康。[3]它作为自我意识中的一个核心部分,最能体现个体的人格倾向。《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中对自我价值感的定义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一种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认为这两种阐释最能体现志愿者个体自我价值感,因为对志愿者个体来说,自我价值感突出特点之一是它建立于自我认知和行为的基础上,同时它是个体在志愿服务中,对社会主体和自我主体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这与志愿活动的精神相吻合。

而关于影响自我价值感的一般因素,库伯·史密斯教授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重要性,即是否感到自己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赏;第二,能力,即是否具有完成他人认为重要的任务的能力;第三,美德,即是否达到伦理标准和道德标准的程度;第四,力量,即影响自己生活和他人生活的程度。对于志愿者来说,在其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被服务人群的喜爱和赞美,同时提高自己完成重要任务的能力,并符合社会主流伦理道德标准,而且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因此志愿者个体通过志愿服务能达到自我价值感实现的功效。志愿者个体自我价值感功效可以定义为:志愿者个体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对自我能力与价值进行主动的评价而产生的一种正向的情感体验功效。

2.志愿者个体自我价值感功效研究重点

黄希庭教授认为,培育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是健全人格教育中一个有效切入。对于“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定义,我们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指适度、客观、积极和正确的自我价值感,这种价值感一旦形成,便对个体人格的发展起到导向和统帅作用。个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形成、维持和培育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前提条件,提高身体自身良好的先决条件是良好的自尊在心理健康状况稳定平和的重要基础,是一种良好的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外在表现。而对于志愿者来讲,拥有适当、合理的自我价值感对于维持他们稳定平和的心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健全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正确、合理地认识自我,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他们更多、更大的贡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志愿者个体自我价值感功效研究中,要重点研究什么才是志愿者个体的适当、合理的自我价值实现感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自我价值感功效。

对于志愿者个人来说,任何奉献都是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他们所追求的不是各种各样的回报,而是通过服务社会与他人来获得成就感和内心的安慰与快乐。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以每个人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为前提的。它强调的是个人意志的独立性、个人选择的自主性和个人行为的自律性。志愿者并不否定个人利益,但是在他们看来服务社会、自我实现就是个人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志愿者个体来说,适当的、合理的自我价值感应当达到自我实现与服务社会的“相互建构”。

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社会道德在成长。志愿者行为和“学雷锋”活动两者的背后,反映着两种不同的观念。任何工作领域中的职业道德中都渗透着志愿者精神,都需要人们用善良之心去对待自己份内的工作。所以没有必要给志愿者划定一个框框,只要有志愿者精神,不论在什么样的场合工作,人人都是志愿者。我们在提倡、赞扬社会上的志愿者的同时,也应该提倡和赞扬在本职工作中的志愿者,而后一种人的数量更多、更容易被忽视。对于世博会志愿者个体来说,世博会总有结束的一天,“小白菜”、“小蓝莓”都将回归自己的生活,志愿者个体更应当关注将志愿者精神带入“后世博时代”,在生活、工作的多方面实现志愿者个体自我价值感功效的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