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元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流动

“三元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流动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4 “三元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流动信息技术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对于资源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要发展信息产业;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工业经济也要实现自身结构调整,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与知识要素的投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来看,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三元经济的互动,从根本上依赖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依赖于传统工业转变为现
“三元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流动_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5.4 “三元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流动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对于资源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要发展信息产业;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工业经济也要实现自身结构调整,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与知识要素的投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来看,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三元经济的互动,从根本上依赖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依赖于传统工业转变为现代化、精细化、灵活化的新型工业,这依赖于人力资源从农业流向工业,依赖于传统的人力资本走向新型的人才资源,这个过程具有长期性,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要通过适当的政策选择。

5.4.1 传统经济中劳动力技能的特点

人的劳动能力要适合于产业技术经济特征,传统农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人力投资特点,以及建立于其基础上的组织方式。农业生产经营空间广阔,受气候变化影响大,数千年来农业组织方式都是以个体耕种与劳动投入为主,人们间的分工与合作范围与程度有限,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少数诸如水源之类的公共品要依靠社会规范来进行生产与分配外,个体经济特征明显——这种技术经济特征对劳动力技能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为了在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的产出,更多的劳动投入是必要的,如果土地资源有限,精耕细作的技术进步就会被采纳,与此相适应的劳动力投入更多地要靠一种个人型技能与勤劳本性。如果将人的技能需要进行分类,现实中的劳动力是一定体力与脑力相结合活着的人身体中依附的能力,而人的体力与脑力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着不同群体、民族与地域之间的差别,在体力与脑力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差异与不平衡性,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在传统的农业中,如果资本与产出的比率长期保持不变,或者说,社会处于一种静态特征的技术经济范式,人们对体力的需要胜于对机器的需要。在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福特主义生产模式中,工人的体力服从于机器操作与运转需要,工人的智力服从于层级制的权威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需要,对于纪律与劳动规范化的要求胜于对创造性满足波动市场需要的要求。乔根平(2003年)[14]总结了传统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些特点,一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更多与人的天性禀赋相关。人类通过自己劳动的付出学会了如何获得所需要的生存资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与人类演化过程共生的天然产物。劳动复杂性程度的增加,要求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教育培训才能胜任,教育成为人类生存方式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但从整体上看,占绝大部分人口的劳动力,还是处于生产过程的岗位上,生产角色在传统经济中起主导地位。职工培训、工厂设计、流水线采用、技术发明都是围绕生产,只有生产规模扩大,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智力科研活动在生产体系中的作用与交易技术与管理能力的改进是从属于生产的,因此在传统的经济社会中,体力要素仍然处于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二是劳动技能或技术主要是在工作中模仿而形成的。传统经济形态中的行业技术是在手工业中出现的,然后是师徒间和家庭成员间相传,技术学习是通过紧密接触在模仿中实现的,技术往往与个人劳动能力联系在一起,其影响与扩散范围受制于偶然因素。在工业经济条件下,技术学习更倾向于对机器流水线流程的依赖,出现了技术发明的专业化和技术运用与技术发明的分散化,工厂制度的出现使得封建行会的技术传播制度不再成为主导,总体上说,这种发明与创新并没有支配所有行业技能形成的主导。三是行业与工种转换相对容易,过渡时间相对较短。工业资本的密集程度主要表现在大工厂的原材料设备和机器设备上的投资,由于资产的专用性,资产无法在行业间自由流动,资本面临着要挟风险,而劳动能力与人本身合一,人员在行业间流动,容易转换工作,由于模仿性学习是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决定了劳动力可以在行业工作转换后再进行技能的重新学习,并不需要脱离生产部门。四是劳动过程的程序化。大规模生产所对应的工作是程序化,程序化设定了生产流程,有利于工人逐渐积累技能,并在实践中提高效率。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以及这三个环节中的各个子环节中,工作的顺序和程序相对固定,工业生产主要依赖的是机器不同组件间前后联动的机制,各种机器零件间的组合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组合,实践中的无人工厂,自动化技术都是机器间运行程序化的范本。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与农村经济占有较大生产空间的发展中大国,传统经济构造了旧经济激励形式的基本技术框架,其技术组织塑造并继续影响着人力资本类型的投资特征,影响着劳动者技能的形成与扩散,形成我国以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起点,对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展开具有制约作用。基于知识经济的新型发展战略成形于旧经济范式内部人力资本类型积累及其惯性作用,对此过程的困难要有充分的考虑,这也意味着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人力资本类型的转换具有长期性。

5.4.2 三元经济与人力资本流动的知识壁垒

三元经济所提示的现实在于农业、传统工业与知识产业生产率的巨大差距。知识产业迅速崛起,由支柱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运用广泛,经济更显轻型化与服务化,同时农村经济与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这就提出了产业结构由农业转向新型工业以及传统工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的问题。三元经济的现实预示了,经典理论模型所证明的工资差距会越来越趋于缩小的调整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将会是长期的,这是因为,隐藏于不同部门生产率巨大差距的背后在于人力资本在不同产业部门流动的知识壁垒。经典模型所预示的工资差距并不存在,人力资本流动与充分劳动力市场竞争将会消除工资在不同产业部门的差距,除去劳动力流动的体制与政策因素,除去企业实行效率工资等策略性行为,适合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障碍的原因在于不同产业部门劳动技能互补性弱,以至于农业与传统工业中的员工不能顺利转移到新兴的知识产业,形成传统技能类型人力资本过剩与新兴产业与具备创新技能类型的知识型工人不足,经济发展中不同职业类型的分层就更为突出。

知识壁垒在阻碍劳动力流动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乔根平,2003年):

①难以跨越性。要消除知识在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差异,与消除体力之间的差异具有很大不同,在具有不同高深知识的技能间进行跨越,难度很大。这后面的原因在于传统社会中,尤其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终身雇用制导致了员工过多地投资于企业专用性技能与背景文化,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行业内与行业间的流动需要。

②长期性。在现代社会里,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依靠教育、培训与学习,获取知识的方式需要更长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过程才能完成一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传统工业与农业所强调的技能更多地是在操作实践中经过条件反射性的培训而获得的,理论基础与科学素养所占的位置相对不重要。

③普遍性。在过去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机制中,由于个别地区地理位置的限制,或者由于某个国家地区的制度限制,影响到一批人发挥其能动作用;但是在结构转换时期,科学知识能否迅速获得就会全面涉及绝大部分人素质提高的问题,信息技术对无法适应其技能要求的工人进行排挤,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影响很大。

如何估算知识壁垒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王金营的研究对此有所启发[15],他的数据显示,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时间的发展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就业人数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已经由1979年的69.8∶17.6∶12.6转变到2000年底的50.0∶22.5∶27.5;第一产业的比重已经大大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1997~2000年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开始减少,第一产业劳动力反而增加。第一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其增长率一直是负数,但在1998年变成正数,第二产业人员增长率在1993~1996年间达到最大值,到1997年急剧下降,到1998年这一指标变为负数,表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在减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技术创新所导致的人力资本在三次产业内部流动的知识壁垒存在,由于受到“新经济"影响,中国各行业正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不仅表现在信息产业本身的迅猛发展,同时也表现在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工业部门和服务业,工业部门的企业家对技术进行大量的升级换代和深层改造,服务业也广泛地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改造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信息技术所装备的机械化在我国很多行业得到应用,比如,纺织业的无梭机设备、汽车制造业中的设计和安装、颜料生产行业的电子分色技术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技术水平与资本的有机构成,造成了劳动力的原有技能与新技术的失调,阻碍着人力资源从传统行业流向新行业与经过改组的传统工业。

知识壁垒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并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自然而然形成,产业的差异意味着能力差异,也意味着不同产业内部人力资本技能的差异,不同行业内部文化、行为规范与组织惯例的差异。知识壁垒的存在表明了信息化发展的持续性面临挑战,因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总是要求互补性的人力资本,而旧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流动的相对黏性与知识壁垒的存在使得转型并非容易进行。作为一种革命性转换,信息化实践提出了三元经济发展模式下人力资本流动的模式问题,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在于,是否存在一种直接的途径将农业人口向知识产业转移而抓住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同产业内部生产率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工资与收入差异很难通过市场自发调整来实现转移与收敛,因此必须借助整个社会力量,才能消除这种壁垒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不便。这就要求适当的政策去整合处于不同产业领域的人力资源,实现中国知识型社会与信息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